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本位科技完成首颗光计算芯片流片》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 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4-07-06
  •   【内容概述】据电子产品世界7月3日报道,近日,光本位科技已完成算力密度和算力精度均达到商用标准的光计算芯片流片,这颗芯片的矩阵规模为128x128,峰值算力超1000tops,其算力密度已经超过了先进制程的电芯片。据了解,这颗芯片采用PCIe接口或其他通用标准进行数据交互,可以与数据中心兼容,未来光计算芯片的算力密度仍有百倍提升空间,比电芯片更适合处理大模型应用,达到商用标准可以说是中国AI芯片“换道超车”的关键一步。

      目前,光本位科技正在进行128x128光计算板卡调试,预计将于2025年内推出商业化光计算板卡产品,用更高的能效比、更大的算力赋能大模型、AI算力硬件、智算中心、互联网等产业,同时即将完成更大矩阵规模的光计算芯片研发。

  • 原文来源: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2407/460618.htm
相关报告
  • 《光本位科技完成算力密度和算力精度均达到商用标准的光计算芯片流片》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与量子信息
    • 发布时间:2024-07-02
    • 据光本位官微7月1日报道,光本位科技已完成算力密度和算力精度均达到商用标准的光计算芯片流片,这颗芯片的矩阵规模为128x128,峰值算力超1000tops,其算力密度已经超过了先进制程的电芯片。 矩阵规模(算力密度)和单节点光辨识度(算力精度)是衡量光计算芯片性能的关键指标,业内公认的达到商用标准的矩阵规模是128x128,2021年全球范围内有两家企业完成了64x64的光计算芯片流片,此后三年内这个瓶颈一直没有被突破。 光本位科技流片的这颗光计算芯片采用PCIe接口或其他通用标准进行数据交互,可以与数据中心兼容,未来光计算芯片的算力密度仍有百倍提升空间,比电芯片更适合处理大模型应用,达到商用标准。 光计算芯片在算力、数据传输上的优势毋庸置疑,但要实现规模化商用,还需解决非线性计算、存算一体等难题,无论是科研院所,还是产业界,都认为构建光电融合生态是一条必经之路。光本位科技基于PCM相变材料实现了存算一体的存内计算,存储单元与计算单元完全融合,目前已迭代出以光计算芯片为核心的电芯片设计能力,并与国内顶尖封装公司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先进光电合封能力。 光本位科技正在进行128x128光计算板卡调试,预计将于2025年内推出商业化光计算板卡产品,用更高的能效比、更大的算力赋能大模型、AI算力硬件、智算中心、互联网等产业,同时即将完成更大矩阵规模的光计算芯片研发。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Aulug_rThSwSJV2MYDXXg
  • 《在芯片上实现光诱超导性》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11-15
    • 德国汉堡马克斯普朗克物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所(MPSD)的研究人员介绍,用激光束开启超导性能可以集成在芯片上,开辟了一条通往光电应用的道路。 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并且光激发K3C60的电响应不是线性的,即样品的电阻取决于施加的电流。这是超导电性的一个关键特征,验证了之前的一些观察结果,并为K3C60薄膜的物理学提供了新的信息和观点。 对材料进行光学操纵以在高温下产生超导电性是MPSD的一个关键研究重点。到目前为止,这种策略已经在几种量子材料中取得了成功,包括铜酸盐、k-(ET)2-X和K3C60。在这些材料的光驱动态的先前研究中,已经观察到增强的电相干性和消失的电阻。 在这项研究中,来自 Cavalleri 小组的研究人员部署了片上非线性太赫兹光谱,以开拓皮秒传输测量领域(皮秒是万亿分之一秒)。他们将 K3C60 薄膜连接到具有共面波导的光电导开关。 他们使用可见激光脉冲触发开关,通过材料发送持续仅一皮秒的强电流脉冲。电流脉冲以光速的一半穿过固体后,到达另一个开关,该开关作为探测器,揭示了重要信息,如超导电性的特征电信号。 通过同时将K3C60薄膜暴露于中红外光下,研究人员能够观察到光激发材料中的非线性电流变化。这种所谓的临界电流行为和迈斯纳效应是超导体的两个关键特征。然而,到目前为止,两者都没有被测量过,这使得在激发的固体中演示临界电流行为尤为重要。此外,该团队发现,K3C60的光驱动状态类似于所谓的颗粒超导体,由弱连接的超导岛组成。 MPSD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在皮秒尺度上进行此类测量,其芯片上的设置是在内部设计和构建的。“我们开发了一种技术平台,非常适合探测非平衡状态下的非线性输运现象,如非线性和反常霍尔效应、安德列夫反射等,”主要作者、卡瓦列里小组的科学家王怡琳说。此外,非平衡超导与光电子平台的整合可能会导致基于这种效应的新器件。 安德烈·卡瓦列里(Andrea Cavalleri)是该研究小组的创始人,目前担任该小组的负责人,他补充道:“这项工作突显了汉堡MPSD的科技发展,在那里,新的实验方法不断被开发出来,以实现新的科学理解。我们一直在研究超快电输运方法近十年,现在能够研究非平衡材料中的许多新现象,并有可能在技术上带来持久的变化。” 测量设置,其中中红外和可见光束聚焦在光电器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