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引起了全球关注。中国国家图书馆(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和中国图书馆界采取果断行动和有效措施,为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做出了贡献。为防止人群聚集带来传染的风险,中国国家图书馆自2020年1月24日起对公众关闭,并暂停现场读者服务、展览、表演、讲座等。中国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
在闭馆期间,中国国家图书馆除了提供在线服务之外,还为政府、公众和图书馆界提供各种服务。中国国家图书馆还与中国图书馆学会(the Library Society of China)合作,向受灾地区提供支持和捐赠。
1.在线服务
中国国家图书馆积极推广在线服务,以提高国家数字图书馆(the National Digital Library,简称NDL),以及NDL移动应用程序、移动门户、微信服务账号和微博官方账号等平台的服务能力,通过在线服务的方式,满足公众的文化和信息需求。
•NDL移动应用程序在20天内的下载次数超过6万次,同比增长404%,新增访问量超过20万次,同比增长164%。
•建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信息专题网站,为这一特殊时期有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参考资源导航。
•推广移动阅读,内容涵盖科研数据库、NLC公共课程、在线展览、儿童数字资源等。
•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上的官方账号,与各地图书馆合作开展一系列防疫宣传活动。
•提升信息设施的运营和支持能力,为员工远程办公和读者在线访问数字资源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2.防疫决策信息服务
在提供在线公共服务的同时,中国国家图书馆一直在积极为抗击疫情提供决策信息支持。中国国家图书馆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专题报告》,并就建立公共安全体系,公共卫生机构的应急能力;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和国际疫情应对合作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以更好地为有关政府部门和公共应急管理机构提供信息参考服务。
3. 为预防和控制疫区疫情捐赠物资
为响应中国图书馆界呼吁向疫区捐赠物资的紧急号召,中国国家图书馆在新冠病毒爆发后立即向武汉市提供支持和捐赠,捐赠了一批防护用品。同时,加大对物资的采购力度,并向武汉所有图书馆员发出慰问函。
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在图书馆界开展了主题为“驰援武汉 共克时艰”的防疫物资捐赠活动。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和协会立即做出回应。截至2月24日,已有100多家图书馆参加了这项活动,为武汉和湖北省其他地区的图书馆筹集并捐赠了大量物资。其中包括3.6万多个口罩、26万副手套、2.7万件雨衣、近1.5万双鞋套、1,500多套防护服、6,000多副护目镜、4,500多瓶(桶)消毒剂、30吨时令蔬菜等。
4.向会员和全国图书馆专业人员提供免费在线培训课程
中国国家图书馆与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为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同仁提供在线培训,精选了100多门由知名图书馆和情报领域专家讲授的专业课程。中国国家图书馆会员和全国图书馆专业人员可通过中国图书馆学会官方网站和APP上的“学习中心”栏目访问这些培训课程,以帮助他们在疫情期间继续不断学习,并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