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派创公司41项检测填补国内空白》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1
  • 今年以来,石化机械世纪派创公司持续加强技术创新,截至12月底,已具备油气钻采设备领域105项产品关键参数全检能力,基本实现该领域检验检测能力全覆盖;累计有41项在建和在役检测能力填补国内空白。

    该公司前身是四机公司计量检测中心,从事石油钻采领域检验检测服务,2017年经过整合重组,业务范围从服务钻采装备生产制造延伸至油田工程现场。今年以来,他们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明确攻关方向,努力发展自有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共组建技术团队7支,设立技术项目22项,覆盖新市场、新技术、新资质、信息化等领域,涉及新技术包括扭矩检测、钻杆钻具、连续油管等12种类。

    他们投入5000余万元,自主设计研制了国内唯一移动检测服务车,该车集成20余项参数检测能力,可到油田现场开展钻修井机、井控装置、高压管汇、连续油管等在役设备检验检测服务;自主设计或联合研发了连续油管在线检测装置、井控装置在线监测系统、大通径高压管汇在线检测系统等,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 原文来源:https://oil.in-en.com/html/oil-2933994.shtml
相关报告
  • 《填补国内空白!70兆帕压缩氢气加气机检定装置验收》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4-16
    • 4月15日,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以下简称“大检集团”)举行国产首台直管结构70MPa压缩氢气加气机检定装置验收暨新品发布会,这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氢能计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性技术支撑。 以加氢站为核心的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和氢能专用装备科技研发是我国当前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安全保障、氢气计量、成本控制是加氢站建设运营面临的三大难题,是关系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急需整合计量、安全、认证等相关技术资源,形成体系完备的氢能产业计量与质量安全检测保障方案,开展相关示范和应用推广。基于该背景,大检集团通过“揭榜挂帅”立项科技项目《压缩氢气加气机检定装置的研制及应用》,对加氢站中用于贸易结算的氢气流量计、加氢机等量值溯源关键核心技术展开科学研究。 该项目由大检集团计量院公司牵头,经充分市场调研、整合创新资源、联合技术攻关、大量实验验证,成功研制国内首套兼容35MPa和70MPa压力的直管结构压缩氢气加气机检定装置,该设备经国内权威机构检测,具有压力灵活切换、无线智能监测、高度集成便携及防爆安全等级高等特点,解决了当前70MPa压缩氢气加气机无法量值溯源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了加氢站的合规运营,确保氢气贸易结算的公平公正,为绿色氢能、低碳减排等新兴领域提供精准的计量技术支撑。 近年来,大检集团持续深化改革提升,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坚守公益属性,以科研创新为核心引擎,不断建立完善“揭榜挂帅”机制,积极构建“产学研检用”协同创新体系,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强力打造高素质科研团队,推动关键领域检验检测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截至目前,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亿元,立项科研项目25项。 此次成果发布彰显了大检集团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作为国有检验检测机构改革的先行者,下一步,大检集团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继续优化整体科研布局,持续搭建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以创新为驱动,由传统质量技术向“数”“智”赋能技术转变,由单一业务服务向NQI一站式和系统解决方案转变,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聚焦行业和用户需求,加速研发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以产融结合和高素质人才团队建设激发转型动能,激活集团在尖端技术服务、行业标杆示范和技术创新高地的引领效能,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大检智慧”和“大检方案”,以改革开放创新全面助力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
  • 《首创铝合金智能建筑施工平台,滨州铝业填补国内空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4-26
    • “世界高端铝业峰会·2019”将于4月28日至29日在滨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为做好世界高端铝业峰会的前期氛围营造工作,大力宣传滨州市涉铝产业基础优势,4月18日至19日,高端媒体滨州铝业行活动走进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邹平市,探寻滨州涉铝企业发展过程。 4月18日,“世界高端铝业峰会·2019”高端媒体滨州行采访团走进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参观采访了山东泰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滨州盟威戴卡轮毂有限公司以及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 一走进山东泰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铝模板生产车间,自动化的流水生产线让记者们眼前一亮,据了解,这条铝模板生产线年产能在300万平方米,目前产能位居国内首位。其中大量采用了国际领先的机器人智能焊接生产线、全自动流水线生产设备,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BIM设计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对铝模板系统的每个构件使用二维码管理,通过大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了对每一块铝模板的全程跟踪。除了开发建筑用铝模板,泰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还研发建设铝合金集成智能一体化建筑施工平台项目,实现了建筑施工平台的智能化控制、整体升降、安全高效等特性,该项目也在2019年被列入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建筑施工平台实现了国内首创全铝配置,其具有自重轻、标准化程度高,耐腐蚀、可循环利用等特点,能有效解决钢管脚手架安全系数较低、安装繁琐、频繁拆卸安装等诸多问题。使用过程中采用智能终端控制整体升降,每分钟升降12CM,可实现一键预紧、过欠载自动停机、受力值临界预警、缺相保护、数据存储与下载等先进功能,并设有防护挡板,实现施工平台与建筑物无缝隙接触,有效杜绝坠落、坍塌等安全隐患。不仅如此,公司所在集团所购买的铝液,全部生产成铝模板、铝合金集成智能一体化建筑施工平台、工业型材、全铝家具等终端产品,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利润最大化,完成了从铝液到终端产品接近100%的转化率。 走进滨州盟威戴卡轮毂有限公司厂区,偌大的生产车间里,却见不到几个工人。流水线上,一台台黄色的机器人操作精准快速,把一个个汽车轮毂送往下一道工序,这就是滨州盟威戴卡轮毂有限公司车间内的场景。采访团的记者们在参观纷纷驻足,举起手中的相机对准了工作中的机器人。公司副总经理卢化鹏告诉采访团的记者们,在公司生产车间流水线上,机械加工、动平衡检验、气密检验、清洗和涂装等生产工序基本上实现了机器人全覆盖,机器人替代率达到了60%,每千名员工拥有机器人数量为125台,远超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近年来,轻量化已然成为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而汽车轻量化实现的载体也必然是汽车零部件的轻量化。对现有的铝合金轮毂,由铝代钢已实现了材料的轻量化,进一步的轻量化只能通过结构创新和工艺创新。从2015年开始,盟威戴卡就率先认识到轻量化轮毂潜在的巨大市场,并进行超前谋划、提前布局,率先在装备和研发方面投入巨资迅速布局高端乘用车轻量化轮毂,以产品技术创新为驱动,持续打造市场竞争新优势。公司引进了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德国全自动铸旋生产系统,通过对轮毂结构进行颠覆性设计和采用结合低压铸造和旋压两者优势的铸旋工艺,相同规格的车轮,延伸率提高5%以上,重量减轻 15%-35%,强度提高10%-20%,实现了产品的轻量化、高强度要求。 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国内规模最大的活塞制造企业,亚洲最大的内燃机活塞生产制造企业。自1986年至今,连续30多年处国内行业领军地位,综合实力全球行业排名第4位。目前,企业年产能达到3000万只各类型活塞,国内综合市场占有率35%,商用车用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为一汽、东风、潍柴、重汽、玉柴、康明斯、上汽等多家知名主机厂配套;国际市场遍及北美、欧洲、东亚、中东等地区,拥有康明斯、卡特彼勒、大众、菲亚特、科勒等国际高端客户。公司先后获得国内行业惟一“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取得全国质量奖、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近五年来,渤海活塞新增自动化加工生产线34条,自动铸造机20组,自动检测机10余台,组织团队研发柔性生产线,提高生产线多品种生产能力,按高标准建设活塞销自动化生产车间,利用无线局域网络,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物流配送、智能仓储管理、虚拟化仿真设计、高性能企业云计算、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功能,实施智能能效管控系统,实现全面的智能化能耗监测和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