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助力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7-21
  • 中国电信福建泉州分公司、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鼎捷软件共同举行5G﹢新一代ERP﹢PLM工业数字化升级启动仪式,加快推动更多工业制造业创新场景应用落地泉州。

      作为国内知名的沥青混合料搅拌及再生设备专业制造商,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销往全国各个省区市及全球50多个国家,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泉州电信助力铁拓机械5G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将5G、云计算、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融入生产中,推助工业制造业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实现生产车间网络化、车间无纸化、交互智能化。

      此次三方共同开展5G﹢新一代ERP﹢PLM工业数字化合作,将围绕设计生产协同管理、产销计划协同管理、存货控制管理、精细化成本管理四个目标,推动平台创新升级、行业深度赋能、新技术融合应用等领域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是对铁拓机械ERP等系统平台陆续实施升级改造,打造工业制造业智能生产管理系统标杆。二是基于AR/MR、AI等新技术,实现堆场面积监测、产品质检等创新应用,推进生产精益化管理。三是引进焊接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助力生产智能化设备迭代升级,实现从生产线协同到企业全域的管理决策协同,全面提升物料管理、产品交付效率。

      泉州电信将充分发挥云网融合的先进技术和服务优势,进一步整合科创力量,助力泉州制造业企业打造信息化底层平台,推广工业标准化产品;梳理汇聚数字化转型能力,赋能企业节能、管理、决策,推动数字技改,为打造泉州智造品牌贡献更多力量。

  • 原文来源:http://www.xinhuanet.com/techpro/20220718/96286f2cc2eb46b79c9c92d336888e7b/c.html
相关报告
  • 《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9-05-14
    • 5月10日,主题为 “数字赋能制造,智能驱动未来”的第八届中国工业数字化论坛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出席论坛并致辞,她表示,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李颖表示,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沟通物理世界和虚拟数字世界的桥梁,促进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创新,加快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近2年,我国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初步形成了高效协同的多层次政策体系,创新发展工程和试点示范项目稳步推进,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体系正在孕育形成,营造了全国各地“建平台、用平台”的良好氛围,各方加速布局平台领域,建设形成一批知名平台品牌。   李颖说,下一步将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一是抓培训宣贯。组织地方政府、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宣讲,凝聚政产学研用多方主体共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 “讲平台、建平台、用平台”的良好氛围。二是抓项目实施。抓住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这个 “牛鼻子”,加快项目跟踪监测,部省联动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测试项目的实施。三是抓平台遴选。从供给侧入手,在地方普遍建设平台的基础上,遴选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四是抓试点示范。从需求侧入手,拟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落地,继续深化部省合作,遴选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示范项目,培育平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五是抓公共支撑。加快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及创新技术服务、监测分析、大数据管理、质量管理、标准管理等公共服务平台,超前部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六是抓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产业联盟、行业协会指导,充分发挥其资源整合优势,强化产学研用协同,依托联盟不断健全 “建平台”与 “用平台”的融合发展机制。
  • 《5G技术将继续健全升级我国制造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7-21
    •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5G大会将于8月10日—12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大会“5G与工业振兴论坛”主席、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5G技术将继续健全升级我国制造业。   “3年前我说过,5G将来最重要的应用可能在工业物联网、车联网和智慧城市,企业可以在这三个领域有较大的发展。今天看来,5G技术对制造业的助力是很大的,而且不止于这三个领域。”曹健林如是说。他3年前的判断并没有出错,而5G应用拓展的脚步也没有止于这几个方向。   5G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制造业   曹健林表示,过去几年间,5G在我国工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许多行业已经认识到物联网等以5G为基础的应用所具有的广阔前景。   “打比方说在制造业当中,数字化改造、数字孪生这些最前沿的技术受到了企业的青睐。在具体应用方面,自动驾驶、城市抗疫等关乎民生的应用早已家喻户晓。几年之间,5G走进了‘家门’‘厂门’,加入产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都是5G取得广泛应用的直观例子。”曹健林解释说。   曹健林把制造业门类大致归纳成四类,一是终端的集成制造,二是原材料加工制造,三是零部件、仪器、工具和装备制造,四是关键核心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曹健林指出,目前我国制造业的优势还是集中在前两类,而后两类产业的短板制约了5G应用的进一步拓展。   作为信息通信技术,5G在传输执行过程中离不开芯片的支撑,而芯片依然是我国制造业的短板之一。曹健林分析说,5G技术离不开两方面的支持,一是基础元器件,二是高端装备。在这两个方面,我国目前取得的进展还比较有限,但前景可观。目前芯片制造当中的许多工艺已经实现了国产化,装备也取得了很大突破,“积跬步以至千里”的路程正在行进当中。   高端制造是5G能够广泛应用的基础,5G技术在制造业当中又有广阔应用前景。5G技术和制造业具有相互健全、升级的关系。曹健林表示,这种“伴生关系”是当下乃至未来制造业的特征之一。   信通产业布局要以需求为牵引   “我认为,信通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把中国的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放在考虑因素的最前列,这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方向所在。”曹健林说。   曹健林认为,“面向需求”是一种实事求是,有助于从业者和政策制定者打破思维惯性,跳脱出西方技术产业的路径依赖。“外国的技术研发方向是以本国国情为基础确定的,如果我们只是追赶,不问方向从哪里来,就难免陷入对他们路径的依赖。如果不这样做,一方面遭遇研发瓶颈,另一方面又和我国的实际需要脱节,走下去就会很困难。为此,我们得把本国的实际需要放在第一位,向有利于本国国计民生的技术方向拓展。举个例子说,我们不一定要一味学西方间距小的芯片,而是可以考虑怎样用间距较大的芯片适配我国产业的实际需要。”曹健林分析说,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我国的比较优势。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重视基础技术研究。基础技术研究也要面对高端制造业的实际需求,和需求密切结合,力求解决根源问题。我们在基础技术研究上相对比较弱,材料、结构等关键核心技术还需要突破。”曹健林提醒说。   曹健林补充说,面向需求的基础技术研究也需要国家的全局设计。依托重大需求牵引以及高屋建瓴的统筹,中国信通产业将会取得新的突破。   2022年5G大会恰逢其时恰逢其地   光学专业出身、曾长期在长春工作的曹健林评价说,今年8月即将在哈尔滨举行的世界5G大会对自己来讲可谓恰逢其时、恰逢其地。曹健林在大会上将担任“5G与工业振兴论坛”主席,他说,当下5G和工业有密切的关系,在5G技术支撑下,工业出现了很大的增长空间。在这一背景下,探讨推动5G和工业的相互作用有着重大意义。   “以大会举办地黑龙江为例,作为老牌粮食大省,黑龙江的产业就可以在5G支持下寻找新的突破口。例如食品加工业、渔业、新能源产业都能受惠于5G,未来‘智慧渔场’‘智慧电网’等都会更加常见。此外,黑龙江的重工业也可以依托5G实现高端转型,例如在生产流程中加入精密的过程控制。没有5G,需要实时采集、传输大量数据的过程控制也是无法实现的。有了5G,精密制造就更容易实现了。”曹健林期待地说。   曹健林表示,黑龙江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就是更高程度的国际化,同邻国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特别是贸易上要从“东西走出去”转向“技术走出去”。即将召开的世界5G大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也是一个积极信号。这样一次国际化的盛会,将利好“数字龙江”建设,为这个边疆大省带来更多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