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2018科学技术要览》》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user12345
  • 发布时间:2019-03-27
  • 日前,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2018科学技术要览》(平成30年版)。该报告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日本和其他选定国家的科技现状:这部分从R&D经费、研发人才以及科研表现三个维度比较了日本和其他选定国家的表现;第二部分深入分析了日本科技概况:包括日本的企业、非营利机构和社会团体和大学的总体情况,并梳理了技术交易、专利、校企合作、国际学者交换、科技预算以及科技行政组织机构的信息;报告的第三部分主要围绕一些选定国家在特定科技指标下的表现展开:如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研发活动概览,以及科技预算、研发经费、研发人才、诺贝尔与菲尔兹奖人数、技术交易价值及专利申请量情况等。

    其中,在报告第一部分的科研表现章节,重点讨论了科技论文、专利、技术交易和高新技术产业四个方面。科技论文方面主要采用了科睿唯安InCites与ESI数据库。数据显示显示无论采用单年还是五年时间窗口,在1981年至2017年间,美国的全球论文占比及全球引用占比均呈现下降趋势,而中国在全球论文占比及全球引用占比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各国的相对引文影响力表现中,英国表现最佳,美国次之。其中美、英、德、加、法五国的相对影响力水平超过全球平均水平1;中、日、韩三国与全球均值基本持平;印度与俄罗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从日本的学科分布来看,在多学科、空间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物理学、地球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以及临床医学等ESI学科中,相对引文影响力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环境与生态学影响力水平与全球均值持平。

    从论文产出的领域分布来看,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在临床医学和生物学/生命科学领域的论文都超过了总量的40%,中国在该两大领域的论文占比为38%,俄罗斯在该两大领域的论文占比仅为17.2%。而俄罗斯、中国、印度和韩国等国的论文集中发表在物理学/材料科学、化学和工程学/计算机科学领域,其占比均超过了总量的50%。其中俄罗斯有超过1/3的论文来自物理学/材料科学。在地球/宇宙相关领域,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的论文占比超过了总量的10%。

    在学科论文数量全球相对占比指标下,日本在物理学和空间科学领域的论文在全球该学科的占比均超过了8%。(见图5)

    总体来看,日本在物理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和化学,其相对论文产出(日本该学科在日本总体论文中的份额/全球该学科在全球总体论文中的份额)超过全球平均水平1。从趋势来看,近年来,日本在临床医学领域的相对论文产出呈现上升趋势,在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科学相对论文产出近来变化不大,但在物理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计算机科学领域近年来有下降趋势。

    注:七大学科领域与ESI学科映射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

    生物学/生命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动物与植物科学

    物理学/材料科学:物理学、材料科学

    化学:化学

    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

    地球/宇宙科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环境/生态学

    其他科学:数学、农业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多学科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院《2019科学发展报告》《2019高技术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4-01
    • 近日,中国科学院重要系列年度报告《2019科学发展报告》《2019高技术发展报告》正式发布。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以“为建设科技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为题为报告作序。该系列报告旨在使国家决策层和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科技方面最新进展,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科学家和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编纂,重点分析综述每年世界和我国科学与高技术等方面发展的重大创新成果、主要发展趋势、重要科技政策与战略,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具有科学性、前沿性和权威性。   《2019科学发展报告》是该系列报告的第22部,主要内容有:展望二维材料、宽禁带半导体发光学的发展趋势;分析太阳系边际探测的重大科学问题、量子计算、纳米绿色印刷技术、精神疾病肠道微生物组、超快超强激光、定向进化和噬菌体展示技术、癌症免疫疗法等7个科学前沿方向的研究进展;介绍了2018年我国科学家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如利用LAMOST发现系外行星族群、首次“看见”离子水合物的原子结构并揭示离子输运的幻数效应、铁基高温超导中的“马约拉纳三部曲”、人工基因组重排驱动基因组快速进化、H+HD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克隆猴的诞生、中国被子植物进化的摇篮和博物馆、人造单染色体真核酵母细胞、距今4万~3万年前人类踏足高海拔青藏高原腹地、全球变暖背景下东太平洋厄尔尼诺变率增强等;综述了基础前沿、人口健康与医药、生物、农业、环境、地球、海洋、空间、信息、能源、材料制造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12个主要科技领域国际研究进展及战略规划布局;从国家基础研究管理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资助的角度介绍和分析我国科学发展概况;摘要介绍中国科学院学部关于加强科技界建制化参与立法、改善我国基础研究活动结构性问题、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等问题的院士咨询建议,为国家促进科学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019高技术发展报告》以“航空航天与海洋技术”为主题,共分八章。第一章“2018年高技术发展综述”,系统回顾2018年国内外高技术发展最新进展。第二章“航空技术新进展”,介绍航空材料、航空制造、航空动力、航空电子、航空机电系统和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第三章“航天技术新进展”,介绍月球与深空探测、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微波遥感、运载火箭、卫星平台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第四章“海洋技术新进展”,介绍深海探测、海水综合利用、深海油气开发利用、海洋环境污染检测、海洋声学、海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第五章“航空航天和海洋技术产业化新进展”,介绍商用飞机、通用航空器、对地观测、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微小卫星、空间生物实验、深海探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等方面技术的产业化进展情况。第六章 “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与创新能力评价”,关注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演化。第七章“高技术与社会”,探讨了航空材料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带动作用,空间科技研判中的协商与治理,生物技术的伦理预警与公众参与科学,强人工智能的争议、社会风险与审视路径,5G时代的流量正义和网络中立之争及治理,海洋科技发展的社会语境演变及其新趋势等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第八章“专家论坛”,邀请知名专家就世界科技和工业革命的趋势、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战略、“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知识互联网的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及其影响等重大问题发表见解和观点。   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国家高端科技智库,有责任也有义务向国家最高决策层和社会全面系统地报告世界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这将有助于把握世界科学技术的整体竞争发展态势和趋势,对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思考和布局,促进和提高国家发展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同时,也有助于传播先进科学文化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   《2019科学发展报告》《2019高技术发展报告》是中国科学院高端科技智库重要品牌报告产品,报告面向公众、面向决策,具有内容新颖,语言通俗等特点,有助于社会公众了解科学和高技术发展动态与趋势,可供各级领导干部和决策部门阅读参考。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发布修订版开放科学政策》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李涵霄
    • 发布时间:2022-10-14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JST)于2022年4月底发布修订后的JST开放科学政策,该政策表明了JST关于开放获取出版物以及管理其资助研究项目所产生的研究数据的基本立场,指出参与资助项目的研究人员必须按照该政策妥善处理研究结果。JST将与相关研究机构、利益相关者合作,共同实施该政策,进一步推动开放科学进程。   政策指出,开放获取原则上应适用于所有研究出版物,尤其是经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应在发表后的12个月内开放获取。JST建议研究人员将经过同行评议的稿件最终版本和其他相关提交版本存放在机构存储库中来实现开放获取,同时也支持研究人员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在研究数据的处理方面,JST表示研究人员必须制定研究数据管理计划,并根据计划公开发布可用数据,根据相应规则创建研究数据元数据。此外,JST还发布了政策实施指南,对研究成果开放获取的范围、方式、可能产生的文章处理费,以及研究数据的管理、保存、公开、使用规则、元数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政策文件见 https://www.jst.go.jp/EN/about/openscience/policy_openscience_en_r4.pdf.   实施指南见 https://www.jst.go.jp/EN/about/openscience/guideline_openscience_en_r4.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