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极等偏远地区,由于现场测量数据稀少,科学家依靠分析和数值模型开展灾害的研究。然而,由于校准和验证这些模型所需的数据存在不确定性,在这些地区进行建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简化,这可能导致观测到的现象与模拟的现象之间出现巨大的差异。2023年9月16日,格陵兰岛发生海啸滑坡后,全球监测到两次罕见的低频地震信号,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与极端海啸事件相关。
英国牛津大学的国际研究团队以卫星测量数据为基础,排除其他海洋过程,并运用贝叶斯机器学习反演技术,首次直接观测并证实两次信号源于格陵兰岛东海岸的巨型海底滑坡海啸,海啸初始波高达7.9米。该研究验证了海洋信号成因理论,同时凸显了卫星测高在监测瞬态海洋事件中的独特价值。
该成果既为建立海洋灾害预警系统提供了新思路,也强调需开发专门的方法克服卫星观测的时间局限性,研究成果在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未知极端海啸事件上具有前瞻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1]。
[1] Observations of the Seiche that Shook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