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DARPA“安全基因”项目完成首阶段安全基因工具套件开发,将开启第二阶段工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 赵若春
  • 发布时间:2019-11-07
  • 据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10月15日消息,DARPA“安全基因”项目首阶段工作结束,完成了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基础认知和概念证明,以及安全基因工具套件的开发,近日将启动第二阶段工作。第一阶段的团队已开发出用于精确测量脱靶效应的工具、快速分析基因编辑序列的开源软件“CRISPResso2”和新型碱基编辑工具,并研发出核酸酶Cas9的抑制剂和工程化的自限基因驱动器等。第二阶段将由博德研究所(Broad),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CB)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UCR)4家单位继续完成,将研发安全机制和对策,以控制、阻止和逆转基因编辑器的作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darpa.mil/news-events/2019-10-15
相关报告
  • 《中外合作发表万种鸟类基因组计划第二阶段研究结果》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21-03-08
    • 中外合作发表万种鸟类基因组计划第二阶段研究结果 万种鸟基因组学计划旨在构建所有现生约10500种鸟类的基因组图谱,该项目由深圳国家基因库、中国科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美国史密森博物馆、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以及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共同主导。 2020年11月12日,中外多家单位合作在Nature上以封面形式同期发表了两篇文章报道了万种鸟类基因组计划第二阶段(科级别)的研究结果。研究团队从现存鸟类的科阶元中选取一个代表性鸟类物种,共计获得363只鸟类的全基因组数据覆盖92%的科阶元,其中267个物种的基因组数据为首次发布。项目所使用的样品主要来源于全球多个博物馆所保存的鸟类组织样品。研究团队建立了全新的无参考序列下多基因组比对和分析方法,实现了获取更真实且全面的序列同源关系用于后续系统发生关系的解析和比较基因组学相关分析。借助这一算法的优势,另一篇文章的研究团队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同源基因集合,还开发了一套鉴定任意演化分支特异获得和丢失序列的方法,从而完整描绘出鸟类物种谱系基因组动态演化图谱。研究发现这些动态变化的基因组区域往往存在一些分支特异基因或调控元件,可能与物种特异性状的起源和演化有关。此外,研究发现基于高覆盖度的物种取样的基因组比较分析显著提高了对基因组序列保守性的检验效力,实现了在单碱基分辨度下的自然选择压力分析。以鸟类现有数据来看,我们可以在低于中性演化水平50%左右的演化速率下即可检测出受到自然选择的区域,这些区域对揭示物种类群的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宋琪 摘编自http://www.kiz.ac.cn/xwzx/kydt/202011/t20201112_5748268.html 原文标题:万种鸟类基因组计划第二阶段研究结果发表, 为深入了解基因组多样性演化奥秘提供契机
  • 《112个玄武湖”将调往山东:江苏启动南水北调工程年度第二阶段调水》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9-02-22
    • 记者刚刚获悉,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和水利部关于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8-2019年度调水工作安排,我省于今日14时起,启动南水北调工程2018-2019年度第二阶段向山东省调水工作。本阶段调水工作预计5月上旬结束,6.84亿立方米优质江淮水将调往山东,如果以南京市玄武湖610万立方米蓄水量计,大约相当于向山东省调112个玄武湖的水量。 据了解,综合考虑水利部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及我省当前河湖水情,本阶段先期调水水源为洪泽湖水,经徐洪河沿途启用泗洪站、睢宁二站、沙集站和邳州站等泵站抽水入骆马湖,经韩庄运河送水至台儿庄站下出省;后期将根据洪泽湖水情变化,适时启动江都东闸、宝应站、金湖站、洪泽站等工程抽引长江水补入洪泽湖。 为做好本阶段调水工作,省水利厅、省南水北调办(省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局)、江苏水源公司组织有关部门分析研判水情,做好工程调度方案和水量水质监测方案,并深入调水沿线各工程,部署检查工程现场各项运行准备,同时加强与水利部、南水北调东线总公司、山东省以及省有关部门和沿线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协同做好工程准备、安全检查、水质保障、用水管控、航运管理和危化品通航管制、养殖管理、电力保障等准备工作,确保调水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