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W!史上最大漂浮式海上风电开发计划落户亚洲!》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06
  • 油气巨头道达尔和麦格里计划在韩国开发2GW浮式风电,这也是规划中的全球最大浮式海上风电项目。
    道达尔和麦格里绿色投资集团将以50对50的股权比例设立合资公司,在韩国东部及南部的蔚山、全罗南道省附近海域开发五座浮式海上风场,目前已经开始收集海洋和气象资料。
    双方合作声明中提到,将在2023年底前开始建造第一座容量500MW的浮式风场。但没有提到具体的投资额和使用何种浮式技术。在欧洲,道达尔正在和Simply Blue Energy合作开发浮式风场,主要位于英国和爱尔兰地区,计划使用Principle Power的WindFloat浮式技术。(相关链接:WindFloat用副总裁换了1GW浮式风电项目?)
    WFO常务董事Gunnar Herzig说:“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指明了海上风电的三个主要趋势:首先,油气公司正成为海上风电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其次,亚洲海上风电已经驶入快车道;最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规模浮式风电项目提上日程,浮式海风将实现重大突破。”
    这是道达尔这家油气公司迄今为止对外宣布的最大一笔海上风电投资项目,也是在亚洲地区的首个海上风电投资项目,显示出欧洲公司在固定式和浮式海上风电领域投资的极大兴趣。
    麦格里绿色投资集团早已是亚洲海上风电投资界的常客,他们在台湾地区市场尤为活跃。如果进展顺利,该项目也有望成为亚洲最早开发的浮式风场之一。目前日本和韩国周边海域计划了多个浮式海上风场,包括挪威石油参与投资的800MW项目。(相关链接:挪威巨头加入!韩国蔚山漂浮式竞争激烈)
    韩国海上风电
    韩国近海风资源一般,且常常会受到渔业、军事和航海等部门或行业的抵制,已严重阻碍韩国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目前仅有100MW容量的项目投产。由于浮式风电能在远海利用更好的风资源,被韩国甚至亚洲地区认为是海上风电大规模发展的关键。
    文在寅在最近赢得大选之后,承诺在2030年之前建设12GW的海上风电,这是整个43万亿韩元(合350亿美元)“绿色新政”投资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振兴新冠疫情后的韩国经济。
    有分析师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新的政府可能会帮助韩国海上风电产业在2025年至2030年“恢复生机”,而浮式海风将在韩国强大的海洋工业体系支撑下发挥关键作用。
    道达尔首席执行官Patrick Pouyanne说:“我们坚信浮式海上风电在韩国有巨大潜力,它将帮助韩国在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道达尔在海洋工程方面丰富经验,与许多韩国造船厂有良好的合作,这次将与合作伙伴麦格里共同为韩国浮式风电的成功开发做出特殊贡献。”

相关报告
  • 《1GW漂浮式海风项目实质推进 国内漂浮式海上风电迎跨越式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25
    • 平安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资源禀赋决定未来海上风电需要向深远海拓展,尽管成本依然较高、商业化尚需时日,漂浮式海上风电具有较清晰的降本路径,供应链基础较好,未来具备快速降本的潜力和巨大的长期成长空间。漂浮式海上风电的核心制造环节包括风电机组、浮式基础、系泊系统和动态海缆,其中后三者与传统的固定式海上风电差别明显,随着漂浮式海上风电的逐步兴起,这些环节相关企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投资建议:建议重点关注系泊系统环节的亚星锚链(601890.SH),动态缆环节的东方电缆(603606.SH),风电机组供应商明阳智能(601615.SH),半潜浮式基础潜在的相关供应商大金重工(002487.SZ)等。 事件:近日,海南万宁市政府与中国电建海南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投资建设全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项目。 平安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中国电建万宁1GW漂浮式海风项目实质推进,国内漂浮式海上风电迎跨越式发展。 国内漂浮式海上风电起步较晚,2021年三峡引领号漂浮式海上风电样机投运,成为国内首个漂浮式海风项目。目前,中国海装、中海油、龙源电力、明阳智能均有相关的漂浮式样机项目处于建设之中。万宁1GW漂浮式海风示范项目是国内首个大型漂浮式海风项目,也是全球已经实质性启动的最大的漂浮式海风项目。据相关报道,该项目于2022年9月完成可研评审,计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规模200MW,计划于2025年前投运;二期规模800MW,计划于2027年底前投运。本次万宁市政府与中国电建海南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有望促成该项目在今年年底前开工。整体看,国内漂浮式海上风电相比海外已经呈现弯道超车之势,有望引领全球漂浮式海风的发展。 投资成本明显下降,未来降本路径清晰。 参考万宁市披露数据,该项目总的投资计划约230亿元,对应的单瓦造价约23元,这一造价水平明显低于国内首台漂浮式样机的单位造价,也明显低于海外漂浮式项目的单位造价情况。据报道,该项目年发电量有望达到42亿度电,对应的利用小时达4200小时,高于当前广东等区域固定式海上风电项目常见的利用小时数。我们认为,漂浮式海上风电仍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具有较大的降本空间,主要降本路径包括风机单机容量的大型化、漂浮式海风的规模化发展、浮式基础等部件的优化设计。基于万宁项目的投资成本和利用小时情况,结合未来的降本潜力,国内漂浮式海上风电具有较清晰的实现平价的路径,进而有望获得大规模商业化发展。 资源禀赋决定漂浮式海上风电大有可为,海外市场积极推动。 一般认为,水深超过60米的海域适合采用漂浮式的海上风电开发模式,全球大部分海上风电资源适用于漂浮式,参考美国能源部的表述,美国大约三分之二的海上风能潜力存在于无法采用固定式开发模式的水域之上。目前,欧洲、日韩、美国等海外市场均在着力推动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发展:2022年9月,拜登政府宣布了一项到2035年安装15GW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装置的计划,该计划还旨在将美国漂浮式海上风电的成本降低70%以上,达到每兆瓦时45美元;英国计划到2030年建设1GW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2021年苏格兰皇家资产管理局发起ScotWind海底租赁,最终在74个申请人中选取了总容量为24.8GW的17个海上风电项目,其中漂浮式海上风电容量14.5GW;2021年,韩国宣布到2030年漂浮式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达海上风电市场。参考全球风能协会的预测,到2026年海外市场漂浮式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达到6GW,目前欧洲诸多的油气巨头和电力巨头均在积极进军韩国漂浮式 风险提示:1、漂浮式海上风电的降本速度可能不及预期。2、在迈向商业化的过程中,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发展依赖政策支持,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3、如果采用固定基础的海上风电技术进步超预期,可能延缓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商业化进程。
  • 《欧洲风能协会:2030年欧洲漂浮式海上风电装机可达7GW》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14
    • 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首席执行官 Giles Dickson 近日在一个漂浮式风机论坛上发布预测说,到2030年,欧洲漂浮式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7GW。欧洲是漂浮式风电装机的领先地区,目前起码有7个国家建立了漂浮式海上风电安装计划。 WindEurope首席执行官 Giles Dickson 表示,漂浮式海上风电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不再是边缘和小众技术”,并且商业规模的项目已准备就绪。 这是Dickson在法国马赛举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论坛( FOWT 2020)上所发表的言论。 在过去的几年中,漂浮式风电已经成熟,并实现了显著的成本降低趋势。要进一步降低成本,将取决于未来的装机数量。如果欧洲能够制定正确的政策,到2030年,更高容量的漂浮式风电机组可以将漂浮式海上风电的成本降低至40-60欧元/兆瓦时(合47-71美元/MWh)。 欧洲已成为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全球技术领导者,已安装有苏格兰30 MW Hywind项目和葡萄牙 24 MW WindFloat Atlantic项目。在未来十年中,至少有七个国家有具体的漂浮式风电安装计划,包括法国、英国挪威、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瑞典都有具体的项目发展计划。 进一步扩大漂浮式风电项目的计划规模,是开发漂浮式风电时降低成本潜力的关键。 欧洲希望到2050年海上风电能占其全部电力的25%。WindEurope分析了北海、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区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的潜力,统计出到2022年及之前最多可安装330MW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但是,到2030年则可发展到7GW。而要实现欧盟的扩张目标,到2050年欧洲应该有150GW的漂浮式风电项目正式运营。这意味着到2050年,所有海上风电项目中,有多达三分之一的项目是漂浮式风电项目。 目前,欧洲总共62MW容量的漂浮式风电装机,只占欧洲海上风电总装机量的极小部分。但是漂浮式风电技术增加了海上风电场发电的潜力。因为固定基础的海上风电只能安装在浅水和海床条件好的海岸线附近,但漂浮式基础则具有无限的全球扩展潜力。最近在亚洲的韩国也有大动作,全球油气巨头道达尔强势进入韩国市场,将建2.3GW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世界各国政府都对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也为欧洲风能产业提供了在全球扩张的巨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