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G发展创历史新高:用户突破22.5亿,普及速度达4G四倍》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 isticzz2022
  • 发布时间:2025-03-31
  •      【华盛顿州贝尔维尤2025年3月27日电】最新行业数据显示,全球5G发展在2024年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5G Americas和Omdia联合发布的报告,截至2024年底,全球5G连接数已达到22.5亿,这一数字是同期4G LTE发展速度的四倍。

           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无线通信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全球人均无线连接数达到1.5个,较2014年的1个显著提升物联网(IoT)连接数新增4.38亿,总量攀升至36亿预计到2029年,全球5G连接数将达到83亿,占所有无线技术的59%北美地区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5G用户数达2.89亿,覆盖77%的区域人口。5G Americas总裁Viet Nguyen表示:"北美地区不仅在网络部署速度上领先,更在创新应用方面为全球树立标杆。这得益于产业协作、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形成的良性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北美已成为全球首个5G与4G LTE商用网络数量持平的地区。截至2025年3月17日,该地区5G和4G LTE网络数量均为18个。相比之下,欧洲地区5G网络部署量达到LTE的72%。

           拉丁美洲市场同样表现抢眼,5G用户数在一年内实现翻倍,从2023年的3850万增长至2024年的7600万。不过在该地区,4G LTE仍以5.93亿用户占据74%的市场主导地位。

    行业专家指出,5G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工业自动化、远程医疗、智能城市等创新应用的落地。随着技术持续演进,5G将为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强大的支撑。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5G Americas和Omdia的官方报告,所有数据均经过核实。如需了解更多详情,可访问www.5GAmericas.org获取完整报告。

  • 原文来源:www.5GAmericas.org
相关报告
  • 《战略 | 深圳加速5G全产业发展,突破5G网络设备芯片等资金最高支持3000万》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7-21
    • 7月20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透露,深圳市政府最新印发的《深圳市加快推进5G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特别提出,充分发挥深圳5G产业链优势和5G基础设施规模效应,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推动5G赋能各行业,将深圳打造成为5G网络能效优质、5G产业链完备、5G应用创新标杆城市,推动深圳始终走在5G时代最前列。 据悉,该《措施》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措施》包括五个方面共24条具体措施: 一是扩大5G产业规模。提出打造世界级5G产业集群、发挥5G龙头企业领航作用、提升5G企业专业化优势、鼓励5G企业加大在深投入、鼓励企业参加电信运营商集中采购5条措施。 二是推动5G产业链强链补链。提出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重点突破5G网络设备芯片、支持5G关键元器件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5G模组大规模行业应用、推进5G终端创新与普及、启动6G等前沿技术储备6条措施。 三是构建良好5G产业生态体系。提出支持5G在制造业领域广泛部署、搭建5G产业支撑平台、加快推动行业规范和标准制定、优化5G网络提高能效4条措施。 四打造5G行业应用样板城市。提出鼓励各垂直行业探索5G+行业新模式、大力拓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大力推动“5G+多功能智能杆”创新场景应用示范及技术融合创新、培育5G解决方案集成商、支持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举办5G领域各项高端活动和赛事6条措施。 五是保障措施。提出建立健全5G链长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创新、加大资金保障力度3条保障措施。 推动5G产业链强链补链 关于《措施》推动5G产业链强链补链中指出,围绕5G基带芯片、光通信芯片、射频前端器件等产业链关键和缺失环节开展定向招商,补齐补强基础材料与核心零部件短板。支持链主企业引进其核心配套企业来深设立研发生产,每成功引进一家企业在深落户,对其给予100万元的奖励。 鼓励企业围绕基站基带芯片、基站射频芯片、光通信芯片、服务器CPU、服务器存储芯片等5G关键元器件和芯片开展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参与5G网络设备芯片技术攻关面上、重点和重大项目,资助金额分别最高不超过500万、1000万、3000万。对年度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5G终端(整机)企业采购我市5G芯片的,对该型号5G芯片的首批订单,按采购成本的40%给予5G终端(整机)企业补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鼓励企业围绕电路类元器件、连接类元器件、传感类元器件、光通信器件等5G关键元器件开展技术研发,对企业参与5G关键元器件技术攻关面上、重点和重大项目,资助金额分别最高不超过500万、1000万、3000万。支持元器件企业投资产业化重大项目,按项目总投资的30%给予资助,最高给予3000万元。 支持模组厂商针对不同5G应用场景的特定需求开展定制化生产,支撑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可穿戴设备等泛终端规模应用,按项目总投资30%给予资助,最高1000万元。鼓励5G应用终端企业大规模应用5G模组,对年度5G模组采购金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采购成本的30%给予补贴,最高5000万元。 深圳还鼓励企业推进融合AI、VR、超高清等新技术的多形态、多功能5G终端研发,加快提升5G终端设备性能和应用成熟度,加速推进5G行业级终端在工业互联网、医疗、教育、超高清制播、车联网等领域落地实施,每年遴选一批5G创新终端,按其销售额的20%予以奖励,最高1000万元。还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启动第六代移动通信(6G)相关技术研究与实验。 同时,《若干举措》鼓励大力拓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和推动“5G+多功能智能杆”创新场景应用示范。其中,《若干举措》鼓励企业开展“5G+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攻关、融合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单个项目给予不超过经审计认定的项目投资额的30%、最高1000万元资助。 据悉,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129.1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市区、97%以上的县区以及50%的乡镇镇区,行业虚拟专网数量超过2300张;终端连接数超过4.7亿,用户渗透率达到28.7%,5G应用已覆盖一、二、三产业的诸多领域,部分重点领域已进入商业落地阶段,5G手机、模组价格分别下探至1000元和500元,工业网关、车载终端、智能穿戴等新型终端不断涌现。 深圳将进一步加大5G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5G网络覆盖质量,支持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等载体建设,参与制定5G领域国际标准,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部署,为5G产业发展、行业应用提供领先的硬件基础,更好地发挥5G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推动深圳打造“全球5G第一城”。
  • 《国内5000万4G用户被5G?运营商急推5G套餐为变现》

    • 来源专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信息服务与监测平台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20-08-03
    • 手机是4G的,套餐却是5G的,这到底是真“5G”还是假“5G”用户,一时让人分不清楚。近日工信部与运营商的数据对比显示,国内约有5000万的5G套餐用户竟然还没用上5G手机。 5G用户数据被“注水”? 眼下,5G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已兑现利好,发挥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然而公众用4G手机办个5G套餐就能变身“5G”用户了吗?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闻库近日披露,国内已有197款5G终端拿到入网许可,5G手机出货量已超8623万部。他表示,相对运营商公布的5G套餐用户数,更有说服力的数据是5G手机的联网数。“截至6月底国内联网5G手机的数量是6600万部。”他说。 相比5G手机的销量,5G套餐用户的飙升速度更快。中国移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其5G套餐用户累计已达7019万户。中国电信则透露,同期其5G套餐用户累计为3784万户。 虽然中国联通至今未公布5G套餐用户数量,但业内推算其数量也应在2000万户以上。换言之,国内5G套餐用户应有1.2亿户左右。 而华为披露,截至6月底全球被5G服务覆盖到的真正5G用户尚不足1亿户。对应工信部国内只有6600万部已联网的5G手机,国内显然还有约5000万的5G套餐用户至今没用上5G手机。 有5G网络但没有联网的5G手机,这张5G网络在部分时段只能处于空转状态,5G手机的加速普及因此格外重要。 急推高价5G套餐为变现 5G手机用户偏少,这个难题该怎么破?“目前5G手机价格已来到1600元档,而手机厂商方面的消息显示,下半年千元机即将大量跑步入市,5G手机销量必然会迎来一轮大爆发。”通信产业专家项立刚说,“届时5G手机联网数量与5G套餐用户数值会不断趋近。” “急于投资变现把建设5G的资金收回来,这是运营商全力推广5G套餐的重要原因。”项立刚进一步解释。 今年中国移动5G建设投入将达千亿元左右,财报显示其去年净利润是1066亿元。 然而在4G用户中却存在着一批低价套餐用户。“家里有WiFi,出门很少用手机,最近我把套餐从移动的38元套餐改成了9元套餐。”家住海淀区花园桥,今年75岁的肖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咨询得知,目前运营商的低价4G套餐着实不少,如移动有一款8元/月的4G飞享套餐,电信有一款5元/月的无忧卡套餐,联通则有19元的多款套餐。 通过提高同档位下性价比水平等方式,尽快让中低价4G套餐用户转型为高端5G套餐用户,三大运营商的5G用户争夺战正愈演愈烈。 “目前国内4G套餐的平均价位在50元上下,运营商发展一个5G套餐用户的价值相当于数个4G套餐用户。”项立刚说,“即便近期5G套餐频现打折潮,优惠后的价格也普遍在百元左右,而且打折的代价就是接受年度合约,相当于运营商提前锁定一两年的固定收益,这正是运营商不遗余力推广5G套餐的动力。” 急需创新应用促5G实际落地 虽然发展5G套餐用户能让利益迅速变现带来“快钱”,但在专家看来,运营商不应局限于一味发展5G套餐用户。 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鼓励运营商通过信用购机等举措促进5G终端消费,加快用户向5G迁移;推广赛事直播、游戏娱乐、虚拟购物等应用,促进新型信息消费,推动5G在各行业的融合应用创新。 事实上,手机厂商今年已通过降价等举措力推5G手机,然而欠缺实际面向公众服务的5G创新应用,大大制约了大家对于5G的向往。记者注意到,目前5G应用更多面向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机器人、智慧政务等领域,与民生密不可分的应用还是稀缺资源。 “运营商应与各方融合发展,聚焦民生发展5G创新应用。”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告诉记者,“这既能解决民生需求,又能让用户用着用着就爱上5G,真正加强用户黏性。” 曾剑秋表示,例如目前公众都还处于盲目等公交的时代,如果运营商能与有关部门借助5G、大数据和AI等技术,以App的形式发布公交车的实时到站时间,提供智能换乘信息,这不仅能化解多年痼疾,也有望为各方创造相关收益。 “国内已有50余万个5G基站,而且还在以每周1万多个的速度攀升。”曾剑秋说。在他看来,5G将至少在今后10年深度影响公众生活。而千元机及运营商合约优惠购机等举措,再辅以直接服务民生的创新应用,必将推动5G手机普及,解决大量5G套餐用户还在用4G手机的问题,真正让5G来到公众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