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QuantWare公司宣布推出具有64个完全可控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处理器》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李衍
  • 发布时间:2023-02-27
  • 据官网2月23日报道,荷兰领先的大型超导量子处理器供应商QuantWare宣布推出具有64个完全可控量子比特的新型量子处理器——Tenor,具有大规模可扩展的技术。

    在过去几十年中,超导量子比特一直引领着量子计算竞赛。但由于存在扩展瓶颈,尚未发展到真正有用的量子比特数位。上一代设备是平面的,量子比特和外界在芯片的边缘连接。

    QuantWare开发了一项3D技术专利,可以垂直布线连接,从而可以将超导量子处理器扩展到数千个量子比特,继而打开量子计算机超越最强大经典计算机的“量子优势”之门。Tenor 标志着商业量子计算的重大进步,因为它是第一款具用该技术的商用设备。

    量子处理器具有 64 个完全可控的量子比特,比以前最大可用量子处理器拥有两倍多量子位。由于量子比特是完全可控的,因此这些处理器非常适合强大的纠错方案。这种设计要求每个量子位比经常使用的固定频率量子位有更多的连接,因此在64量子位的规模下用传统的平面器件是不可能的。QuantWare通过以比竞争解决方案低10倍的价格将其技术推向市场,为量子社区解锁了这些强大的设备。

    原文链接:https://www.quantware.eu/press/tenor-launch

  • 原文来源:https://www.electronicsweekly.com/news/business/quantum-processor-has-64-controllable-qubits-2023-02/#respond
相关报告
  • 《中国开发出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量子芯片》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08-25
    •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团队日前通力合作,开发出具有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功操控其实现全局纠缠,刷新了固态量子器件中生成纠缠态的量子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 据介绍,多比特量子纠缠态的实验制备是衡量量子计算平台控制能力的关键标志。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器件设计与制备、实验测控及数据处理,由我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团队成功地将纠缠的量子比特数目推进到20。在短短187纳秒之内(仅为人眨一下眼所需时间的百万分之一),20个人造原子从“起跑”时的相干态,历经多次“变身”,最终形成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状态的纠缠态。操控这些量子比特生成全局纠缠态,标志着团队能够真正调动起这些量子比特。 量子计算机研发是当前国际科技竞争的热点领域。据科研人员介绍,与世界上其他的超导量子芯片相比,此次由我国科学家研发的芯片拥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所有比特之间都可以进行相互连接,这能够提升量子芯片的运行效率,也是能够率先实现20比特纠缠的重要原因之一。
  • 《美国量子计算机公司SEEQC推出超低温数字芯片》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李衍
    • 发布时间:2023-03-27
    • 据路透社等外媒3月15日报道,美国量子计算机初创公司超导节能量子计算(Superconducting Energy Efficient Quantum Computing,SEEQC)宣布开发出一种超低温数字芯片,可在比外太空更冷温度下运行,从而能被用于低温环境下的量子处理器。SEEQC的目标是通过构建经典计算机和超导计算机的混合联用以实现量子计算机的商业化。量子处理器通常需要存储在接近-273.15摄氏度的极冷温度下,而经典计算机则在相对温和的温度下运行,两者难以在相同温度下实现互联。而且这两者需要配对,因为量子处理器的信息是以波形测量的,对于控制和访问量子位的经典计算机来说,量子处理器的信息必须数字化为1和0。据报道,SEEQC目前还在开发另两种可适应不同低温情况的芯片。确切意义上,此类低温芯片属于量子调控芯片,是一种基于调控技术的专用低温测控芯片,用来操控量子计算芯片。低温区的量子调控芯片具有性能、集成度以及防漏热等方面的优势,但挑战也非常大,是目前全球技术公司正在攻克的难点。低温调控芯片主要有两种主要实现路径,一种是半导体行业成熟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CMOS技术,另一种是新兴的单磁通量子(Single Flux Quantum,SFQ)技术。SEEQC使用的正是SFQ技术路径。业内认为,低温调控芯片与目前已经商业化的室温芯片组合集成是未来实现量子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途径。SEEQC这种基于硅晶片但不使用晶体管的数字芯片已在其位于埃尔姆斯福德(Elmsford)的制造工厂生产制造。SEEQC已经成功地测试了其数字复用技术,该技术只需2根线就能控制8个量子比特模块,而控制多达64个量子比特的版本目前正在制造中。SEEQC还宣布了第一代参考级全栈量子计算系统SEEQC System Red,旨在衡量其新型SFQ芯片的性能和能力。SEEQC Red的架构旨在模仿当前一代超导体量子计算系统,采用传统的室温模拟控制和读出,使该公司能够和其基于数字SFQ芯片的下一代量子计算机进行直接A-B比较。通过SEEQC Red,该公司实现了39 ns的平均2量子比特门速度和98.4%的平均门保真度,这是在云上运行的最好的公开量子系统之一。SEEQC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筹集了总计3000万美元研发经费。参考文献:1.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quantum-computer-startup-seeqc-unveils-digital-chip-that-operates-super-cold-2023-03-15/;2. https://www.electronicsweekly.com/news/business/seeqc-develops-qubit-control-chips-2023-03/#respond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0523623701622062&wfr=spider&for=pc4. https://finance.sina.cn/tech/2023-03-17/detail-imymehav417804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