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林格殷格翰新药有望满足艾滋病患者合并丙肝感染治疗需求》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李越
  • 发布时间:2013-05-22
  • 在CROI+上公布的STARTversoTM 4研究的中期结果显示,接受勃林格殷格翰新药 faldaprevir (BI 201335) 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 (PegIFN/RBV) 治疗方案的丙型肝炎病毒 (HCV) 合并 HIV 感染患者中,有80%的受试者获得了早期治疗成功。由于治疗选择受到限制,这些患者具有较高的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在全球范围内,HIV/HCV 合并感染患者人数多达一千万,据估计,在那些明确诊断的患者中,仅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真正接受了抗HCV治疗。
  • 原文来源:http://www.bioon.com/industry/xprn/551252.shtml
相关报告
  • 《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合并感染的相关治疗》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5-11-20
    • 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合并感染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代谢失调的概率是单独感染丙肝病毒患者后的3倍。临床上,持续病毒学应答(SVR)被认为是根除丙肝感染的指标,尽管还可能会再感染。治疗丙肝与艾滋病合并感染的临床医师一直不大愿意使用干扰素。然后肝脏疾病是HIV感染者死亡的第二大因素。
  • 《艾滋病患者从恩夫韦地转向雷特格韦治疗过程中肝酶升高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6-04-05
    • 来自法国的研究团队近日开展研究,对艾滋病患者从恩夫韦地(ENF)调整为雷特格韦(RAL)治疗引起肝酶升高的发病率和风险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对比了坚持ENF治疗和由ENF转化为RAL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中急性肝酶升高(LEE)的发病率,并运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评估了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得到,在开始的24周内,RAL和ENF组ALT升高率分别为6/84(7.1%)和2/8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21)。多变量分析显示,替拉那韦/利托那韦使用(OR 3.66,95%CI为1.2-11.1,p=0.022)和基线ALT升高(OR 10.3,95%CI为2.67-39.6,p<0.001)与随访期内ALT升高之间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