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导致南极鱼类数量下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03-03
  • 美国威廉玛丽弗吉尼亚海洋科学研究所一项有关南大洋的研究表明,海水变暖、海冰减少和南极银鱼数量减少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些体型小且品种丰富的鱼类是企鹅、海豹和其他区域性海洋生物的重要猎物,其作用类似于温带水域的凤尾鱼或沙丁鱼。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22年2月3日的《生物学通讯》(Communications Biology)期刊上,主要作者Andrew Corso是该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他提到,这项研究首次报告了海冰和南极鱼类物种的长期丰度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关系。随着区域的持续变暖,该区域的一些鱼类有完全消失的风险,从而引发海洋生态系统的重大变化。

    研究基于25年来(1993-2017年)收集的7000多个幼体鱼类标本进行分析。南极银鱼能够在寒冷的海水中茁壮成长,总量占南大洋沿海地区鱼类生物量的90%以上,因此比较容易受到海洋变暖和海冰减少的影响。海冰在这些鱼的生活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它们在海冰中产卵,海冰也是新孵化的幼虫的栖息地。水温升高也可能影响这些成年鱼和幼虫的健康,当水温上升5°C可以彻底杀死一些鱼类,也会降低这些鱼类同化食物的速度。(刘思青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www.vims.edu/newsandevents/topstories/2022/ant_silverfish.php
相关报告
  • 《研究表明,冰山延迟了南半球未来的变暖》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09-02
    • 近期发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 究发现,南极冰山可以削弱和延缓南半球全球变暖的影响。 全球变暖有增无减,威胁着南极冰盖的稳定。最近的观察显 示,南极洲的松岛和斯韦茨冰川地区正在迅速变薄,这在一定程 度上可以归因于海洋变暖。这些发现引起了对南极西部冰盖加速损失以及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 潜在影响担忧。 随着未来南极冰盖的退缩,科学家们预计冰山流量排放将会加剧。冰山可以存在多年,被 大风和洋流带入南大洋,直到它们到达温暖的水域并最终融化,融化过程会使海水冷却。此外, 冰山的淡水排放通过降低海洋盐度来影响海流。这种“冰山效应”能否减缓或改变南半球未来的 气候变化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来自夏威夷大学(美国)、IBS 气候物理中心(韩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和马 萨诸塞大学(美国)的气候研究人员现在首次量化了南极冰山崩裂对未来南半球气候的影响。 该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全球变暖的计算机模拟,其中包括冰山对海洋的淡化和冷却效果。在他们 的模型中释放的冰山大小和数量模拟了南极冰盖在数百年的时间内逐渐消退的过程。通过打开 气候模型中的“冰山效应”,研究人员发现冰山可以显着减缓南半球人为引起的变暖,影响全球 的风和降雨模式。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极融化和冰山的影响需要包含在未来气候变化的计算机模型模 拟中。目前用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 6 次气候变化评估的气候模型并不能解 释这一过程。”Fabian Schloesser 博士说。 该研究报告的合著者 Tobias Friedrich 博士补充道:“要融化 21 世纪在南极冰盖消退情况下 释放出来的冰山,将需要目前全球年均能源消耗的 400 倍。全球海平面将上升约 80 厘米,影 响全球许多沿海地区和社区。” 最近的研究表明,南极融水排放对海洋的影响可能导致冰盖融化和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进一 步加速。本研究描绘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潜在动力学图景。包括冰山的冷却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前被认为加速南极融化的过程。 (侯颖琳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研究表明,即使是一场有限的印巴核战争也会导致全球饥荒》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0-03-19
    • 核冬天的概念——由核弹产生的空气烟尘导致的长达数年的地球冰冻——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这种推测主要是基于粗略的计算,涉及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全面战争。现在,一项新的跨国研究综合了全球气候、作物生产和贸易的最新模型,研究了两个长期拥有核武器的敌人——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规模较小但可能更大的交流可能产生的影响。这表明,即使是两国之间的一场有限的战争,也会导致全球范围内前所未有的粮食短缺,并可能导致持续10多年的饥荒。这项研究发表在本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杂志上。 全世界大约有1万4千枚核弹头,其中近95%属于美国和俄罗斯。印度和巴基斯坦各有大约150个。这项研究调查了如果他们每个人引爆50枚广岛大小的炸弹的潜在影响,这些炸弹的数量不到全球核武库估计数量的1%。 除了直接的死亡和破坏,作者说爆炸后的大火将向平流层发射500万吨的烟尘。在那里,它将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并持续存在,吸收阳光,并在至少5年内将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约1.8摄氏度(3.25华氏度)。科学家们预测,这进而会导致世界上四种主要的谷类作物——玉米、小麦、大豆和大米——的产量在这段时间里平均下降11%,而且这种逐渐减少的影响还会持续5到10年。 “即使是这种地区性的、有限的战争也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毁灭性的间接影响,”NASA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博士后科学家乔纳斯·贾格尔梅尔(Jonas Jagermeyr)说,他领导了这项研究。“这将超过有记载的历史上最大的饥荒。” 根据这项研究,美国、加拿大、欧洲、俄罗斯和中国等北方产粮区的农作物将受到最严重的打击。但矛盾的是,南方地区将遭受更多的饥饿。这是因为北方的许多发达国家产生了大量的盈余,这些盈余大部分被出口到全球南方那些几乎无法养活自己的国家。如果这些盈余枯竭,其影响将波及全球贸易体系。作者估计,届时将有大约70个国家的粮食供应下降20%以上,这些国家主要是贫穷国家,人口累计达13亿。 根据这项研究,对农作物的一些不利影响将来自降水和太阳辐射的变化,但绝大多数将来自温度下降。气温在30度以上的国家受影响最大,原因很简单,那里的气温更低,生长季节更短。即使是生长季温度的小幅下降,也可能导致作物难以成熟,并容易受到致命寒潮的影响。其结果是,作为世界主要谷物作物的玉米在美国可能会减产近20%,在俄罗斯可能会减产惊人的50%。第二和第三重要的谷类作物小麦和大豆的产量也将大幅下降。在南纬地区,水稻可能不会受到如此严重的影响,而较低的温度甚至可能增加南美和非洲部分地区的玉米产量。但根据这项研究,这对抵消其他地区更大的下降几乎没有作用。 由于许多发达国家生产过剩的产品用于出口,它们的过剩生产和储备可能至少在短缺出现之前的几年里帮助它们渡过难关。但这将以牺牲全球南部国家为代价。几乎可以肯定,发达国家会实施出口禁令,以保护本国人口。到第4或第5年,许多今天已经在营养不良中挣扎的国家将看到粮食供应出现灾难性的下降。其中受打击最严重的国家包括:索马里、尼日尔、卢旺达、洪都拉斯、叙利亚、也门和孟加拉国。 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气候学家艾伦·罗伯克(Alan Robock)表示,如果核武器继续存在,“它们可能会给世界带来悲剧性的后果”。罗伯克长期研究核战争的潜在影响。“尽管核武器的直接影响是可怕的,但由于饥荒,更多的人可能死于目标地区以外。” 此前,贾格梅尔曾研究过全球变暖对农业的潜在影响,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农业将受到严重影响。但是,他说,突然的核冷却会对食品系统造成更严重的打击。他说,回顾过去,这对粮食供应的影响将是以往有记录的由干旱、洪水或火山爆发造成的全球农业混乱的四倍。 这项研究可能是保守的。首先,印度和巴基斯坦很可能拥有比科学家在他们的假设中使用的核弹大得多的核弹。另一方面,这项研究将印度和巴基斯坦排除在作物分析之外,以避免将战争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混淆起来。除此之外,Jagermeyr说,人们可以合理地假设,在这两个国家的剩余地区,粮食产量将基本降至零。科学家们也没有考虑到放射性沉降物可能造成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到漂浮的煤烟会导致平流层在表面冷却的同时升温的可能性。这反过来又会导致同温层臭氧消散,就像现在禁止使用的制冷剂的效果一样,这会使更多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对人类和农业造成更大的损害。 最近,很多注意力都集中在朝鲜的核计划,以及伊朗或其他国家建立自己核武库的可能性上。但许多专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巴基斯坦和印度是最危险的玩家,因为它们在领土和其他问题上的冲突几乎从未间断过。印度在1974年试验了第一枚核武器,巴基斯坦在1998年也进行了试验。1947年、1965年、1971年和1999年,这两个国家已经进行了四次全面的常规战争,其间发生了许多小规模冲突。最近,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的紧张局势再次爆发。 “我们不是说核冲突即将来临。但重要的是要了解可能会发生什么。 这篇论文是由来自5个国家的19位科学家共同撰写的,其中包括来自戈达德的另外3位科学家,他们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迈克尔·彪马、艾莉森·赫斯林和辛西娅·罗森茨威格。贾格梅尔还与芝加哥大学和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