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创海上风电筒型基础专用浮运平台顺利出港》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20
  • 19日,记者从浙江海事局获悉,中国首创的筒型基础专用浮运平台“天河长龙—南方号”当日在宁波海事巡逻艇的护航下顺利驶离宁波象山港,前往广东珠海桂山海上风电项目,并将应用于海上风力发电塔基础的浮运和安装下沉辅助。

    据悉,“天河长龙—南方号”全长88米、宽61米、型深6米,水线以上高度34米,最大浮运基础直径40米,可满足45米以内水深作业需求,并首次应用了大型负压桶技术及新型浮运装备,投入使用后将节约20%的打桩成本。

    当日,该安装平台在两条拖轮的拖带下顺利离开码头泊位。“为保障这个海上‘小巨人’顺利出港,我们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组,提前对平台下水方案、拖带方案、交通流组织方案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可行性论证,并重点对石浦港航路水深、通航宽度、过江电缆高度、客运航线等因素进行重点研究,进一步完善护航保障和应急处置方案。”宁波象山海事处工作人员李卓表示,此次总拖带宽度达85米,计划航速5节,出港距离约15海里,海事巡逻艇全程进行护航警戒,并开展现场交通流组织。

    据悉,随着宁波象山船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特种设备平台的制造、运输将趋于常态化,浙江海事部门将持续强化服务,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和清洁能源开发建设。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57282.html
相关报告
  • 《国内海上风电基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22
    • 3月19至20日,我国南海海域首批两台大直径单柱复合筒风机基础在三峡新能源阳江沙扒一期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顺利安装完成,标志着三峡集团在海上风电新型基础应用上又迈出坚实一步,对解决海上风电浅覆盖层嵌岩基础施工有重大意义。 本次安装的单柱复合筒基础由三峡上海院设计,江苏道达海上风电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施工。该基础是国内首次应用在大型风机基础上,也是南海首个大直径纯钢型的新型基础形式,该批单柱复合筒基础筒裙直径36米,筒高9.5-12.5米,单柱直径达10米,总高度55.2-58.2米,总重约2200吨,通过吸力泵使筒内外形成压差,在负压的作用下沉贯入持力层。 由于国内单柱复合筒基础成功施工经验不足,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阳江项目团队对设计、建造、运输、安装下沉全过程严格把控。 充分考虑土体循环弱化特性,并对单柱复合筒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变形、沉降、土体刚度弱化、筒基贯入等进行多方面计算。 邀请业内经验丰富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把关及细化,确保运输、沉放、灌浆等施工过程有十足把握,提前落实好船舶等资源。 采用5000吨起重船“华西5000”和大型自航驳船“汇宗海”等大型船舶进行海上施工,并设计专用工装结构,精准控制吸力筒内外压差,保持水平度,在缓慢下沉过程中达到设计标高,首台施工,为了保障万无一失,整个施工过程放慢节奏,但两台基础全过程施工仅用40小时,全部负压下沉达到设计标高,最终水平度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 在当前海上风电平价化的大背景下,技术创新作为海上风电降本增效的利器,三峡集团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新发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的重要指示精神,阳江项目团队将加强与设计院及各参建单位合作,深化海上风电技术的研究应用,致力于成为“海上风电引领者”,努力将阳江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成为高质量精品工程。
  • 《中国海装2艘海上风电运维船齐开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13
    • 5月8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海装投建的“海装风电002”和“海装风电003”号专业风电运维船在广州番禺正式开工建造。 此次开建的两艘运维船为全铝合金双体高速船,总长26.60米、总宽9.50米、型深3.60米、吃水1.7米,最大装载38吨,设计航速24节,可抗浪高4米,具备在2.5米浪高下安全顶靠风机桩柱的能力,可搭乘12名运维人员和6名船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性、防腐性、耐波性、舒适性和可达性,可广泛应用于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各类海域海况。 近两年,在海洋强国战略指引下,中国海装矢志向海图强,不仅成功研制了创造世界记录的H260-18MW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国内首台深远海漂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发出平价海上第一度电的H23X平台机组等重磅产品,还在2022年取得了海上新增装机104.1万千瓦,市场占比20.2%的好成绩。 但随着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攀升,中国海装对专业运维船舶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中国海装要为近20个海上风电项目和近700台海上风电机组提供运维服务,为了保证未来能够快速、高效、安全地满足海上运维需要,中国海装于2023年2月与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签订了2艘海上风电专业运维船建造合同,这是继“海装风电001”后,中国海装与英辉南方的第二次合作。 作为国内第一艘30米级专业风电运维船,“海装风电001”号于2021年末投入使用,经过一年多航行验证,该船平均航速达25.9节,与同尺度同类型船舶相比,在同等高航速状态下,每小时可节省燃油160余升,表现出优异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有了“海装风电001”优良性能的加持,中国海装海上运维效率得以大幅提升,运维成本得以有效降低,机组可利用率和业主发电收益得到充分保障。 此次开工的“海装风电002”和“海装风电003”号专业运维船在“海装风电001”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优化升级。 续航能力更强,调整了上层建筑布局,加大了燃油及淡水舱容量,可有效提升船舶续航能力,续航里程由550海里提升至750海里,提升幅度达36%。 适用范围更广,考虑到北方海域冬季寒冷,为满足寒冷工况下的作业需求,运维船管路加设了热伴系统,可避免船舶在北方冬季使用期间管系爆裂等问题发生,能够全方位满足多季节、多场景、多海域下的运维需求。 抗浪等级更高,在船底区域增设了压载水舱,可显著提升船舶抗风浪能力,增强船舶稳定性,让船舶在恶劣海况中也能平稳航行,进一步提高船舶安全性和舒适度。 按计划,2艘运维船将于2024年4月交付,届时,中国海装“运维家族”将进一步扩充,能够为海上风电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专业化的运维服务,也将有力提升中国海装在海上风电建设方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助力中国海上风电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