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靶向体内生物成像和近红外光介导的癌症治疗的脂质体纳米嗅觉药》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0-07-02
  • 在实体肿瘤微环境中开发一种高分辨率、高蓄积的纳米嗅觉剂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此,我们建立了一种光介导的光触发策略来增强纳米杂交种的肿瘤聚集。一种载有金纳米粒子(AuNPs)和发射石墨烯量子点(GQDs)的多功能脂质体纳米麻醉剂被命名为NFGL。此外,盐酸阿霉素被包裹在NFGL中显示光触发化疗,并被叶酸靶向配体功能化。囊化剂在体内肿瘤诊断中表现出双峰性,因为它们的高对比度和发射性质。靶向NFGL纳米杂交种证明了近红外光(近红外,750纳米)可以通过产生热量和活性氧(ROS)来降低肿瘤。此外,经抗肿瘤研究证实,与装载GQDs的脂质体相比,NFGL纳米杂交种具有显著的ROS清除能力。因此,该方法和工程系统将为靶向成像和肿瘤治疗开辟新的方向。

相关报告
  • 《用于生物光子成像和靶向治疗的光响应纳米医学》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8-10-15
    • 纳米粒子(NPs)在多模式成像,药物递送和人类疾病的靶向治疗中具有关键作用。 由于NP的高稳定性,高有效负载,多功能性,设计灵活性和靶组织的有效递送等性质,纳米医学采用了各种类型的NP来增强靶向和治疗功效。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主要关注光响应材料,如荧光团,光敏剂,半导体聚合物,碳结构,金颗粒,量子点和上转换晶体,在生物医学的应用。 利用这些纳米材料,NP成为了生物光子成像(发光,光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以及靶向治疗(光动力疗法,光热疗法和光响应药物释放)的增长潜力。
  • 《调节超小γ-Fe2O3纳米晶体组装用于可切换磁共振成像和光热-铁死亡-化学协同癌症治疗》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2-12-07
    •       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铁是血红蛋白和许多维持生命的不同酶中的主要功能元素。人体内适量的铁离子对健康有益。值得注意的是,铁离子在细胞中的积累可能导致细胞死亡,这是一种由铁依赖性的活性氧(ROS)生成诱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这种方式在2012年被定义为铁死亡(Cell, 2012, 149, 1060)。最近,为了开发新的癌症疗法,癌细胞的铁死亡治疗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化学动力学治疗(CDT)的主要模式。因此,各种铁基纳米材料已被开发用于癌症的治疗和诊断,这不仅是因为铁死亡作用、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成本优势,还因为铁基纳米材料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超顺磁性性能。磁性的铁基纳米治疗剂的另一个优点是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同时实现对肿瘤的精确诊断。由于高组织穿透力和空间分辨率,MRI是使用最广泛的成像诊断方法之一。然而,现有的磁性铁基MRI造影剂主要实现横向弛豫性(T2加权MRI)的单一成像效果,这对于低分辨的组织和肿瘤部位难以实现显著的成像诊断。因此,开发提高诊断效果的智能磁性铁基MRI造影剂对肿瘤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动态可切换的MRI造影剂,可以通过特定的TME激活从T2到T1或从T1到T2的可切换MR成像,正成为高分辨率MRI的研究热点。   在此背景下,2022年11月20日,《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 19.924)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秦燕课题组和北京科技大学姜建壮教授、王天宇教授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 Modulated ultrasmall γ-Fe2O3 nanocrystal assembles for switchabl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photothermal-ferroptotic-chemical synergistic cancer therapy",开展了癌症的动态MRI诊断和铁死亡治疗,光热治疗(PTT)和化学治疗协同治疗研究。该工作通过调节超小的γ-Fe2O3纳米晶组装体,开发了多级的Fe2O3结构,并进一步结合靶向分子叶酸(FA)和化疗药物(Dox),得到多功能肿瘤诊疗纳米药物UNA-γ- Fe2O3@PAH/PAA@Dox@PEG-FA (UF@PPDF NPs)。UF@PPDF NPs的分级组装结构大大提高了铁的利用效率,并实现了极高的近红外二区(NIR-II)光热转换效率。对于MRI,UF@PPDF通过动态T2-T1成像切换能够清晰地显示组织的大小和致密度,实现了肿瘤的高分辨诊断。同时,UF@PPDFNPs在NIR-II照射下表现出高效的PTT效果,以及铁离子和Dox的控制释放,从而实现了铁死亡治疗,光热治疗(PTT)和化学治疗相结合的三功能协同肿瘤治疗。差异表达基因的RNA测序(RNA-Seq)分析也表明了这种疗法在癌细胞信号传导中的多方面作用。细胞呼吸和电子传输被显著上调,而表观遗传途径,包括染色质修饰和转录活性被严重下调,从而导致细胞凋亡。因此,UF@PPDF NPs为高效的深部肿瘤诊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编译来源:http://www.ibp.cas.cn/kyjz/zxdt/202211/t20221121_655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