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港口现货煤价走势解析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11
  • 本期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权威标志煤种价格体系核心视点:本报告期(2022年1月4日至1月7日;下同),“CCTD秦皇岛动力煤价格”的周度均价“惯性”回落,但现货价格出现反弹。

    综合价格方面,本报告期“CCTD秦皇岛动力煤价格”所采集环渤海地区三种热值动力煤的周度均价整体保持“惯性”下降态势(见下表),其中,“CCTD 5500综合”和“CCTD 5000综合”的周度均价分别报收于741元/吨和669元/吨,分别比前一期下降了32元/吨和23元/吨。

    现货价格方面,本报告期,北方港口现货煤价在印尼限制煤炭出口和春节前采购需求释放等多种因素共振的作用下出现反弹(见图一)。

    具体看,影响本报告期北方港口动力煤市场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印尼禁止煤炭出口影响国内市场情绪。2021年12月31日,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发出通知,为避免其国内因为煤炭短缺引发电力危机,决定2022年1月1日至1月31日禁止所有煤炭出口。

    印尼煤是我国第一大煤炭进口资源,2021年1-11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印尼煤17822.0万吨(月均1620.2万吨),占同期全国煤炭进口总量的61%;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其一,98%以上的进口印尼煤被用于动力煤消费,2021年1-11月份进口自印尼的广义动力煤为17616.3万吨(月均1601.5万吨),占同期全国广义动力煤进口总量的比重高达71.9%;其二,尽管进口量占国内可供煤炭资源总量的比重较低,对全局煤炭市场的影响较小,但对沿海地区动力煤市场的影响比较突出。现有数据表明,2021年1-11月份北方四港动力煤下水量为61500.9万吨、月均5591万吨,同期进口自印尼的动力煤相当于北方港口动力煤下水量的28.6%,对沿海沿江地区动力煤供应而言可谓举足轻重。

    上述毫无征兆的突发事件,在元旦假期迅速传播和发酵,成为推动元旦假期结束后国内动力煤价格反弹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本报告期后期这一事件出现转机、影响趋淡,但是由于禁令尚未彻底解除,其造成的负面情绪及其影响继续存在。

    第二,安全生产检查对煤炭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元旦、春节、“北京冬奥会”和“2022年两会”即将陆续呈现,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检查也从2021年12月份开始渐入高潮,对全国煤炭生产及其产量的影响有所加大。

    第三,春节前的动力煤采购需求释放。按照历史惯例,每年春节前的一个月时间左右,是各类动力煤消费企业均要增加采购,以备春节长假之需,今年也不例外,并率先推动主要产地煤炭出矿价格上涨,导致动力煤发运到港成本与港口售价之间出现倒挂,从而对近期北方港口动力煤市场带来三方面影响,一是,打击贸易企业向北方港口发运煤炭的积极性(见图二),致使北方港口动力煤库存下降(1月7日的库存降至2077.9万吨,比2021年12月31日减少了120.3万吨);二是,对北方港口现货煤价带来支撑;三是,造成北方港口水泥、化工、造纸等行业需要的优质现货动力煤资源紧张,价格涨幅较大。

    第四,下游消费企业的整体接受程度不高。综合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近期抑制北方港口现货煤价走高的因素同时存在,一是,保供政策继续显效、产地煤价走高等因素,将促使全国原煤产量保持较高水平;二是,当前全国发电供热企业的动力煤库存保持较高水平,而电煤日耗低于预期,抑制了发电供热企业的动力煤采购积极性;三是,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2022年春节的临近,社会用电需求将进一步回落,电煤日耗也将迎来年度低谷,发电企业的动力煤采购意愿也将下降。

    在上述背景下,对于近期现货煤价上涨,下游消费企业的认可度偏低,促使近一周来北方四港锚地待装煤炭的船舶数量由2021年12月下旬的日均近190艘,降至本报告期的日均不足135艘;与此同时,本报告期国内海上煤炭运价涨势的昙花一现(见图三),也应该是下游消费企业的整体接受程度不高的直接体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现货煤价上涨势头。

    注:查看各煤种历史价格情况请登录中国煤炭市场网http://www.cctd.com.cn;本文所用数据,除注明外,全部来自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28447-1.html
相关报告
  • 《年终岁末,港口煤价走势如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2-09
    • 本期看点 自上周五以来,北方港口动力煤市场开始显现出疲软态势,煤价开始由稳转跌,并持续小幅下探。对此,部分港口贸易商不禁再次心慌了起来,多次向今日智库询问,年末港口煤炭价格是否会再度上演之前那般“下跌潮”? 今日智库观察到,截至目前北方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较同期已经下跌了70元/吨左右。今年以来,煤价中枢的持续下行,令不少贸易商纷纷黯然离场,年终岁末港口动力煤市场又显扑朔迷离,下一步煤价走势究竟如何? 今日智库认为,尽管连日来北方港口煤炭市场出现走弱迹象,但煤价并不存在持续下跌的条件,同样也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就当前港口市场而言,受上周全国煤炭交易会召开影响,市场各方都在观望是否出台新的价格政策,下游终端电厂放缓采购需求,贸易商报价多以稳价为主,市场僵持局面随之形成,加之近日来港口中低卡优质煤源询货热度的降低,导致港口煤价出现小幅回调。 二是从当前坑口市场来看,受港口需求持续不振影响,主产地发运倒挂现象依旧存在,今日智库了解到山西晋北地区多地站台已经停止了发运,加之受到安全大检查影响,多矿处于停产状态。而且陕西榆林地区各大矿多已完成年终任务,出现减产迹象。由此来看,产地市场对港口煤价仍存在有力支撑。 三是近期沿海电厂库存消耗节奏有所加快。上周受全国多地受寒冷空气影响,沿海电厂日耗持续向上攀升,库存持续向下消耗,截至目前沿海六大电厂库存达1790万吨,同比回落了近100万吨,日耗达76万吨,同比上涨了近10万吨,可用天数降至22天,同比回落了5天,随着后期气温的降低,预计电厂仍有一定的补库需求。 四是进口煤有望在明年1月份再度全面开启。今日智库获悉,虽然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沿海港口已对进口煤多有限制,但有少数电厂已经提前预定了明年1月份的进口煤采购量。毫无疑问,届时进口煤的再度涌入,必将对国内煤价形成一定压制。 综上分析,临近年底,北方港口动力煤价格既不会像部分贸易商担心的那样出现大幅下跌,也不会大幅上涨,而将呈现出小幅震荡趋势偏稳运行。
  • 《港口煤价率先上涨 产地煤价继续收窄》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05
    • 本周一,多个港口煤价指数止跌,周二指数出现上涨,意味着煤市有所趋稳;叠加工业企业复产复工的加快,终端需求强势回归,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压力有所缓解。经历了为期一个半月的煤市寒冬期之后,市场逐渐走出低谷。 此次港口煤价趋稳原因如下:首先,节后,尤其正月十五过后,电厂日耗恢复加快,已经接近正常水平的85%,沿海八省重点电厂存煤数量也掉头下降,标志着沿海煤市的拐点已经来到。其次,现货实际交易价格已经跌至月度长协价格以下,在今年经济稳步复苏的大背景下,市场并不悲观;加之占比较高的长协煤托底,手里有煤的贸易商出现挺价不卖。再次,市场煤价格已经跌至谷底,部分客户有抄底心里,询货增多。有的用户按指数上浮10元询货,但却拿不到煤。第四,进口煤成本倒挂,加之期货上涨,拉动需求增加。 尽管3-5月份,处于民用电淡季,但后续市场并不悲观。首先,今年上半年的工业用电表现不会太差,随着复工复产的加快,尤其沿海地区外贸企业和服务业的全面恢复生产,用电量将出现质的飞越。其次,虽然近几天电厂的中标价格仍然偏低,但随着日耗上行、电煤去库存,市场套保需求之外的询货也有增加,电企招标陆续释放,带动看涨情绪升温。再次,两会的召开,煤矿安全检查趋于严格,保供压力减轻,主产区煤炭产能释放将受到一定影响,电厂和港口库存的缓慢下降,库存压力将减轻。第四,后续市场要面临着四月份大秦线春季集中修,澳洲煤暂停,穆斯林斋月和开斋节、影响印尼煤炭产量等等,促使国内煤市交易和港口运输将更加活跃。 产地方面,煤价延续跌势,降雪对煤炭供应影响不大,但对需求却有一定影响,造成拉煤车减少。下游水泥、化工等非电终端有采购需求,但电力终端采购偏弱,多数煤矿正在消化现有库存,陕蒙部分煤矿价格企稳或有10元/吨左右涨幅,其它矿以继续下跌为主。尽管坑口市场需求一般,煤矿库存偏高。但随着港口煤价的上涨,坑口煤价会得到提振;本周,产地煤价跌幅也会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