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成立 将着眼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12
  • 在10日举办的2018重庆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洽谈会上,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该学院将立足优势学科,建立多元化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预计将在2019年开始招生。还将结合重庆产业发展需求,实现科教创产融合发展,助力重庆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悉,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将着眼重庆电子信息、新材料、生命医学、智能制造、生态环保等优势产业,围绕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等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一所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学院。

    在揭牌仪式上,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文容表示,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揭牌成立将有效提升重庆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助力重庆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端科教资源相对匮乏一直是制约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短板之一。着眼于此,重庆近年来加快引进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在渝设立分支机构或研究基地。仅今年以来,重庆就陆续与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签约,共同建设研究院、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等。重庆还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建重庆研究院,开展高端研发平台、高新产业孵化基地和教育培训中心建设。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330745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院新材料与智能制造专场30个项目签约落户武汉》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10-20
    • 10月19日,2020年第四批科技成果转化•中国科学院新材料与智能制造专场签约活动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举办。30个合作项目签约,总签约金额近7亿元。 本场活动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主办。 活动聚焦新材料、智能制造领域。“北斗导航用介质滤波器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8个来自中国科学院的优秀项目进行了路演,“复合材料胶接技术在船舶结构中的应用”等30个中国科学院与武汉企业合作项目签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13家科研院所150余项最新成果现场发布。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展高压智能套管关键技术研究及样机试制项目,攻克特高压套管研制这个“卡脖子”技术。据介绍,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加快高端套管的国产化和智能化进程,实现国外同类产品替代,提升我国电网的运行安全水平,同时也将带动相关上下游企业发展,为我国经济内循环注入新动力。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邓鹏飏研究员团队研发的新一代光伏粘结剂——光伏密封用US树脂,与传统有机硅密封材料相比具有低收缩率、耐腐蚀、低成本等优势。该项目面向20亿元的光伏密封材料市场,实施后预计3年内可以实现产值过亿元。 今年7月,中国科学院与湖北省签署了新一轮科技合作协议,双方将面向湖北省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战略合作,为湖北加快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本场活动的举办是落实新一轮院省合作协议,推动中国科学院创新成果在武汉转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将更好地推动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资源和武汉市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实现优质科技成果的落地和产业化。
  • 《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成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1-12
    • 10日,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成立大会暨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控股”)与枣庄市、滕州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山东滕州举行。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中国科学院企业党委书记、国科控股董事长吴乐斌,国科控股总经理索继栓,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赵千钧、国科控股副总经理王琪等参加会议。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以及特邀的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等14家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担任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理事单位,联泓新材料有限公司担任理事长单位。   签约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同时指出,中国科学院若干研究所在此领域有几十年研究工作的积累,创新性成果不断涌现,如何激活这些无形资产,加速推进其转化及产业化是我们对于联盟的期许。联盟的成立将加强战略引领,整合资源,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与资本链的有效对接与深入联动,为构建完整、高效的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希望联盟有关单位统筹协调、凝心聚力、创新方式,共同建设好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使更多的技术创新成果早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科技产业创新集群,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造福人民,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在讲话中指出,创新联盟的建设是率先行动计划的具体举措,中国科学院截至目前已成立了机器人、先进计算、智慧城市、绿色城市等11家由企业牵头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希望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的运作形成自身的特色,特别是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联盟成员间协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发展机制。国科控股与枣庄市、滕州市签署合作协议是落实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具体行动,双方以共同发展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合作重点和起点,进而推动全面深入的合作,符合各方实际,符合各方发展需要,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中国科学院企业党委书记、国科控股董事长吴乐斌表示,国科控股是联想控股的大股东,而联泓新材料有限公司是联想控股的子公司,国科控股对联泓进行了“亲上加亲”的战略直投,联泓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将在国科控股的支持下,通过“创新联盟+转化平台+产业基金”的“三位一体”三链联动的运作模式,构建联盟各方利益共同体,推动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所研究成果的转化,构造创新生态圈,打造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同时希望通过联盟的运作,利用联盟的影响力,发挥好联盟的平台作用,帮助地方更好地营造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发展环境和氛围,助力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的发展。国科控股正筹划将第一家转化平台公司落户滕州,同时将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作为国科控股打造化工新材料产业化集群的重要基地。   联泓新材料董事长郑月明表示,中国科学院是我国战略科技力量,所属研究所在化工新材料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前沿技术成果,但转化率不太高。联泓新材料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管理团队和产业人才队伍。中国科学院经管委决定由联泓新材料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体系内研究机构和企业,组建“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将中国科学院的技术成果和创新能力与联泓新材料的运营能力、产业转化能力、市场开发能力、销售服务能力相结合,有利于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效嫁接,促进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联盟成立仪式结束后,国科控股分别与枣庄市、滕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枣庄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峰表示,希望国科控股继续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品牌优势,双方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成果,努力把合作项目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在推动枣庄市创新转型、持续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   “随着一大批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必将成为滕州新材料产业高端发展的孵化器、推动科技创新的新平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引擎,极大推动滕州国家级化工新材料基地建设,引领滕州抢占全国乃至世界化工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制高点。” 滕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强对滕州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联动”,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打造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将推动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对“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