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季LNG开启快涨行情》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18
  • 就在“银十”落幕之际,LNG市场开启快速上涨模式。10月30日,全国LNG价格为3744元(吨价,下同),11月1日涨至4542元,仅2天时间涨幅就超过21%,市场参考价与10月初相比涨幅更是高达70.05%。目前LNG报价4210元,处于高位整理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供暖季到来,LNG需求量有望持续增加,后市值得期待,整体价格或将高于去年同期。

    供应预期偏紧

    10月份LNG行业平均开工率为45.9%,较9月上调约2%。进入11月份, LNG行业开工率约为46.8%。业者心态良好,交投氛围火热,推动LNG市场价格步步走高。

    据了解,随着天气转凉,京津冀多次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环保检查严格,上下游限停产较多,区内LNG供应偏紧;陕西宝钢液厂等停产工厂陆续开车,整体供应大幅提升;内蒙古、山西部分工厂由于气源问题停车,后期其他企业仍有停产预期。整体来看,11月国内LNG行业开工率仍有下调的可能。

    业内人士表示,第四季度向来是LNG需求旺季,但因原料、成本等因素掣肘,LNG装置开工率大幅提升的可能性不大。此外,今年LNG价格过低,大厂控价、挺价意愿非常强烈,也将为LNG市场增加上涨动能。

    卓创资讯认为,去年LNG市场均价大约在4600元,今冬市场形势要好于去年,价格也会较去年有所上调,或在5000元以上。

    原料短缺助攻

    近期LNG的原料气短缺给LNG市场上演快速上涨行情带来成本支撑。

    中国石油吉林销售公司主管何俊松介绍,10月30日,中石油西部天然气销售公司在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开展11月上半月长庆油田周边资源线上竞拍交易。此次竞拍最终成交价为2.6~2.75元/立方米,比10月下半月竞拍成交价上涨0.97~1.05元/立方米。价格上涨的同时,此次竞拍投放资源量较上次减少约0.8亿立方米。

    “今年以来,原料气先后经历了11次下调和5次上调,整体来看气源价格低于去年同期。因此,业者对于原料气后市均持乐观心态,看涨情绪浓厚。”何俊松分析说。

    原料气资源紧缺,未拍到的LNG厂后续可能需要高价采购,将影响开工积极性。加之京津冀再次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部分原料气企业采取停产或限产举措。此外,道路限行也将导致原料气价格上涨,这些都在成本面上对LNG市场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需求仍存缺口

    作为清洁燃料,LNG一直是生产企业的首选产品。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气象条件相比往年更为不利,将面临雾霾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的情况,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难度和压力进一步加大。清洁取暖是这些地区改善空气质量最重要的举措,对降低PM2.5浓度的贡献率达三分之一以上,因此推广和使用清洁能源将带动LNG需求增加。

    从消费来看,前三季度天然气消费量2253.8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11.6%。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839.2亿立方米,预计今年和2020年的天然气消费每年都将保持400亿立方米左右的增量。

    眼下天气转冷,意味着LNG销售旺季来临。冬季天然气需求量普遍是淡季的1.2~1.5倍,加之煤改气通气用户的持续增加,预计天然气需求增长率将一直维持在两位数。

    卓创分析师陈昭娟表示,目前LNG冬季效应已经凸显,部分地区陆续开始补货,需求量逐渐加大,预计今冬存在30亿~40亿立方米的LNG供应缺口。不过,此数据尚在可接受范围内。总体来看,今年LNG供需依然是紧平衡。

    业内人士也指出,今年冬季如果不发生持续时间长、范围大的低温天气,LNG供应将会得到保障。虽然大面积“短气、断气”风险较小,但仍不排除在寒潮极端天气下个别地区出现LNG短缺现象。

相关报告
  • 《煤炭开采行业周报:北方供暖季即将全面开启 能源保供仍是主基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1-18
    • 北方供暖季即将全面开启,能源保供仍是主基调本周动力煤价格基本平稳,秦港动力煤现货平仓价微跌1 元至609 元/吨,仍处于红色区间,发改委限价令初见成效,考虑到保供稳价的政策方向,配合煤炭积极发运及港口提库存,煤价回调预期增强。基本面来看,本周需求逐渐向好,供给面不确定因素增多:需求方面,随着各地陆续开启供暖,电厂日耗呈现初步上涨趋势,但由于电厂库存高位,叠加港口高煤价因素,补库未有明显增量;产地供给方面,保供工作仍在持续推进,但晋陕两地煤矿事故引发产地局部停产,环保及安检力度加大,对产能释放形成短期扰动;进口方面,除东北保供新增配额外,进口煤整体仍然受限,保供主要以产地增产为主。后期判断,需求方面,随着气温持续下降,供暖用煤高峰期即将来临,12 月是“迎峰度冬”传统旺季,今冬受拉尼娜现象影响冷冬预期增强,电厂日耗将迎来明显增长,支撑旺季用煤需求;供给方面,虽然煤矿事故、安检趋严等因素对产地供给产生短期扰动,但政策上对于保供稳价具备刚性要求,从上周发改委提出的提升港口库存、增加发运及平抑煤价三方面要求可以看出政策决心,产地保供仍将持续推进,或不改供给趋向宽松大方向;进口方面,澳煤禁令已定下限制基调,未来或仍将持续严格;港口库存方面,为响应港口提库存政策要求(目标600 万吨以上),铁路部门积极配合发运,预计未来或将平稳提升。中长期来看,基建力度加大、地产韧性犹存将支撑用煤需求,“十四五”供改持续深化,供给将趋于稳定。总体来看,保供工作持续推进下煤价或回归绿色区间,中长期供需稳定基本面将减弱煤价波动性,有助于合理区间内稳定。宏观方面,新冠疫苗研发出现新进展,进一步提振全球经济复苏的确定性预期。从三季报来看,煤价修复下行业整体业绩环比改善趋势确立,持续看好煤企估值修复。高分红及高股息率受益标的: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平煤股份、盘江股份;高弹性受益标的:兖州煤业、神火股份、淮北矿业;国企改革受益标的:潞安环能、西山煤电、山煤国际;煤焦产业链延伸布局烯烃受益标的:宝丰能源、金能科技;积极推动债务重组受益标的:*ST 永泰。 煤电产业链:本周港口煤价微跌,矿难短期扰动不改保供大方向本周(2020 年11 月 9 日-11 月13 日)港口动力煤价微跌至609 元/吨,发改委限价令对煤价上涨有所抑制。需求方面,供暖开启推动电厂日耗增长,未来冷冬预期下,冬季供暖耗煤将支撑未来三月用煤需求;供给方面,近期晋陕两地矿难频发,引发产地安检停产,对保供产生短期扰动影响,但考虑到发改委保供稳价政策决心,产地保供仍将持续推进,或不改供给趋向宽松大方向。 煤焦钢产业链:本周双焦皆稳,年底去产能发力支撑焦炭强势焦炭方面,焦价持续高位运行。需求方面,本周钢厂开工率持续高位,库存小涨,呈补库趋势;供给端,“蓝天保卫战”收官之际去产能力度加大,河北河南要求年底严格完成去产能目标,供给明显收紧促成焦价持续强势。焦煤方面,在澳煤禁令收紧供给的催化下,焦煤价格获得较强支撑。同时焦钢企开工率保持高位,焦企获利丰厚对焦煤涨价接受程度较高,在供给进一步收紧情况下,炼焦煤价格或走出补涨行情。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下行风险,供需错配风险,可再生能源加速替代风险。
  • 《北方进入供暖季 天然气价格或继续上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04
    • 周一沪深两市高开,其中区块链概念百股涨停。随后股指高位盘整,创业板指数表现强于沪指。午后指数高位盘整,深强沪弱格局延续。周二沪深两市涨跌不一。开盘后,周一暴涨的区块链概念表现分化。午后,沪指延续弱势局面,创指跌幅小幅收窄。尾盘,两市指数再度走弱。周三沪深两市双双低开,盘面上,区块链概念分化显著,前期表现强势的科技板块大面积回调。午后股指依旧弱势,沪指再度小幅走弱。周四沪深两市高开,随后指数小幅走弱,沪指也随即翻绿。午后,指数再度下探,三大股指尽数染绿。天然气板块小幅异动。周五沪深两市小幅低开,随后大盘震荡上行,三大股指相继翻红。午后,两市涨幅扩大,三大股指均一度涨逾1%。截至收盘,沪指报2958.20点;深成指报9802.33点;创指报1687.00点。 中国能源网能源综合指数本周收于1034.09点。其中,油气指数收于853.65点,指数微涨;煤炭指数收于873.73点,指数持平;电力指数收于1307.96点,指数微涨;新能源指数收于1560.57点,指数持平。 本周油气指数微涨。随着采暖季的临近,上游方面的“三桶油”相继表示努力增强市场供应,天然气冬季保供战已全面开启。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近期气温下降,北方城市逐渐进入冬季供暖季,补库存开启带动整体需求上涨;另一方面,目前环保要求严格,“煤改气”刺激了天然气的需求快速增长。在需求端的支撑下,预计后市天然气价格或继续上涨。 煤炭指数本周持平。陕西煤业10月30日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7.55亿元,同比增长23.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83亿元,同比增长2.47%;基本每股收益0.94元。有分析表示,浩吉铁路打通了陕北煤炭到华中的直接外运通道,陕北低成本煤炭得以便捷地到达全国煤价最高的华中片区,陕煤有望借此良机抢占华中市场。陕煤将与神华、中煤等传统下水煤强势企业一起最终形成我国煤炭市场的寡头垄断格局。 电力指数本周微涨。中信证券指出,三产及居民用电增速回升,推升9月用电增速。10月冷空气较早来临,经济亦具备韧性,用电增速或整体稳定,维持全年4%用电增速预测。水电全年业绩确定性强,降息环境下或有望享受业绩及估值双升;火电逆周期性突出,持续看好。个股方面,水电推荐长江电力、川投能源、黔源电力、华能水电、桂冠电力,关注国投电力;火电推荐华能国际、华电国际、京能电力、建投能源,关注浙能电力、粤电力A等。 新能源指数本周持平。中银国际指出,海外光伏需求持续景气,叠加国内光伏需求高峰来临,产业链供需有望改善;经过近期调整,光伏板块估值已回落至较低水平;推荐光伏制造龙头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电站龙头林洋能源、正泰电器、阳光电源,光伏设备龙头晶盛机电;建议关注东方日升、中环股份、迈为股份、捷佳伟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