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站上浮式海上风电投资风口》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18
  • 近年来,海上风电正由近海走向远海,从浅海转战深海,浮式海上风电也因此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尽管成本和技术仍然是阻碍其大规模商业化的壁垒,但海上风电市场下一个创新和竞争前沿已经集中于浮式海上风电。当前,亚洲、欧洲北海、北美太平洋沿岸等区域都有相关示范项目落地,而其中以亚洲地区的上升空间最大。

    亚洲市场空间广阔

    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指出,浮式海上风电正在成为亚太地区新的竞争市场,中国、日本、韩国等都在打造关键示范和测试项目。近10年来,浮式海上风电仅占亚洲新增发电装机量的6%,随着亚洲加速淘汰燃煤发电,风电有望填补大部分新增发电份额,届时浮式海上风电也将拥有更大发展空间。

    与传统固定风电技术相比,浮式海上风电仍处于新生阶段,部署规模受限且装机容量很低,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其市场也将愈发成熟。伍德麦肯兹首席分析师Robert Liew指出:“从长远来看,浮式海上风电会成为亚太风电的代表,因为该地区大部分国家都有海岸线,即使在低风速地区,这一发电技术也可以释放沿海城市的风力资源。”

    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统计数据,全球海上风电的技术可开发潜力超过71太瓦,其中71%属于较深水域,适用浮式海上风电。“只要开发这其中的1%,就可以满足全球10%的电力需求。”世界银行海上风电高级能源专家Mark Leybourne坦言。

    保障和风险管理服务公司DNV也作出了浮式海上风电发展强劲的预期,称其将在能源系统脱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预计到2050年,浮式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将从现在的100兆瓦,猛增至250吉瓦,届时将占全球电力供应的2%。

    高成本是产业发展壁垒

    “新增1.56吉瓦的浮式海上风电装机,需要至少投入80亿美元,如果亚洲地区初期考虑增加9吉瓦装机,总投资可能高达580亿美元。”Robert Liew强调。截至目前,浮式海上风电每兆瓦时的发电成本是固定式海上风电平均成本的2倍左右,这意味着只有令成本降至颇具竞争力的水平,浮式海上风电才能大有可为。

    据了解,浮式海上风电成本高昂的一大原因是基础设施建造花费不菲。安装浮式海上风机需要重量达数万吨的钢或混凝土,而受制于天气和环境因素,安装时间可持续半年之久,可谓耗资、耗时、耗力。

    Robert Liew表示:“为确保浮式海上风电的长期可持续性,成本和电价必须大幅度下降,至少具备与新建天然气发电竞争的实力。”他补充称,当前全球运行中的浮式海上风电示范机组装机量只有21兆瓦,随着亚洲国家积极布局,预计2025-2030年间,亚洲浮式海上风电平均资本支出有望下降约40%,至260万-400万美元/兆瓦。

    根据日本的官方数据,在日本海域投建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只有将资本支出从目前的1000万美元/兆瓦降至400万美元/兆瓦,才可能实现商业化。相比之下,日本固定式海上风电的平均资本支出约为200万-300万美元/兆瓦。

    如何破解高成本困局成为浮式海上风电规模化的最大挑战。DNV指出,浮式海上风电成本节省的关键包括引入更大型的涡轮机、创建更大规模的风电场、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建立具有高度成本竞争力的供应链,预计到2050年,浮式海上风电的平均成本有望下降约70%。

    中日韩探索政策突破

    事实上,亚洲国家对浮式海上风电的发展予以了很大的政策支持和鼓励,这促使可再生能源开发商愿意涉足其中,进而吸引更多投资。

    以中国为例,近年来海上风电并网规模持续增长,也逐渐向深远海发展,加快深远海资源的规划和开发。

    据龙源(北京)风电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周全智介绍,浮式海上风电技术目前在国内没有项目经验可循,国外成熟技术也不多且具有一定垄断性。对此,业内普遍呼吁出台适用于深远海区域海上风电的建设管理办法,加大对深远海海上风电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并出台针对深远海海上风电补贴政策、财税优化政策,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实现平价化可持续发展。

    日本和韩国也在探索自己的浮式海上风电发展之路。据日本官方测算,日本风电潜力高达1880吉瓦,其中1600吉瓦在水深大于100 米的海上。去年6月,日本首次启动浮式海上风电招标,为了鼓励发展,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可享受上网电价补贴,最低装机要求为16.8兆瓦,补贴后的电价设定为36日元/千瓦时(约合0.34美元/千瓦时)。

    韩国则通过优化项目审批程序、简化大型海上风电项目选址、优先获得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证书等鼓励措施发展浮式海上风电。目前,韩国正在建设中的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量超过2吉瓦,是全球规划中装机规模最大的浮式海上风电项目。

    Robert Liew表示,亚洲国家积极布局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将有助于该领域成本的快速下降。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去年!欧洲海上风电场“零投资”》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2-03
    • 据WindEurope称,除了几个小型浮式风电项目外,2022年,欧洲海上风电场呈现“零投资”的现状。 WindEurope表示,2022年,原计划有几个海上风电项目有望达到财务结算,但由于通货膨胀、市场干预和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最终投资决定被推迟。 总体而言,欧盟在2022年仅有9吉瓦的新风机订单,与2021年相比下降了47%。   根据其新能源和气候安全目标,欧盟需要每年建设30吉瓦的新风电场。这包括到2030年将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从15吉瓦增加到100吉瓦以上的目标。 在过去两年中,商品价格和其他投入成本的通货膨胀使风机价格上涨了40%。然而,WindEurope表示,计划建设风电场的开发商的预期收入并没有跟上。 许多政府将风能的价格指数化(通常在拍卖中确定),但还不够。WindEurope已经敦促各国政府确保完全指数化。 WindEurope表示,不同国家政府对电力市场的无益干预加剧了通货膨胀挑战。各国政府能够偏离欧盟对发电机的180欧元/兆瓦时的紧急收入上限,并为不同技术设定不同的上限,这一事实造成了真正的混乱和不确定性。当一些政府开始忽视收入上限应该只适用于实际实现收入这一原则时,投资者的信心进一步受到打击,并且还应该考虑到对冲和购电协议。2022年下半年,风电投资放缓尤为明显,当时围绕紧急措施的不确定性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WindEurope首席执行官Giles Dickson表示:“去年的市场干预措施使欧洲对可再生能源投资者的吸引力低于美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地方。它们影响了整个欧洲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商业案例。2022年的风机订单数字应该敲响警钟:如果欧盟不能确保可再生能源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欧洲的能源和气候目标将面临风险。” 风电投资和风机订单下降使欧洲风能供应链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但一个积极信号是,欧盟目前正准备制定《净零工业法案》,以加强欧洲的清洁能源产业。 欧洲的风能和其他清洁能源供应链需要投资于新的制造和物流,以提高竞争力,并建立起生产绿色交易所需的大量低碳设备的能力。 投资税收抵免将有所帮助——这也是美国在其《降低通货膨胀法案》中所提供的。此外,“净零工业学院”(Net-Zero Industry Academies)也将为未来的清洁技术工人提供技能。而现有的欧盟基金可以在降低风险和撬动新工厂以及欧洲港口、运输和其他基础设施所需的私人投资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Dickson称:“欧盟需要尽快建立机制,以促进资金流动。清洁能源行业现在正在讨论投资地区,如果是在欧洲,他们现在需要明确的信号。” 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将提交其修订欧盟电力市场设计的提案,以使电力消费者能够从可再生能源的低成本中获益。 WindEurope表示,欧洲必须避免在一夜之间逆转20年的欧洲能源市场一体化。市场设计应利用差价合约和购电协议的潜力,并为投资者留出获得部分市场收入的空间,从而履行其购电协议的义务。它必须避免将差价合约追溯性地强加到现有资产或新资产上。 Dickson说:“欧盟必须恢复对电力市场运作的信任,以释放现成和迫切需要的投资。”
  • 《2GW!史上最大漂浮式海上风电开发计划落户亚洲!》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06
    • 油气巨头道达尔和麦格里计划在韩国开发2GW浮式风电,这也是规划中的全球最大浮式海上风电项目。 道达尔和麦格里绿色投资集团将以50对50的股权比例设立合资公司,在韩国东部及南部的蔚山、全罗南道省附近海域开发五座浮式海上风场,目前已经开始收集海洋和气象资料。 双方合作声明中提到,将在2023年底前开始建造第一座容量500MW的浮式风场。但没有提到具体的投资额和使用何种浮式技术。在欧洲,道达尔正在和Simply Blue Energy合作开发浮式风场,主要位于英国和爱尔兰地区,计划使用Principle Power的WindFloat浮式技术。(相关链接:WindFloat用副总裁换了1GW浮式风电项目?) WFO常务董事Gunnar Herzig说:“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指明了海上风电的三个主要趋势:首先,油气公司正成为海上风电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其次,亚洲海上风电已经驶入快车道;最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规模浮式风电项目提上日程,浮式海风将实现重大突破。” 这是道达尔这家油气公司迄今为止对外宣布的最大一笔海上风电投资项目,也是在亚洲地区的首个海上风电投资项目,显示出欧洲公司在固定式和浮式海上风电领域投资的极大兴趣。 麦格里绿色投资集团早已是亚洲海上风电投资界的常客,他们在台湾地区市场尤为活跃。如果进展顺利,该项目也有望成为亚洲最早开发的浮式风场之一。目前日本和韩国周边海域计划了多个浮式海上风场,包括挪威石油参与投资的800MW项目。(相关链接:挪威巨头加入!韩国蔚山漂浮式竞争激烈) 韩国海上风电 韩国近海风资源一般,且常常会受到渔业、军事和航海等部门或行业的抵制,已严重阻碍韩国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目前仅有100MW容量的项目投产。由于浮式风电能在远海利用更好的风资源,被韩国甚至亚洲地区认为是海上风电大规模发展的关键。 文在寅在最近赢得大选之后,承诺在2030年之前建设12GW的海上风电,这是整个43万亿韩元(合350亿美元)“绿色新政”投资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振兴新冠疫情后的韩国经济。 有分析师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新的政府可能会帮助韩国海上风电产业在2025年至2030年“恢复生机”,而浮式海风将在韩国强大的海洋工业体系支撑下发挥关键作用。 道达尔首席执行官Patrick Pouyanne说:“我们坚信浮式海上风电在韩国有巨大潜力,它将帮助韩国在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道达尔在海洋工程方面丰富经验,与许多韩国造船厂有良好的合作,这次将与合作伙伴麦格里共同为韩国浮式风电的成功开发做出特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