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等7个国家的科学家呼吁在全球暂停制造基因编辑婴儿》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9-03-18
  • 2019年3月13日,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美国布罗德研究所、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联盟 (Genetic Alliance)、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病原体科学研究所、柏林洪堡大学、明斯特大学、慕尼黑大学、法国巴黎笛卡尔大学、意大利圣拉斐尔生命健康大学和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Adopt a moratorium on heritable genome editing”的评论类型文章,呼吁在全球范围内暂时禁止制造经过基因编辑的婴儿。

    这是对去年11月宣布基因编辑双胞胎在中国出生的最新反应。这种基因编辑行为导致的基因变化因可能传递给后代而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与此不同的是,在不参与繁殖的身体部位进行基因编辑所导致的基因变化不会传递给后代。

    一些科学家呼吁在提出最新的建议之前暂停制造基因编辑婴儿,当然这种建议是没有法律效力的。这一呼吁是由来自7个国家的18名研究人员提出的。

    这些研究人员希望暂时禁止旨在利用携带着DNA变化的精子、卵子或胚胎制造婴儿的研究。他们说,大约有30个国家已禁止通过这种“生殖系”基因编辑来制造婴儿。这在美国基本上是被禁止的。

    他们写道,这“将延缓最具冒险精神的人类物种改造计划,但是替代方案的风险...要大得多。” 他们说,这种暂时禁止让人们有时间讨论必须考虑的技术、科学、社会和伦理问题。

    其中的一项建议是个别国家应该承诺在特定时期(可能是五年)阻止此类研究。在这段时间之后,每个国家都可以自行决定允许开展哪些基因编辑,但前提是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提供公告、加入有关利弊的国际讨论和确定它的公民是否支持继续进行这种基因编辑。这项建议并不涵盖不涉及试图建立怀孕的基因编辑实验。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0726-5
相关报告
  • 《俄罗斯一科学家拟制造更多基因编辑婴儿》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9-06-17
    • 据Nature网站6月10日报道,俄罗斯的一位分子生物学家Denis Rebrikov计划制造更多的基因编辑婴儿。 Denis Rebrikov表示如果能够获取批准,他可能会在年底之前将基因编辑胚胎植入女性体内。这项实验靶向的基因与贺建奎实验相同,即被称为CCR5的基因。国际社会对贺建奎的谴责尚未散去,Rebrikov对此声称他的技术将提供更多的益处,并在道德上更合理、更为公众所接受。 Rebrikov是莫斯科Kulakov国家妇产科和围产科医学研究中心基因组编辑实验室负责人,据称,他已与莫斯科的一个艾滋病毒中心达成协议,招募想要参加实验的感染艾滋病毒的妇女。 基因编辑的伦理与法规 许多国家都禁止植入基因编辑胚胎。俄罗斯有一项法律禁止在大多数情况下进行基因改造,但其在胚胎基因编辑方面的效力及应用范围均不甚明晰。 Rebrikov希望卫生部在未来9个月内阐明关于胚胎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规范,同时表示他将寻求包括卫生部在内的三个政府机构的批准来进行这项实验。 帮助政府设计基因编辑研究资助计划的分子遗传学家Konstantin Severinov表示这种批准可能很难获取,在俄罗斯拥有较大势力的东正教会也反对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胚胎引起全球剧烈反对的原因之一是,如果允许这些胚胎继续成长,这种被编辑的基因可以传递给后代,从而改变种系。相关研究人员一致认为,尽管这项技术有朝一日可能有助于消除镰状细胞性贫血和囊性纤维化等遗传性疾病,但在用于改变人类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测试。 自去年贺建奎宣布其研究结果之后,许多科学家都呼吁暂停种系编辑;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等多个著名组织也探讨了如何制止人类基因组编辑不合伦理的危险用途。 基因编辑疗法之争 此前,贺建奎因使用HIV阳性父亲的精子进行实验广受批评。尽管他称此举意在保护人类免受HIV的威胁,科学家和伦理学家认为还有其他更为合理的方法来降低感染的风险,例如药物方法。 Rebrikov对此表示同意,于是计划将胚胎植入一些HIV阳性母亲体内,标准的抗HIV药物对这些母亲没有作用。Rebrikov表示在这种临床情况下需要运用基因编辑疗法,如果基因编辑成功使CCR5基因失去功能,那么母体传播艾滋病毒的风险将大大降低。 大多数科学家则表示没有理由在胚胎中编辑CCR5基因,因为此举风险远超其益处。即使治疗按计划进行,并且细胞中CCR5基因的两个拷贝都失去功能,这些婴儿仍有感染HIV的可能,且关于胚胎基因编辑的安全性仍有许多未知数。 胚胎基因编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CRISPR-Cas9会在靶基因之外的地方导致意外的“脱靶”突变,但Rebrikov声称他的实验是安全的,他正在开发一种可确保避免“脱靶”突变的技术,计划在一个月内在线发布初步研究结果。 Nature期刊联系的其他科学家对他的保证表示怀疑,并提出且更重要的是,未发生突变的CCR5有许多功能尚未被很好地理解,它们似乎也提供了一些益处,例如防止西尼罗河病毒或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并发症。 Rebrikov明白,如果他在俄罗斯最新法规到位之前继续他的实验,他可能会被认为是第二个贺建奎。但他表示如果他确定实验的安全性,他就会这样做。 Rebrikov说:“我觉得我足够疯狂,可以做到这一点。”
  • 《科学家呼吁支持基因编辑育种技术保证粮食安全》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9-04-11
    •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基因编辑等新植物育种技术能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是全球消除饥饿和贫困战役的强大补充力量,国际社会应为负责任地利用这些新技术建立监管框架和支持机制。 就职于比利时、巴基斯坦、德国、沙特和菲律宾高校或科研机构的7名科学家联合发表文章称,基因编辑技术的最新发展已使通过改变植物内源基因对作物进行改良成为现实。例如基因诱变育种技术就是在不插入外来DNA(脱氧核糖核酸)的情况下修改作物的基因组。 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在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要谷物及其他涉及粮食安全的作物中的应用迅速增加。这种技术还可用于改良孤生作物(通常因在全球市场缺乏经济价值而被忽略的作物),如一些地区独有的水果、蔬菜和一些主食作物。 文章说,由于基因编辑技术不涉及跨物种的基因转移,所以相比转基因技术遭受到的阻力会小一些。未来5年内,多个涉及粮食安全的作物可以迅速受益于该技术,以解决这些作物长期以来面临的主要病虫害问题,减少对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需求,以及使植物更能适应极端气候的压力。 然而在欧洲,对基因编辑育种技术的监管仍存在争议。2018年,欧洲法院裁定包括CRISPR基因编辑在内的基因诱变技术应被视为转基因技术,这意味着这种技术在欧洲将接受与转基因技术一样的监管。对此许多育种专家表示感到“震惊”和“悲哀”,认为这一裁定将阻碍在欧盟植物生物技术领域的科研投入。 文章作者之一,来自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农业经济学家马丁·凯姆就表示,基因编辑作物并不含外来基因,因此这些作物与传统育种技术培育的作物一样安全,不应该被视为转基因作物进行监管。 文章指出,要实现全球粮食安全,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那就是创新至关重要,而一个能支持创新的环境同样至关重要。国际社会应该抓住机遇,为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制定出建设性的监管和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