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装备:填补国内空白 技术创新赢大单》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1-03-04
  • 截至3月1日,渤海装备公司已完成中俄东线(南段)首批试制钢管和江苏滨海LNG项目钢管首批交付。据悉,在2月份国家管网公司组织的中俄东线(南段)钢管产品招标中,渤海装备中标29.07万吨直缝钢管工作量,收获了市场大单。针对中俄东线管道项目用钢管超大口径、高钢级、高压力等新要求,渤海装备持续深化技术创新,成功研发出低温(零下45摄氏度)环境用X80钢级直径1422毫米钢管、热煨弯管及管件,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制的直径1422×25.7/30.8毫米直缝埋弧焊管,成为全球油气管道最大口径X80钢级直缝埋弧焊管。56英寸CL900球阀成为目前世界上尺寸规格和压力等级最大的球阀,已有28台应用到中俄东线(北段)项目。渤海装备积极履行生产保供职责,在已开工建设的中俄东线北段、中段及南段的部分管道项目中,其钢管供货量占项目总需求量的46%。同时,渤海装备组建服务队伍,深入施工一线提供精准服务,为管道全数字化、全智能化、全生命周期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报告
  • 《世纪派创公司41项检测填补国内空白》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1
    • 今年以来,石化机械世纪派创公司持续加强技术创新,截至12月底,已具备油气钻采设备领域105项产品关键参数全检能力,基本实现该领域检验检测能力全覆盖;累计有41项在建和在役检测能力填补国内空白。 该公司前身是四机公司计量检测中心,从事石油钻采领域检验检测服务,2017年经过整合重组,业务范围从服务钻采装备生产制造延伸至油田工程现场。今年以来,他们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明确攻关方向,努力发展自有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共组建技术团队7支,设立技术项目22项,覆盖新市场、新技术、新资质、信息化等领域,涉及新技术包括扭矩检测、钻杆钻具、连续油管等12种类。 他们投入5000余万元,自主设计研制了国内唯一移动检测服务车,该车集成20余项参数检测能力,可到油田现场开展钻修井机、井控装置、高压管汇、连续油管等在役设备检验检测服务;自主设计或联合研发了连续油管在线检测装置、井控装置在线监测系统、大通径高压管汇在线检测系统等,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 《通过鉴定!这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6-05
    • 6月4日,中国航发研制的“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在深圳通过产品验证鉴定,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1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通过整机验证,填补了国内该功率等级产品空白。 重型燃气轮机是能源高效转换、洁净利用、多领域应用的核心装备,因为极高的设计、制造、试验难度,世界上仅有少数国家具备独立自主研制能力。中国航发“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设计功率110兆瓦,具有启动迅速、综合热效率高、维护简便等优点,可使用燃油、天然气及中低热值气等多种燃料发电。 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军:与同功率火力发电机组相比,11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一年可减少碳排放超过100万吨,联合循环一小时发电量超过15万千瓦时,可以满足15000个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19年,“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被列为国家能源局首批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2020年改进型重型燃气轮机总装下线,2022年在中海油深圳电厂启动示范运行。目前,“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已累计运行突破14000当量小时,其中单台运行时数超过7000当量小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大响:随着我国燃气发电装机容量迅猛发展,自主研制重型燃气轮机、打破国外技术和市场垄断,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