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slides:贝叶斯统计可有效提升海底滑坡预测精度》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 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5-07-01
  • 海底滑坡严重威胁海洋基础设施安全,当前,模拟海底滑坡发生事基于评估特定场地滑坡可能性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项目开发前,提供识别和量化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区域特征要素。此外,受限于海上勘测活动的高成本,用于估算海底滑坡建模所需参数的调查数据通常有限,对海底滑坡的研究存在数据匮乏、建模复杂等问题。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学者采用贝叶斯统计推断方法,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和遥感等数据,系统地校准海底滑坡模型参数,旨在最大化利用有限的现场调查数据对海底滑坡模型进行概率校准。研究认为,通过贝叶斯模型校准,能显著提高海底滑坡发生概率预测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增加样本数量可降低参数的不确定性,且模型参数的设定值对滑坡深度和单位重量影响最大。该研究揭示了在不同深度和不同安全系数条件下,模型参数的变化情况,为海洋基础设施规划和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所提出的方法具有生成滑坡地质灾害图的潜力,可用于绘制物理参数的更新估计值,并改进管道布线或任何其他类型基础设施安装的决策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Landslides》[1]。






    [1] Bayesian Model Calibration of Submarine

    Landslides



  • 原文来源:https://doi.org/10.1007/s10346-025-02486-y
相关报告
  • 《Landslides:内部剪切能量损失下的滑坡动力学》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5-01-17
    • 颗粒间摩擦力作为重要的物理参数,对粒状滑坡的变形、运动和扩散起着主导作用。然而,现有的滑坡功能模型忽略了粒状材料内部剪切过程中的摩擦能量损失,这意味着现有的滑坡和雪崩动力学模拟方法存在着根本的局限性。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颗粒滑坡运动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颗粒内部剪切引起的能量损失,首次使其成为一个更完整的滑坡动力学方程,能够描述摩擦能量耗散,这是现有模型中被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模型基于颗粒材料的内部摩擦角以及滑坡速度、深度和其梯度的动态变化,并将内部剪切能量损失项纳入滑坡运动的平衡方程中。模拟结果表明,内部剪切能量损失对滑坡的变形、运动、扩展和最终沉积形态具有显著影响,并且与不考虑内部剪切能量损失的模拟结果相比,新模型能更有效地控制滑坡的扩展和运动,并更好地描述滑坡的沉积结构。 新模型为滑坡的物理解释和更准确地模拟滑坡奠定了基础,不仅适用于自然事件,还可应用于工业流中粒状材料的输送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Landslides》[1]。 [1] Landslide Dynamics With Energy Loss in Internal Shearing
  • 《NAT COMMUN:卫星测高数据可监测巨型海底滑坡引发的海啸》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5-06-30
    • 在北极等偏远地区,由于现场测量数据稀少,科学家依靠分析和数值模型开展灾害的研究。然而,由于校准和验证这些模型所需的数据存在不确定性,在这些地区进行建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简化,这可能导致观测到的现象与模拟的现象之间出现巨大的差异。2023年9月16日,格陵兰岛发生海啸滑坡后,全球监测到两次罕见的低频地震信号,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与极端海啸事件相关。 英国牛津大学的国际研究团队以卫星测量数据为基础,排除其他海洋过程,并运用贝叶斯机器学习反演技术,首次直接观测并证实两次信号源于格陵兰岛东海岸的巨型海底滑坡海啸,海啸初始波高达7.9米。该研究验证了海洋信号成因理论,同时凸显了卫星测高在监测瞬态海洋事件中的独特价值。 该成果既为建立海洋灾害预警系统提供了新思路,也强调需开发专门的方法克服卫星观测的时间局限性,研究成果在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未知极端海啸事件上具有前瞻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1]。 [1] Observations of the Seiche that Shook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