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滩涂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在温州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17
  • 12月16日,浙江温州550兆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成功并入国家电网,发电量全额消纳。该项目是全国最大单体渔光互补项目、全亚洲最大滩涂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发电后,温州电网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提升约26%,助力全国光伏发电量创新高,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8万吨。

    温州泰瀚55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坐落于温州浙南产业集聚区瓯飞围区内的滩涂上,总装机容量550兆瓦,占水域面积约4.7平方公里。工程共安装142.8万片光伏组件,排列组成24个区块进行发电。项目将渔业养殖和光伏发电相结合,“上可发电、下可养鱼”,集约用海变成现实。

    据介绍,此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后,年平均发电量达到6.5亿千瓦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23.5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1.95万吨、氮氧化物排放0.97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有效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52567.html
相关报告
  • 《我国规模最大“渔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24
    • 近日,北京院勘察设计的我国规模最大的“渔光互补”项目——国华投资国华(沧州)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沧州“绿港氢城”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 项目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地处渤海沿岸,共363个方阵,采用231万块N型单晶硅光伏组件,包含100万千瓦国家第三批大基地光伏项目及9万千瓦河北省保障性光伏项目,总投资约65亿元。 项目装机容量为1090兆瓦,按15%、2h配置储能系统,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压站,以2回220千伏线路送出。项目依托沧州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及良好的水产养殖产业,开展海水池塘渔光互补绿色生态养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探索光伏发电加海水养殖产业升级的新路径。 项目年均发电量约18.6亿度,大约能满足279万居民一年的用电量,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56.1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40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 《渤海湾畔崛起“蓝色地标” ——华能滨州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29
    • 4月的山东滨州,来自渤海的阵阵海风吹拂着沾化区的片片滩涂。滩涂上,数以万计的光伏板排列整齐,宛如“蓝色地标”,与大海的粼粼波光交相辉映。 滨州拥有1896平方公里海域与130余万亩沿海滩涂,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正是在这里,国内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华能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以下简称“华能滨州光伏项目”)近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一度度由阳光转化而来的绿电,源源不断地对外输出,为山东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澎湃动能。 光伏项目走向海洋 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承担华能滨州光伏项目主体施工B标段总承包建设。该公司项目经理刘章军告诉记者,对他而言,2024年4月28日意义非凡。这一天,项目正式开工。 在位于沾化区的简易办公室里,刘章军手指项目示意图,各种数据信手拈来:项目用海1.58万亩,采用桩基固定式支架,安装光伏组件169万余块,敷设电缆超8000公里,送出线路最大跨距1273米。 “华能滨州光伏项目是国家海洋立体确权政策颁布后首个获批的光伏用海项目。”刘章军介绍,海域立体确权就是将海域从水面上方到海底底土的不同空间层次进行分层,并明确每一层的使用权归属,旨在实现资源的高效复合利用。2023年11月,《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工作的通知》发布,标志着以往的海域“平面”管理转向“立体”开发利用。 “华能滨州光伏项目将探寻海洋资源合理运用的专业路径,推动光伏发电从陆地走向海洋,实现光伏发电场景拓展。”刘章军说,项目是山东最大的单体新能源项目之一,每年可发电12.86亿千瓦时,节约标煤38.5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1.77万吨。 兼顾发电养殖制盐 不过,在滩涂上建设光伏项目并非易事。箱式变压器通常体积较大,礁石、暗沟等各种障碍物,更是增加了其吊装和电缆敷设的难度。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项目副经理刘军说,在施工过程中,团队研发了浮箱式运输船,解决了箱式变压器就位和中型电缆长距离敷设难题。 4月12日,在华能滨州光伏项目B标段3号塘,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项目安全总监张勇刚乘坐船只,依次检查水面上的光伏板。该标段规划建设容量300兆瓦,总施工水域面积5000余亩,分为10个大小不等的区域。其中,最大水域有1300余亩,发电量达80兆瓦,相当于一个大型光伏电站。 华能滨州光伏项目还因地制宜采用“渔光互补”“盐光互补”模式,在发电的同时兼顾海水晒盐与提溴,实现海域空间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 “光伏板倾角经过精密计算,既能保证发电效率,又为下层养殖留出适当光照。”刘章军指着光伏阵列说,项目在海域上构建起“发电—养殖—制盐”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 滨州市相关负责人说,华能滨州光伏项目不仅带来了清洁电力,更带动了高端装备制造、智慧渔业等配套产业发展。该项目还将为国内沿海地区提供可复制的“光伏向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