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分布式发展正当时》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8-04-11
  •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低碳能源, 近年来越来越多地成为能源供应清洁化的现实选择。根据我国的《天然气发展 "十三五" 规划》、2020年、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计划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发电总装机比例超过5%。中国的天然气发电市场正在酝酿新一轮的爆发, 同时也对天然气发电装备制造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天然气发电即将迎来春天。 市场向好提出全新要求。 目前, 中国的天然气发电市场呈现怎样的发展状态?今年以来, 全国范围内获得各级政府核准的天然气项目已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根据 "十三五" 规划, 中国天然气发电在整体发电中的比重将从目前的4%左右上升到6%, 甚至10%左右。所以, 可以推断, 未来中国的天然气发电市场将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

相关报告
  • 《全球天然气产业发展态势》

    • 编译者:付爽 靳军宝 吴新年 白光祖
    • 发布时间:2024-06-17
    • 近年来全球低碳转型加速,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乌克兰危机导致国际形势剧变,全球能源格局加快调整,天然气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本报告从产业发展态势、关键技术进展、重点企业动态、面向未来的发展规划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分析和探讨。 本报告第一章围绕天燃气的勘探开发、燃气储运、城市燃气、天然气综合利用四大产业板块展开,分析了近年来各产业板块的发展态势。从天然气上游的勘探储量出发,对全球和国内的天然气的生产量、消费量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在天然气储运方面,从天然气管道(包括跨境管道、国内管道、城燃管道)、液化天然气(液化能力与LNG接收站)、地下储气库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在城市燃气方面,围绕我国城市燃气的发展与改革转型进行了梳理,并选取了中国燃气、华润燃气、昆仑能源、新奥能源、港华智慧能源国内五个代表性的城燃企业进行分析调研;在天然气综合利用方面,从传统的电力、工业和民用领域到新兴的利用领域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天然气与氢能融合发展的新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报告第二章对氢能储运技术(包括氢能储运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天然气掺氢技术)、管网智能巡检技术、燃气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态势进行调研和相关专利技术进展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氢能储运技术主要研发国家包括中国(5770件,占全球专利总数的42%,下同)、日本(4443件,占32%)、美国(1092件,占8%)、韩国(862件,占6%)、德国(636件,占5%)、法国(273件,占2%)等国家和地区,主要研发机构包括日本丰田、三洋电机、松下电器、日本本田、法国液化空气等,主要研发方向包括(生产)储氢技术与设备、固态储氢、气态/液态储氢技术与设备、电解制氢技术与设备、电化学储氢技术与设备、聚合物材料改性与应用、储氢材料、氢分离净化技术与设备、管道输氢、环保储氢技术与设备、氢气监测技术等。管网智能巡检技术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五的国家/地区分别为中国、意大利、印度、韩国和保加利亚,其中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占全球专利数量的比例达到了80.91%,主要专利权人包括埃尼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学、西安万飞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技术主要聚焦于基于无人机的石油管线巡检方法、海底石油管线智能巡检、智能巡检管理系统、高光谱遥感定位技术、激光位移传感器、远程检测系统等方面。此外,对燃气分布式能源、氢燃料电池技术、天然气掺氢等燃气新能源相关技术进展进行了分析。 本报告第三章针对关注的企业,主要从企业基本情况、经营收入情况、主要产品体系、主要业务进展等方面重点分析了中国燃气、深圳燃气、国家管网、贵州燃气、重庆燃气、九丰能源等六家国内企业。 本报告最后在上述调研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之上,针对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相关建议。
  • 《南充首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投产》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7-11-14
    • 2015年1月, 计划总投资3.5亿元的全省首个区域型分布式能源项目落户南充市。经过两年多时间建设、调试, 日前, 该项目一期工程完成燃气轮机、单压余热锅炉、燃气锅炉及公辅设施建设, 日供蒸汽能力达600吨, 目前已与嘉陵工业集中区内多户企业签订蒸汽供应合同。 分布式能源实现冷热电三联供3月7日上午、记者在嘉陵工业集中区南充格润40兆瓦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现场看到、一座座蓝白色厂房拔地而起、一件件大型设备有序运转、工人正攀爬在铁梯上、检查设备运转情况。"项目已完成投资近1.3亿元, 一期工程燃气轮机、单压余热锅炉、燃气锅炉及公辅设施建设完成, 日供蒸汽能力达600吨。"在项目现场, 南充格润天然气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福泉向记者介绍。目前, 该项目主要对外供应蒸汽, 已与园区内的四川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等近10家企业签订了供能合同, 预计一期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产值9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