《首批!海克斯康获批国家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5-01-13
  •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首批235个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海克斯康以其创新的“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精密检测装备智能工厂”成功入选。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海克斯康在促进智能制造领域发展的显著成果,也标志着其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深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自2024年开始,国家工信部组织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建立“基础级(市级)—先进级(省级)—卓越级(国家级)—领航级(世界级)”四级智能工厂培育体系。旨在通过分层次的支持和发展,逐步提升国内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水平,促进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增强。

    智能工厂

    打造数字化应用标杆

    海克斯康智能工厂作为青岛市5G全景化应用标杆智能工厂,实现了全园区5G覆盖,改变传统工厂的冗余模式,实现复杂环境下海量数据上行、多源数据传输的高效运行,满足智能制造过程中云平台和工厂生产设施的实时通信、以及海量传感器与人工智能平台的信息交互,有效支撑了工厂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在智能工厂的三坐标测量机生产基地,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管理大脑与自动化系统间高效互动。各项业务运营数据通过看板可实时监测,实现信息化、透明化管理。工艺、生产计划等由系统自动生成,员工通过智能手持终端获得生产计划后,线上通知自动搬运系统(AGV)进行物料配送。在产品检验环节,使用自动激光跟踪机器人替代传统手动设备,自动追踪采集数据,真正实现了规划、生产和运维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智能制造

    赋能产业链转型升级

    在智能制造领域,海克斯康协同合作伙伴,构建智能制造生态,以集成化的解决方案赋能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电子、医疗等26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实现生产线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还能够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提供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海克斯康智能工厂的高精度检测解决方案涵盖了从智能设备到工业软件,能够全方位服务不同行业用户的智能化精密化制造场景,不仅实现自身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大幅提升,同时将自身解决方案复用再输出,为行业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工厂“范本”,持续提升整体产业链的智能化水平。

    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海克斯康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从设计工程、生产制造、计量测试到质量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未来,海克斯康将继续推动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的发展,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升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参与行业合作,与生态伙伴共同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制造转型发展。

  • 原文来源:https://www.hexagonmi.com.cn/news/39163.html
相关报告
  • 《晶科能源成功入选国家首批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9-13
    • ,晶科能源“高效光伏组件智能制造模式创新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首批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榜单,同期上榜的还有中国科学院、中广核研究院、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院等申报项目。这是公司在智能制造、两化融合领域,继荣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国家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项目之后,获得的又一项国家层面的认可和重要荣誉。 为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信部围绕培育智能产品、深化行业应用、构建支撑体系三个方向,支持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效果好的产品和应用项目,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提升产业支撑能力,推动行业融合与创新发展。 晶科能源“高效光伏组件智能制造模式创新项目”,采取数字化手段对数字化车间进行总体方案设计,车间布局、搭建信息化模型,并进行车间生产线虚拟仿真,建设设备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三大层面的数字化车间。通过新模式总体设计,虚拟工厂设计,智能制造、检测装备安装调试,关键装备数控化,视讯化自动检测设备安装及软件升级,信息网络基础建设,MES等九大工业软件的应用,数据采集及可视化系统集控中心指挥大屏建设,建成与企业工业云大数据平台融合链通的高效光伏组件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 当前,光伏企业正加快向智能制造转型,晶科能源“高效光伏组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通过智能装备与信息化技术深度创新融合,以期引领光伏产业链智能制造业升级转型、树立行业新标杆。
  • 《工信部:打造更多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2-11-29
    • 十年来,我国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制造取得长足进步。应用规模和水平全球领先,遴选110家国际先进的示范工厂,建成近2000家引领行业发展的数字化 车间和智能工厂。核心产业快速壮大,智能制造装备规模接近3万亿元,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6000家。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加速变革,培育出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智能在线检测、人机协同作业等一批典型场景。保障体系初步构建,国家、细分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发布近340项国家标准,区域协同、行业联动、企业主导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立足中国制造业实际情况,夯实基础、完善标准、培育生态、强化应用,加快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着力构建高效能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引领智能制造演进升级。        着力建设高水平产业体系,推进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系统解决方案创新发展,加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形成高标准应用体系,持续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打造更多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鼓励建设智能制造先行区。        着力打造高层次保障体系,聚焦标志性产品、骨干企业、人才和产业集群,优化智能制造推进体系,实施智能制造合作伙伴计划,开展多层次、跨领域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