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最近爆发的SARS-CoV-2(即COVID-19)感染主要发生在中国,病例数迅速增加。这些患者经常出现肝功能异常,本文我们旨在阐明与COVID-19相关的肝损伤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方法:在这项回顾性单中心研究中,我们纳入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1月31日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确认的所有COVID-19病例。随访结果至2020年2月19日,共148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参数(包括肝功能检查),药物和住院时间进行了分析。
结果:在148例确诊的SARS-CoV-2感染患者中,女性为49.3%,男性为50.7%,中位年龄是50.5岁(四分位间距范围:36-64)。入院时患者有发热(70.1%),咳嗽(45.3%),咯痰(26.7%)的临床表现。入院时肝功能异常患者75例(50.7%)。肝功能指数升高的患者(n = 75)更可能患有中度高烧(44%vs 27.4%; p = 0.035),并且在男性患者中明显存在(62.67%vs 38.36%; p = 0.005) 。肝功能异常组CD4 +、CD8 + T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正常肝功能组。正常肝功能组和异常肝功能组的院前药物治疗无统计学差异,而新发肝损伤患者入院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利用率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患者。重要的是,入院后出现的肝功能异常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结论:SARS-CoV-2可能会引起肝功能损害,治疗COVID-19应慎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