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基因组测序在结核病传播研究中的作用和价值》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19-07-11
  • 结核病(TB)仍然是全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从理论上讲,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MTBC)菌株分类的全基因组测序(WGS)的最终解决方案使得该技术在流行病学研究调查中非常有吸引力。

    研究人员在Pubmed数据库中选取了69份同行评审的出版物,以总结其中有关WGS在结核病传播检测中的作用和位置的证据。

    来自超过30份出版物的证据表明,菌株之间<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临界值有效地排除了不是最近传播的结果的病例,并可用于鉴定人与人之间结核病直接传播涉及的药物敏感菌株。 在8项研究中,WGS识别流行病学相关分离株的敏感性高达100%,特异性(17-95%)高度依赖于环境。耐药性和特定的系统发育谱系可能与影响遗传距离的加速突变率有关。WGS可能用于区分真正的复发和再感染,但在发病率高、多样性低的环境中,这需要考虑流行病学联系和少数等位基因。从四项研究中获得的关于宿主多样性的数据表明,需要根据少数等位基因的比例制定接受或拒绝WGS相关结果的标准。

    综上所述,WGS将有可能会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公共卫生行动,以防止对虚假集群进行不必要的调查。尚未就原始数据质量控制处理标准、分析管道和报告语言的标准化达成共识。

相关报告
  • 《全基因组测序在提示耐多药结核病需要接受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5-04-21
    • 由于药物选择具有局限性且现有的诊断方法也比较有限,因此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基于此,来自伦敦大学圣乔治医学院及圣乔治医疗保健国民健康服务(NHS)信托的研究人员以2008至2014年到伦敦一家教学医院就诊的6名疑似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为分析样本,探讨了全基因组测序在临床结核病诊治中的应用情况,其相关成果于2015年2月11日发表在临床微生物杂志上。 研究人员从6名患者体内提取16个菌株,并对其进行测序:5名患者是在临床相关期间时限内接受的分析,另外1名是在回顾期间接受的测序;利用全基因组测序能够鉴定出与抗生素耐药性(可能与表型耐药有关)相关的结核杆菌基因的突变状况,进而可用于辅助与抗生素治疗相关的临床决策;研究涉及的所有菌株均属于东亚(北京)系谱,且这些菌株的同源性与病历中的预期结果相一致,从而可证实这些患者均是通过同一次接触传播事件而感染。 研究人员表示,在获得药敏试验数据数周之前便可得到全基因组数据,且这些数据可通过评价以下3方面信息来辅助临床决策的制定: 1. 临床菌株是否存在一个通过药敏试验未发现或试验结果存在矛盾之处的特定耐药性突变; 2. 是否可通过耐药性标志物的有无来判定临床菌株与广泛耐药结核病之间的关联关系; 3. 是否可将一个临床菌株与一个已知的耐药菌株进行匹配(比如通过一次传播事件)。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基因型预测结果与表型药敏试验结果之间的差异之处进行了讨论,并在文中报道了针对此次提取的结核杆菌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 《对结核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用于监测结核病的近期传播并追踪结核疫情的暴发:一项系统综述》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6-03-17
    • 溯源调查并辅以基因分型分析被认为是了解结核病人与人间传播状况的一项重要手段。然而目前仍不清楚结核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对结核病传播的指导作用及对不同人群、高危人群和跨结核菌株谱系的适用情况。基于此,来自伦敦帝国学院的3位研究人员以常规的流行病学为金标准,对全基因组测序用于监测结核病近期传播状况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了系统综述,并探讨了全基因组测序能够鉴定出之前未被发现的传播事件,其相关成果于2016年3月10日发表在Tuberculosis上。 该项研究基于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组首选报告项目(PRISMA)标准进行,采用复合检索策略搜集3个在线数据库中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间收录的所有相关文献,并根据特定标准对数据进行提取。 研究一共纳入12篇文献,发现全基因组测序相较于常规的基因分型具有更高的分辨能力,且能监测到流行病学调查未发现的传播事件;临界值<6的结核杆菌菌株间SNPs可以预测近期结核病的传播;纳入的研究均未对全基因组测序和常规基因分型进行头对头式比较。此外,研究还提出了全基因组测序研究的最低报告标准并考虑了质量控制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