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政:将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白 名单,支持参与重点项目政府采购!》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5-04-08
  •       2025年3月3日,深圳发布新政《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白名单,支持参与重点项目政府采购。对采购人(政府单位、国企、事业单位)而言,这既是优化供应商结构的机遇,也对采购合规性提出更高要求。今天小编拆解政策要点、操作指南及风险规避策略。

          一、为何要求采购人“优先选择白名单企业”?

          1. 政策目标:用订单驱动技术突围深圳市政府通过白名单制度,将政府采购从“成本优先”转向“创新优先”,重点解决两大问题:技术卡脖子:半导体检测设备、生物试剂等关键领域长期依赖进口,需扶持本土技术突破;产业升级通过采购订单引导企业研发方向(如智能检测装备、低碳技术),加速“20+8”产业集群建设。采购人价值:降低采购风险(白名单企业已通过政府资质审核);提升项目技术竞争力(如某区政务云项目采用本土AI企业方案,成本降低30%)。

          2. 法规依据:采购人必须关注的三大文件《深圳经济特区政府采购条例》:明确“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且《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号,简称46号文)规定200万元以上项目需预留30%份额给中小企业 。财政部第87号令:禁止设置不合理资质门槛(如注册资本限制)。《行动计划》核心条款:对白名单企业首台套设备采购给予最高50%价格加成,并开放全行业应用场景验证 。

          二、采购人如何合规高效落地政策?

          1. 需求编制阶段:精准匹配白名单企业能力场景化拆解需求:将采购需求从“买设备”升级为“买解决方案”。( 示例:某医院采购检测设备时,要求“支持AI病理分析+国产化率≥60%”,直接匹配白名单中某生物医药企业的智能检测系统。)避免倾向性条款:不得指定企业专利或特定技术参数(如“需使用某品牌量子传感器”),应描述功能指标(如“检测精度≤0.1μm”)。

          2. 招标评审阶段:合理设置加分项合规加分项:白名单资质(加3-5分);首台套设备认证(加5分);研发投入占比≥10%(加2分)。违规红线:不得要求“本地纳税/社保”(违反公平竞争);不得设置与项目无关的资质(如医疗设备采购要求“建筑资质”)。

          3. 合同履约阶段:强化技术验收与风险共担分阶段付款:首付款≤30%,验收合格后支付尾款,并预留5%质保金(应对中小企业履约风险);技术验收标准: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制定量化指标(如半导体检测设备误差率≤0.5%),避免“纸上验收”。

          三、采购人如何借势白名单提质增效?

          1. 筛选流程简化:政府背书替代资质审核白名单企业由深圳市工信局联合第三方机构动态评估,需满足“硬科技+高增长”双门槛:技术门槛:瞪羚企业需拥有2项以上发明专利或主导行业标准,独角兽企业需通过技术颠覆性验证(如量子计算、生物医药原研技术);增长门槛:瞪羚企业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5%,独角兽企业估值超10亿美元。 采购人价值:跳过传统招标中对注册资本、过往业绩的繁琐审核,直接锁定技术实力与履约能力双优的供应商。

          2. 技术升级加速:需求与供给精准匹配场景化采购机制:政府发布“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如半导体检测、智慧医疗),白名单企业需通过场景验证后方可入围。例如,某AI检测企业需在深圳地铁安检场景试用设备,验证通过后自动获得投标资格。首台套价格加成:对白名单企业自主研发的首台套设备,允许在评标时给予最高50%价格加成(如100万元设备可对标150万元进口设备),推动国产替代与技术迭代。

          四、采购人必知:三大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问题1:白名单企业技术能力不足怎么办?对策:要求企业提供“同类项目验收报告”或第三方检测数据;设置履约保证金(合同金额5%-10%)。

          问题2:如何平衡“扶持中小企业”与“项目质量”?对策:大型项目可拆分标的(如1000万元项目拆为300万+700万),白名单企业参与中小包;允许联合体投标(白名单企业+龙头供应商互补)。

          问题3:政策执行与审计风险如何规避?对策:保留决策痕迹(如专家评审意见、合规审查记录);定期公开白名单企业中标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五、未来趋势:政策优化方向预判

          扩大场景覆盖:2025年底或新增量子技术、绿色能源等采购场景;跨区域互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白名单互认,共享优质供应商库;数字化工具:深圳政府采购网将上线“白名单企业智能推荐系统”,输入需求自动匹配供应商。

  • 原文来源:http://www.cima.org.cn/nnews.asp?vid=44539
相关报告
  • 《山东省3年内培育300家瞪羚企业》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6-04
    • 瞪羚企业是指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近日从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公布2018年山东瞪羚示范(培育)企业名单,并解读我省瞪羚企业培育内容。 此次公布的山东众阳软件有限公司等100家瞪羚企业符合山东十强产业政策,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22家、高端装备及先进制造业26家、新能源新材料34家、医养健康13家。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3.58%,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3.58%,高于山东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1.24个百分点。每个企业平均取得专利23.6项,其中发明专利8.6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14.9项,平均软件著作权授权数7.3项。 省中小企业局局长王兆春介绍说,企业不仅凭借长板优势实现井喷式、裂变式增长,还具有研发原创性技术优势或采用全新的商业模式,并把握细分产业领域,从价值链高端切入,最终发展成为掌握战略制高点的小巨人或者隐形冠军,很多企业具有独角兽企业潜质。 为进一步支持瞪羚企业发展,我省推出十项措施,3年内培育瞪羚企业300家。其中,将建立瞪羚企业监测体系和监测制度、成立瞪羚企业创新合作联盟,对新培育瞪羚企业一次性给予奖励50万元;中小企业局还将加强与财政、科技、税务、银行等部门配合,在瞪羚企业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信用增信、基金引导、上市培育、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对于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一直高度关注,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分层次梯级培育体系。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姜龙说,除瞪羚企业外,为引导制造业企业专注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2016年省财政在全国率先出台激励政策,对入围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的示范企业和培育企业进行奖励,鼓励制造业企业全面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加快生产技术或工艺研发,在更多细分产品领域形成全球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单项冠军地位。2017年起,省财政把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培育企业奖励标准分别提高到200万元、100万元。在政策激励下,我省共有38家企业入围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总数的近1/5。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等单位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17年山东没有“独角兽”企业。未来,山东将积极推进“瞪羚”到“独角兽”资源链接,从瞪羚企业中挖掘和发现爆发式成长的独角兽企业和潜在的独角兽群体,提供针对性辅导和精准服务。对于认定的全国“独角兽”企业,省财政一次性奖励300万元,并通过政策、金融等多方面的创新生态推动,打造良好的“独角兽”企业发展平台和环境,完善“独角兽”企业成长链条。
  • 《深圳将对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企业机构给予奖励资助》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4-12
    • 4月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主要包括“1个总体要求+6大关键环节+7条保障措施”,通过30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实招”,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竞争活力、创新活力。 《意见》提出,到2025年,深圳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60万家,各类企业总量超过320万家,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占比达到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超过1.5万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60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80家以上,境内外上市公司突破600家,世界500强企业增至10—1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万家,独角兽企业新增20家左右。 在积极推进个体工商户转型企业方面,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将积极引导和推进个体工商户申请登记为企业,同时提供高效便捷的准入服务,促进转型企业平稳过渡。同时加大对转型企业特别支持,对个体工商户直接转型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或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的,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 在推进中小企业升级为规上企业方面,深圳市中小企业局等多个部门将充分挖掘规上企业新增量,支持新增规上企业稳定在库。同时鼓励规上企业发展壮大。实施扩产增效扶持计划,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重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年度生产或销售规模增速达到规定标准的,给予一定奖励。实施“规转股”行动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直接注册为股份有限公司,鼓励成长性好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对规上企业以上市为目的进行规范化公司制改制的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在推进规上企业升级为专精特新企业方面,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强化专精特新梯队。对入选市级、省级、国家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最高奖励10万元、20万元、50万元。支持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上市辅导、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普惠服务,对服务质量高、效果好的机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此外,围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向中小企业开放的公共中试平台及成果转化平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建设中试生产线并向社会开放,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 在推进企业上市方面,将积极吸引优质企业来深上市和投资。对首次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进入创新层再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对拟在境内上市并完成上市辅导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直接在境外上市的企业给予最高80万元奖励,对重组外地上市企业并将其注册地迁入本市的企业以及迁入本市的外地优质上市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在培育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将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入库培育企业,每年给予最高300万元的研发资助。 在培育独角兽企业方面,将制定独角兽企业遴选发现指标体系,联合第三方高端智库、风险投资机构等组成独角兽企业评价委员会,聚焦生物医药与健康、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精确锁定具有“硬核”科技、爆发式成长潜力的企业,建立独角兽企业培育库。 在创新金融政策支持方面,将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鼓励企业以IPO、再融资、债券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推动深圳成为红筹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支持深交所加快建设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完善产业并购体系,吸引并购投资基金集聚,推动重投集团等专业平台围绕重点产业发起并购,支持金融机构发展并购贷款业务。吸引创投风投机构集聚,新设立或新迁入机构按其对我市非上市企业累计投资额给予最高2000万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