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在三种物种肠道中的不均匀分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wuyw
  • 发布时间:2019-10-22
  • 携带残留HIV病毒的组织(包括肠道)未能充分地暴露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中可能导致HIV的持久存在。这可能导致组织中的HIV病毒复制增加。测量组织中药物浓度的传统方法无法表征药物的不均匀分布。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和弗雷德里克国家癌症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利用质谱成像(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MSI)技术可视化观察6种ART药物在来自三种物种(两种人源化小鼠品系、恒河猴和人类)的肠道组织切片中的分布。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7月3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eterogeneous antiretroviral drug distribution and HIV/SHIV detection in the gut of three species”。

    这些研究人员测量了HIV靶向的CD3+ T细胞附近的药物浓度,以及在来自HIV感染的人源化小鼠、SHIV感染的恒河猴和HIV感染的人类患者在接受ART药物联合治疗后的肠道组织中的HIV或SHIV RNA表达和MDR1药物外排转运蛋白的表达。

    这些研究人员利用质谱成像技术可视化观察速冻的回肠和直肠组织的连续10μm切片,并且通过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分析这些组织切片中的CD3+ T细胞和MDR1药物外排转运蛋白表达。他们利用原位杂交分析方法分析了这些组织切片中的HIV/SHIV RNA表达,并且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量了ART药物浓度。

    基于这些测量结果,这些研究人员发现这六种ART药物在胃肠道组织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50%~60%的CD3+ T细胞未能与肠道组织中可检测到的药物浓度共存。

    这些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三种物种中,在ART药物治疗期间,仍然能够检测到HIV/SHIV RNA,特别是在ART药物浓度较低的组织区域,这可能导致低水平的HIV/SHIV病毒复制。特别地,他们发现高达90%的HIV/SHIV RNA在没有接触ART药物的肠道组织中表达。

    这些数据表明,可能存在很少或没有接触ART药物的肠道区域,这可能导致低水平的HIV病毒复制,从而导致HIV病毒的持续存在。

相关报告
  • 《研究揭示ART药物在三种物种肠道中的不均匀分布》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9-07-16
    • 携带残留HIV病毒的组织(包括肠道)未能充分地暴露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中可能导致HIV的持久存在。这可能导致组织中的HIV病毒复制增加。测量组织中药物浓度的传统方法无法表征药物的不均匀分布。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和弗雷德里克国家癌症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利用质谱成像(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MSI)技术可视化观察6种ART药物在来自三种物种(两种人源化小鼠品系、恒河猴和人类)的肠道组织切片中的分布。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7月3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eterogeneous antiretroviral drug distribution and HIV/SHIV detection in the gut of three species”。 这些研究人员测量了HIV靶向的CD3+ T细胞附近的药物浓度,以及在来自HIV感染的人源化小鼠、SHIV感染的恒河猴和HIV感染的人类患者在接受ART药物联合治疗后的肠道组织中的HIV或SHIV RNA表达和MDR1药物外排转运蛋白的表达。 这些研究人员利用质谱成像技术可视化观察速冻的回肠和直肠组织的连续10μm切片,并且通过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分析这些组织切片中的CD3+ T细胞和MDR1药物外排转运蛋白表达。他们利用原位杂交分析方法分析了这些组织切片中的HIV/SHIV RNA表达,并且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量了ART药物浓度。 基于这些测量结果,这些研究人员发现这六种ART药物在胃肠道组织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50%~60%的CD3+ T细胞未能与肠道组织中可检测到的药物浓度共存。 这些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三种物种中,在ART药物治疗期间,仍然能够检测到HIV/SHIV RNA,特别是在ART药物浓度较低的组织区域,这可能导致低水平的HIV/SHIV病毒复制。特别地,他们发现高达90%的HIV/SHIV RNA在没有接触ART药物的肠道组织中表达。 这些数据表明,可能存在很少或没有接触ART药物的肠道区域,这可能导致低水平的HIV病毒复制,从而导致HIV病毒的持续存在。
  • 《Nature子刊:新研究揭示HIV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期间的藏身之处》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9-12-16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可能发现了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期间HIV在体内潜藏的地方。在动物模型中,他们指出这种病毒可能潜藏在脾脏和肠道的淋巴结中。他们认为这些淋巴结是HIV在治疗停止后准备重新反弹的堡垒。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Mucosal Immun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espite early antiretroviral therapy effector memory and follicular helper CD4 T cells are major reservoirs in visceral lymphoid tissues of SIV-infected macaques”。论文通讯作者为拉瓦尔大学医学院的Jerome Estaquier教授。 这些研究人员使用感染了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猕猴进行了研究,其中SIV与HIV存在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他们发现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期间,脾脏和肠道淋巴结中的两种类型的细胞---效应记忆CD4 T细胞(effector memory CD4 T cell)和滤泡辅助性CD4 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CD4 T cell)---可以作为这种病毒的藏身之所。这些细胞属于CD4 T淋巴细胞家族,是HIV入侵的首选靶细胞。 Estaquier教授说,“这些细胞参与发起免疫反应。我们并不知道为何潜藏在这些细胞中的HIV能够逃避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攻击。它们可能具有一种限制药物流动或者更快地清除药物的机制。为了改善治疗,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是什么允许这些细胞群体逃避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攻击。” 就这项研究而言,这些研究人员集中研究了具有CD4 T细胞的组织和淋巴结。与淋巴系统没有关联性的身体其他器官也可能充当HIV的藏身之处。Estaquier教授的团队正在继续研究,预计在未来几个月中将会取得更多结果。 如果利用SIV获得的结果可以在感染HIV的人体中得到证实,那么这将使我们更接近于治愈艾滋病。Estaquier教授说:“找到HIV潜藏的细胞和解剖部位并破坏它们是开发治愈艾滋病的方法的主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