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4-12-16
  •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始建于1977年,现归属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该所是北京地区也是国内唯一的一家以营养资源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所。2000年12月营养源研究所由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现任所长、法人代表顾鹏教授。 转制前营养源研究所为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研究所,主要以生物工程和化学工程等高新技术为手段,以动物营养、人类饮食营养为研究领域,研究开发各种保健食品、营养食品、新型食品饮料、食品添加剂,以及新型饲料添加剂、预混料、水产兽药、化妆品添加剂等产品;并以先进的仪器分析手段和实验动物分析手段,从化学成分与生物实验角度来评价各种食品、营养品、饲料及其原料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初步形成了研究开发各种人与动物所需营养资源产品的科研开发基地。
  • 原文来源:http://www.nutrisources.com
相关报告
  • 《研究所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成果喜获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15
    •  2020年9月10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市长陈吉宁、副市长崔述强、隋振江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本次奖励大会获奖奖项包括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人物奖11项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成果奖154项,其中成果奖包括自然科学奖15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技术发明奖1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27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3项,二等奖93项)。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申报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该技术发明奖是研究所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方向,在201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一等奖基础上,取得的新的里程碑。经过6年的努力,该项目在原有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破了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关键技术难题,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技术成果包括:攻克了先进CAES系统全工况设计与调控技术,发明多种新原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攻克了先进CAES系统的高效宽负荷压缩机和膨胀机多级全三维协同设计技术,发明多种宽负荷压缩机和膨胀机;攻克了先进CAES系统的超临界蓄热(冷)换热器设计技术,发明高效超临界蓄热(冷)换热器;建成了国际首套10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系统,并实现产业化等。   该项目已申请压缩空气储能相关专利300余项,授权专利180余项,专利保护体系已覆盖中国、美国、日本、南非、欧盟等40余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培育出本领域的重要基础专利和高价值专利,根据第三方统计,以压缩空气储能为主题词的专利数量为国际第一,已成为国际上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技术引领者。通过技术授权、技术入股和技术开发等方式,该技术已实现产业化收益达到18.63亿元,极大促进了我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推广。   研究所非常感谢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弘光计划等对该项目的资助。 
  •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5-01-27
    •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中心)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市属科研单位。1999年经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批准,在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汇瀛水产良种开发中心基础上组建了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中心,隶属于北京市水产总公司、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是科研、开发、营销一体化的科技经济实体。   "中心"本部设在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另有小汤山现代渔业高科技园区、延庆玉渡山冷水鱼基地、板桥温水鱼养殖基地、密云水产品综合加工厂,占地总面积77公顷,组成了以现代水产高新技术为先导的系统化工程基地。   "中心"科研和科技产业开发设施完备,有现代化仪器100余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