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实践:AI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现状调研分析》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 杨小芳
  • 发布时间:2025-03-02
  •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准确把握人工智能(AI)技术在当下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现状,揭示图书馆从业者对AI技术的认知情况以及AI技术在图书馆的实践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AI技术在图书馆发展中面临的制约因素,从领导建筑层、馆员实践层和校内外合作补充层三个层面提出推进AI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的可行建议,以促进AI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

    研究创新

    • 综合性调研: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网络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覆盖了高校图书馆及技术厂商的视角,弥补了以往研究中数据来源单一、调查面窄的不足。
    • 多维度分析:从图书馆领导者、馆员和校内外合作三个层面提出实践建议,为AI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提供了多维度的解决方案。
    • 实证研究: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直接获取了图书馆员和技术厂商的反馈,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

    研究方法

    •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AI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研究现状和不足。
    • 网络调研:通过网络渠道收集高校图书馆和技术厂商的AI技术应用案例和数据。
    • 问卷调查:设计并发放问卷,收集全国范围内高校图书馆员和技术厂商对AI技术的认知、应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问卷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对AI技术的观点认知、AI技术应用及推广情况等内容。

    研究结果

    • AI技术的应用现状:AI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已取得一定进展,尤其在智能馆员助手、智能读者服务、智能知识组织和智能馆舍空间等方面表现出显著潜力。
    • 主要问题:资金短缺、技术局限和馆员能力不足是制约AI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
    • 馆员认知与能力:大多数图书馆员对AI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前景持积极态度,但AI素养普遍有待提升,尤其在AI工具操作、智能问答和数据管理等方面的技能需求较大。
    • 校内外合作:高校图书馆与信息技术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合作是推动AI技术应用的重要途径。
    • 实践建议:从加强校内外合作、激活馆员能动性、提升馆领导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AI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实践建议。

    结论

    本文通过系统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揭示了AI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多维度的实践建议,为推动AI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原文来源:https://www.calsp.cn/2025/01/21/bulletin-202501-01/
相关报告
  • 《“大思政课”视野下高校图书馆实践育人“大课堂”建设的现状、案例与路径》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25-07-22
    • [目的/意义] 剖析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实践育人现状及案例,为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实践育人发展提供路径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研及文献调研,从认知性实践、交往性实践、工具性实践3个方面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实践育人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武汉大学图书馆实践育人“大课堂”建设的探索展开案例研究,总结高校图书馆实践育人“大课堂”建设经验。[结果/结论] 提出包括思想引领、体系构建、方法创新、队伍建设、评价机制等5个方面的建设路径,助力高校图书馆实践育人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 《北美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支持现状及启示》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mawutong
    • 发布时间:2017-07-26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北美高校图书馆开展了数字学术支持。《SPEC Kit 350:支持数字学术》是研究图书馆协会在对其成员馆数字学术支持调查的基础上发布的报告,分析此报告,能够深入了解北美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数字学术支持现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学术支持实践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阐述ARL成员馆从支持数字人文到支持数字学术的转变,对报告的特点及核心内容进行分析。报告内容全面,方便用户学习使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报告内容涉及ARL成员馆数字学术支持活动的类型、合作伙伴、数字学术支持的人员构成及职位、数字学术支持部门、人员存在的技能差距、服务领域、资金来源、服务能力评估等方面。未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开展数字学术支持工作:开展现有服务评估与学术人员调查、灵活安排数字学术支持人员、建立数字学术支持部门、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数字学术支持技能、率先开展人文学科的数字学术支持、重视数字学术支持资金筹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