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兼具氢能利用的一体化综合能源项目正式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02
  • 据中国能建消息,6月27日,由中国能建广东院勘察设计,广东火电承建的国内首个兼具氢能利用的一体化综合能源项目——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综合能源站项目正式投产。

    该项目位于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内由广东粤电大亚湾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内首个H级燃气掺氢发电机组项目本期建设2套665兆瓦(H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着力打造国内首个兼具氢能利用的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基地

    项目全面建成后,年发电量约50亿千瓦时,供热量1112万吉焦,将有力提升惠州市电力支撑能力,满足大亚湾石化区西部的热负荷需求同时消纳周边重大项目产生的可燃含氢尾气,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探索引领粤港澳大湾区综合能源供应新模式,对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据介绍,大型H级燃机掺氢技术应用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掺氢9HA.01型燃气轮机组,通过应用一系列技术优化,实现供热情况下全厂热效率超过70.51%,具备向周边企业供应各种等级蒸汽的能力,并消纳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氢尾气,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据估算,相比于以纯天然气为燃料的机组,两台9HA.01机组每年以掺氢10%的燃料满负荷运行,最多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8万吨,在节能减排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3494.html
相关报告
  • 《国内首个冬季供暖与井下降温一体化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开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06
    • 近日,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华宇承建的陕煤澄合矿业公司西卓煤矿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是国内首个矿井冬季供暖与井下降温一体化余热综合利用项目,标志着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在加大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煤矿作为煤炭行业的主体,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余热资源,如何挖掘这些派生资源的非生产性价值,充分利用煤矿环保技术协调好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推动新型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减少煤炭行业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尚需探索的重要课题。 此次一体化应用项目采用矿井热害治理、矿井回风余热利用、矿井水余热利用、空压机余热利用,以及空气能、太阳能热水制备等专利技术,充分回收矿井回风、矿井排水、空压机余热、矿井降温冷凝热等余热资源,通过冷热两用热泵机组,冬季生产50℃热水,夏季生产0-7℃冷水,可彻底解决西卓煤矿冬季建筑采暖与井筒防冻,夏季建筑空调与井下降温,以及全年职工洗浴热水供应等问题。同时,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智能化集控系统,可以实现按需供热、供冷和全系统无人值守,是煤炭行业矿井废热综合利用,实现高效智能、低碳环保的精品示范工程。预计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12万吨,每年可实现碳减排经济价值约600余万元,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 《国内最大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项目在宁夏开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4-21
    • 4月17日,宝丰能源太阳能电解水制氢储能及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在宁东基地开工建设。该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项目,涉及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氢气储运、加氢站、氢能交通示范应用、与现代煤化工耦合制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可填补我区氢能产业空白。 该项目总投资14亿元,年产氢气1.6亿标方、副产氧气0.8亿标方,预计年销售收入6亿元、年利润1.1亿元,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25.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4.5万吨,带动制氢储能、氢气储运、加氢站建设、氢能应用等全产业链发展。项目将新建2万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装置及配套公辅设施、2×100兆瓦复合型光伏电站、宁东能源中心示范站、1座1000公斤/日加氢站。另外,通过与城市氢能源示范公交线路协作等方式,多维度实现太阳能制氢、氢气储运、氢能利用全流程一体化“绿氢”应用。 项目中的电解水制氢装置,与宝丰能源现有高端煤基新材料产业链有效融合,首创将新能源直供煤化工生产系统,即将太阳能“绿氢”补入甲醇装置耦合生产甲醇和烯烃等高端材料,副产氧气替代部分空分制氧用于甲醇装置煤气化助燃,可有效降低制氢综合成本,实现可再生能源向高端化工新材料有效转化。通过耦合补氢生产甲醇,还将大幅减少煤气变换量,节约煤炭资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强化宝丰能源高端煤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优势,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