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卫星测高数据可监测巨型海底滑坡引发的海啸》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 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5-06-30
  • 在北极等偏远地区,由于现场测量数据稀少,科学家依靠分析和数值模型开展灾害的研究。然而,由于校准和验证这些模型所需的数据存在不确定性,在这些地区进行建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简化,这可能导致观测到的现象与模拟的现象之间出现巨大的差异。2023年9月16日,格陵兰岛发生海啸滑坡后,全球监测到两次罕见的低频地震信号,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与极端海啸事件相关。

    英国牛津大学的国际研究团队以卫星测量数据为基础,排除其他海洋过程,并运用贝叶斯机器学习反演技术,首次直接观测并证实两次信号源于格陵兰岛东海岸的巨型海底滑坡海啸,海啸初始波高达7.9米。该研究验证了海洋信号成因理论,同时凸显了卫星测高在监测瞬态海洋事件中的独特价值。

    该成果既为建立海洋灾害预警系统提供了新思路,也强调需开发专门的方法克服卫星观测的时间局限性,研究成果在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未知极端海啸事件上具有前瞻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1]。






    [1] Observations of the Seiche that Shook the World



  • 原文来源: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9851-7
相关报告
  • 《阿拉斯加峡湾滑坡可能引发海啸》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20-11-23
    • 最新研究认为,几个世纪以来,巨大的冰川把阿拉斯加的斜坡固定在原地,但最近冰川正在融化,使下面的土壤发生缓慢的移动(这可以称之为滑坡)。由于气候变化,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发生得更加频繁。山体滑坡会将大量的泥土和岩石送入到附近的水体中,从而引发海啸。在上周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指出,阿拉斯加东南部威廉王子湾的巴里阿姆峡湾的斜坡从2010年到2017年下滑了约120米。2017年,格陵兰西部也发生了这样的山体滑坡,并引发海啸,造成4人死亡。科学家估计,巴里阿姆峡湾的山体滑坡可能是格陵兰山体滑坡的8倍左右。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整个斜坡一下子坍塌,海啸可能会波及整个海峡的社区,以及那里居住的渔民、游客和一个叫做楚加赫人的阿拉斯加土著群体成员。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卫星来测量和监测巴里阿姆斜坡的冰川大小和已经被转移的土地数量,发现这与巴里阿姆冰川的融化有直接关系。研究人员模拟了潜在的海啸场景,发现如果斜坡上的陆地立即坍塌,由此产生的海啸将以每秒25~40米的速度向大型邮轮、货船和渔船以及划艇爱好者造成严重损害。研究人员指出,海啸可能会破坏通往阿拉斯加部分地区的光纤服务,五条通往阿拉斯加的海底光纤线路中有两条在威廉王子海峡以下。1989年埃克森-瓦尔迪兹石油泄漏事件中的石油仍残留在威廉王子湾的沉积物中,这意味着海啸有可能将这些石油送回环境中。 相关论文链接: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29/2020GL089800 (郭亚茹 编译; 於维樱 审校)
  • 《NAT COMMUN:滑坡灾害级联可引发地震》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4-07-05
    • 地震能够触发地表灾害,并可能导致灾害的级联反应。然而,地表灾害是否具有引发地震的潜力,这一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和探讨。 研究人员以2018年青藏高原白格滑坡灾害级联为例,研究了低密度土壤对地震的触发作用。滑坡形成了堰塞湖,随后堰塞湖的溃决引发了一场大洪水。研究采用基于机器学习和交叉相关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一份地震目录。该目录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滑坡堰塞湖接近峰值水位时,区域内的地震活动显著增加(局部震级≤2.6级),而在溃决后,地震活动又恢复至背景水平。该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直接荷载和孔隙压力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约90%的地震活动集中在库仑应力增加的区域。通过时空分析得出库仑应力增加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密切相关性,表明这些地震活动是由滑坡灾害级联引发的。此外,文中构建的库仑应力模型考虑了全球范围内滑坡堰塞湖和水库诱发地震的特性,指出滑坡堰塞湖及类似结构诱发地震可能是一种普遍现象。 研究提出在山区地质灾害的评估和管理中,应当考虑地震与地表灾害之间可能存在的双向触发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1]。 [1] Landslide Hazard Cascades Can Trigger Earthqua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