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社区范围内的基因组测序揭示了达尔文雀30年的进化历程》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0-01
  • 2023年9月29日,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Community-wide genome sequencing reveals 30 years of Darwin's finch evolution的文章。

    进化生物学的一个基本目标是了解适应性性状的遗传结构。利用达芙妮梅耶加拉帕戈斯岛上3955只达尔文雀的全基因组数据,该研究确定了6个大效应位点,它们解释了45%的高度遗传的fortis Geospiza喙大小变异,这是一个关键的生态性状。主要位点是一个由四个基因组成的超基因。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的突变伴随着干旱期间自然选择引起的喙大小的强烈变化。由于与东方土刺的渐进杂交,在30年的时间里,scandens土刺逐渐发生了变化。这项研究表明,对健康相关性状有重大影响的几个基因座如何有助于快速适应辐射的遗传潜力。






    本文内容转载自“ CNS推送BioMed”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AvwJV4FamFRwxYp11f9suw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ence.adf6218
相关报告
  • 《美新研究揭示HIV基因组进化历程》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9-02-22
    • 美国的每个地区都跟踪艾滋病毒病例,并对病毒的基因组进行测序以观察其是否对目前的药物有抗药性的做法。最近,当地卫生部门和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已开始使用这些HIV基因序列来追踪病毒的传播史。 这些信息使研究人员和公共卫生官员能够建立传播网络,即具有遗传相似HIV的人群。传播网络有助于确定哪些群体可能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增加。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与洛杉矶县公共卫生部合作,利用这些数据来寻找该地区的艾滋病毒感染趋势。该研究结果于2019年2月11日发表在Lancet HIV上,表明变性女性患艾滋病病毒传播网络的风险高于男男性接触者。此外,这些群体中的顺式男性应该被认为具有比以前认为的更高的HIV风险。 资深作者,传染病和全球公众助理教授Joel Wertheim博士表示,这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一种模式,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减缓病毒的传播。例如,这类信息可以帮助公共卫生官员在跨性别社区进行工作,希望能够让他们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更多被诊断的人与他们需要的护理联系起来,并帮助高风险人群获得预防性药物。
  • 《从中国分离得到的161株结核杆菌基因组测序结果揭示出与耐药相关的基因和基因间隔区》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4-09-23
    •        多药耐药(MDR)和广泛耐药(XDR)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使其成为一种不治之症。目前对于耐药机制的理解还不够全面,而且对该机制遗传基础的认识是否全面、充分也不得而知。基于此,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CDC、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及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的科研人员对来自中国12个省份的161株结核分枝杆菌(其中44株敏感菌、94株多耐药菌、23株广泛耐药菌)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系统分析,其相关成果于2013年9月1日发表在Nat Genet上。        研究发现了72个与耐药性关系密切的新编码基因、28个基因间隔区(IGRs)、11个非同义SNPs和10个因间隔区SNPs。此外,基于对非同义与同义SNPs的dN/dS比例的观察,研究者们推测此处存在的耐药相关基因由于药物施加的“压力”,可能包括所有的非同义SNPs,进而会形成一条近乎完成的耐药相关性基因链用于抵抗抗生素。        该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1)发现耐药性的遗传基础比此前预期的要更为复杂;(2)由于该研究分析的菌株来源于全国各地,其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可为结核杆菌耐药性发生机理及相关药物的研究提供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