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华鲟曾经面临着灭绝的境遇,甚至在小学的课本上,就有文章呼吁人们保护中华鲟,可见国家对其的保护等级有多么高。中华鲟作为最古老的物种之一,被人们称为是活化石。前段时间,中华鲟的繁殖行动获得进展,它又活过来了。 人们通常看过鲟鱼的照片之后,很容易就会被鲟鱼的外表给蒙骗了,认为它的外壳是非常坚硬的。然而实际上,鲟鱼与其他鱼类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并没有鱼鳞覆盖在它的表皮之上。而且还有一点不一样的是,一般鱼类分为淡水鱼和咸水鱼,属于淡水的鱼类进入到咸水的水域就会因为细胞的渗透压被破坏失水而死。而反过来也一样,咸水鱼到了淡水水域之后就会因为细胞涌入过多的水而撑破细胞壁。而鲟鱼就像是巡逻的士兵一样,能够在咸水与淡水的区域自由的穿梭,生命健康丝毫不会受到影响。 而且有趣的是,鲟鱼在产卵生子的时候,通常是在淡水的湖泊、江河流域进行。到了成年的阶段,鲟鱼又会回到大海当中。所以对于鲟鱼是淡水鱼还是咸水鱼这个问题,相关领域的专家也不好回答。不过淡水区域也存在常年生活在淡水区域的鲟鱼。对于鲟鱼,也许更多人了解的是中华鲟。然而事实上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长江鲟。虽然都是鲟鱼,但并不是同一个物种。长江鲟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达氏鲟”,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沙腊子”。这是因为它们主要生活的地方就在长江。 长江鲟被誉为是“水中大熊猫”,被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目前只有在长江流域发现,主要生活在长江上游以及金沙江下游的流域。虽然嘉陵江位于长江的上游,但是最近在它的许多支流也有长江鲟的身影,但是数量也不是很多。可以说,长江鲟是中国长江才有的野生珍稀动物。就在刚刚过去的十一月,一位来自重庆的钓鱼爱好者在长江边钓鱼的时候钓到了一条长达两米的大鱼。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鱼,于是就报警向警察求助。经过重庆渔政部门的工作人员鉴定,这正是一条长江鲟。 能在重庆的长江边钓到这么大的一条长江鲟,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近几年来国家对长江领域的生态系统越来越重视了,环境整治也有了一定的成效。曾经因为长江流域环境的急剧下降,以及水电站的肆意建设,长江鲟的生活环境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数量开始跳崖式下降。长江鲟的历史非常悠久,大概有着一亿多年的历史。这相当于在地球还在被恐龙统治的时代,已经出现了长江鲟。历史记载长江鲟质量最大可以超过五十公斤,身长一点五米。因为它奇缺的数量,已经被列入十大濒危动物。 长江鲟是海河巡游型鱼类,而中华鲟则是海河洄游型鱼类。它的体型虽然与长江鲟近似,但是重量可比长江鲟大多了。由于三峡大坝的建成,阻隔了中华鲟的洄游路线,所以它已经接近灭绝了。还好科学家们通过人工繁殖技术,获得了十二万尾的中华鲟育苗,让中华鲟“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