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探讨了疟疾、艾滋病毒与怀孕期间贫血的关系》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 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0-08-21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患有疟疾和艾滋病毒(HIV)的孕妇比没有感染的孕妇贫血患病率更高。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降低孕妇死亡的风险,防止出生时体重过轻,以及孩子因贫血而造成的神经认知障碍。

    艾滋病毒和疟疾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孕妇中很常见。流行病学博士帕蒂·森特森戈(Paddy Ssentongo)领导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表在《BMC怀孕与分娩》(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上,评估了疟疾与贫血的关系,以及疟疾和艾滋病毒对孕妇贫血的影响。

    研究人员分析了2012年至2017年在撒哈拉以南非洲7个国家进行的人口和健康调查,并检测了947名15至49岁孕妇的血样。他们的结果表明,疟疾与怀孕期间贫血患病率的增加有关。患有疟疾和艾滋病毒合并感染的孕妇的贫血患病率(60%)高于未感染的孕妇(45%)。

    Ssentongo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孕妇面临疟疾和艾滋病毒感染的双重负担,这些感染相互作用导致贫血。”"预防和治疗孕妇疟疾和艾滋病毒的多管齐下的战略对确保母亲及其未出生婴儿的生存至关重要。"

    贫血是一种身体缺乏足够健康的红细胞来为身体组织运送足够的氧气,从而导致疲劳的状况。艾滋病和疟疾等疾病会破坏红细胞,导致人贫血。

    疟疾和艾滋病毒的相互作用导致双感染患者贫血是协同和双向的。疟疾导致艾滋病毒载量增加,免疫细胞水平下降,炎症增加。此外,疟疾还增加了从艾滋病毒发展为艾滋病的比率。艾滋病毒导致疟疾病例更加频繁和严重,并增加疟疾寄生虫的密度,从而导致红细胞的破坏、铁的吸收减少或降低骨髓中新红细胞的形成率。

    这组科学家说,预防疟疾和艾滋病毒引起的妊娠期贫血的策略包括使用疟疾预防治疗的复方新诺明(co- trimoethoazole, co-trimoxazole),以及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这两种疗法都可以降低合并感染的几率。此外,使用经杀虫剂处理的蚊帐和残留喷洒的媒介控制是有效的。虽然在非洲部分地区使用磺胺多辛/乙胺嘧啶进行间歇性预防治疗已被证明是有效的,但应避免对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和复方新诺明预防的孕妇进行间歇性预防治疗,因为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相关报告
  • 《子宫内接触艾滋病毒药物可能增加儿童患小头症和发育迟缓的风险:怀孕期间服用依非韦伦的妇女的儿童风险更高》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11-22
    •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资助的一项分析,接受艾滋病病毒(HIV)治疗的妇女所生的儿童,与接受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妇女所生的儿童相比,前者患小头症或小头症的可能性要高出2至2.5倍。与正常头型的儿童相比,小头症儿童也有更高的发育迟缓风险。 这项研究是由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Paige L. Williams博士及其同事进行的。该研究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 研究作者Rohan Hazra医学博士说:“我们的发现强调了对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来说,使用依非韦伦联合疗法的替代方案的重要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尤尼斯·肯尼迪·施莱弗(Eunice Kennedy Shriver)国立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妇幼传染病科主任,该研究所为这项研究提供了资金。 研究人员分析了3000多名孕妇在怀孕期间接受艾滋病毒治疗的婴儿的随访研究数据。在这项早期的研究中,从6个月到5到7岁,儿童的头围定期测量。 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两种分类系统来对儿童的头部发育进行排名。第一个分类系统结合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为3岁以下儿童制定的标准和Nellhaus图表,后者是为3岁以上儿童制定的一套较老的标准。对于第二个分类系统,研究人员参考了从出生到18岁的Nellhaus图表。 根据Nellhaus的标准,母亲服用含有依法韦伦的药物的儿童患小头症的可能性是母亲服用其他药物的儿童的两倍多。根据Nellhaus-CDC的综合标准,在子宫中暴露于依法韦伦的儿童患小头症的可能性大约是2.5倍。根据Nellhaus标准,小头畸形儿童在1岁和5岁时的儿童发育标准测试中得分也较低。 在141名在子宫中暴露于依法韦伦的儿童中,有14名(9.9%)患有小头症,而在2842名未暴露于依法韦伦的儿童中,有142名(5%)患有小头症。 研究人员指出,接触所有其他类型的艾滋病毒治疗与患小头症的高风险无关。 ——文章发布于2019年11月18日
  • 《发现疟疾可能导致更好的艾滋病毒和狼疮治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11-22
    •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表示,一项关于免疫系统如何应对疟疾感染的发现可能会导致更好的丙型肝炎、艾滋病和狼疮治疗方法。 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模型中发现,由疟疾感染引起的强烈炎症信号会激活分子,从而触发产生对抗疟疾的强效抗体。 同样的炎症信号在人类疟疾感染、慢性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能看到。这表明,这一发现可以用于开发新的疫苗和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抗击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等传染病,并治疗狼疮等疾病。 这项研究由澳大利亚墨尔本Walter and Eliza Hall研究所的博士生Ann Ly女士和Diana Hansen博士、研究所合作者廖Yiang博士和副教授Shi Wei以及Doherty研究所的Axel kally教授领导。这项研究发表在今天的《细胞报告》杂志上。 弱的免疫反应 汉森博士和她的团队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在探索宿主免疫系统对疟疾感染的反应。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寄生虫逃避免疫检测的能力是我们对抗疟疾感染能力差的最重要因素。 然而汉森博士说这只是部分原因。汉森博士说:“众所周知,一个人必须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不断接触疟疾,以形成保护性免疫,在此期间他们经常生病,并传播这种疾病。” “我们想知道是什么让疟疾感染不同于这么多其他疾病,在这些疾病中,一次接触就能产生终生免疫。” 疟疾专家Ly女士和Hansen博士与免疫学家kally教授、生物信息学家Liao博士和Shi副教授合作回答了这个问题。 抗体是关键 抗体对免疫系统对感染产生长期免疫的能力至关重要。2016年,研究小组发现炎症分子通过阻碍辅助T细胞的活动来“破坏”身体的自我保护能力。 汉森博士说:“在我们之前的论文中,我们发现炎症信号激活了阻碍辅助性T细胞发育的分子,这意味着B细胞没有得到制造抗体的必要指令。” “当我们开始这项研究时,我们希望看到炎症对B细胞也有负面影响。事实上,我们发现事实正好相反。炎症信号通过将B细胞送到精英训练场来提高抗体的质量,在那里他们经过一个详尽的训练成为‘专业捕食者’。” 此前,人们还不知道免疫系统会产生如此强效的抗疟疾抗体。那么,为什么对疟疾感染的反应如此糟糕,需要几十年的暴露? “我们确定的是炎症信号同时提高了抗体反应的质量,同时限制了其强度。因此,即使B细胞是高质量的,也不能对未来的感染产生同样大的影响。” 新疗法的目标 汉森博士说,她希望这一发现能在疟疾之外发挥作用。她说:“我认为这个发现非常令人兴奋,因为它为治疗慢性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机会。” “我们已经确定了驱动免疫系统产生强效抗体的分子‘开关’,以及影响其功能的炎症信号。针对这种分子,或同一途径的其他分子,可以提供比目前更‘精确的医学’方法来治疗这些疾病。” 在慢性感染中,包括疟疾和病毒感染,如艾滋病毒和慢性丙肝,产生非常高质量、有效的抗体是清除感染的关键。另一方面,B细胞准备好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我们身体自身的蛋白质和组织——具有难以置信的破坏性,会导致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希望是我们能够创造出能够“开启”有助于生产这些优秀的B细胞以更好地抵抗慢性感染的分子或“关闭”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相同分子以停止生产的疫苗或疗法。 B细胞,例如狼疮中的B细胞”,汉森博士说。 ——文章发布于2019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