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油田突破塔河南高效钻井瓶颈》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0-09-15
  • 截至9月1日,塔里木油田跃满2-H7井测试获高产,成为跃满2区块继跃满2-H6井之后的又一口百吨井。防漏堵漏技术的运用,使这口井较区块已钻井节省费用约244万元。塔河南年产碳酸盐岩原油已突破百万吨,是塔里木油田原油上产与高效开发的主战场。然而塔河南二叠系地层存在埋藏深、厚度大的火成岩,可钻性差等情况,严重制约塔河南钻井提质增效。塔里木油田通过工程地质一体化,归纳总结出一套适合塔里木油田二叠系火成岩井漏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为探索火成岩地层安全快速钻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结合实钻数据,塔里木油田对二叠系地层岩性进行精细划分,优化井身结构,优选最佳的钻头和提速工具,充分利用扭力冲击器或复合冲击器配合抗冲击性PDC钻头,高效冲击破岩,提高机械钻速,配套做好钻井液体系优化,科学制定钻井提速技术模板和钻井标准设计卡片,目前已成为现场钻井提速的技术利器,全面保障塔河南超深复杂碳酸盐岩安全高效钻井。科研人员还充分利用油田钻井大数据,为塔河南钻井提速建立专业数据库,以提高单趟钻的进尺和机械钻速为目标,实现地质工程一体化信息共享。根据地层岩性进行钻头和提速工具选型,开展新型钻头和提速工具试验与应用效果评价,进一步促进钻井提速提效。8月26日,跃满703-H3井仅用时65天钻进至井深6247米,比设计周期提前18天,成为塔河南今年提质增效最佳的一口井。截至目前,塔河南今年共完钻22口井,平均单井钻井周期缩短24.3天。

相关报告
  • 《塔里木油田开启加快发展新征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0-29
    • 咬定“三个万亿方大气区”和“一个千万吨级大油气区”建设目标不放松,推动加快发展目标实现,截至10月22日,塔里木油田今年年初以来生产油气产量当量近2280万吨,同比净增162万吨,已掌握超额完成全年2830万吨油气产量当量奋斗目标的主动权。到今年年底,塔里木油田油气日产水平有望踏上2020年完成3000万吨产量生产线。 塔里木油田把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穿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过程,加快教育成果转化,注重整改实效,扎实做好整改落实“后半篇文章”。针对油气业务加快发展的问题,召开党工委全委(扩大)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强化资源掌控、强化科技支撑、强化管理提效、强化基础保障、强化党的建设“五个强化”,决胜3000万吨,到2025年,实现油气当量3500万吨以上,并力争提前一年实现。 2020年塔里木油田300亿立方米大气区建设时机成熟。塔里木油田紧密围绕库车地区建设克拉—克深、博孜—大北、秋里塔格三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加快突破地质认识、工程技术和生产组织三个瓶颈,高效率组织新一轮圈闭会战,落实可上钻圈闭30个。配套完善超深井钻井技术和提速模式,博孜9、大北17、克深19等7口井获得重大突破和发现,库车山前克拉—克深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已经靠实,博孜—大北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基本明朗,秋里塔格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初见端倪。 千万吨级大油气区建设稳步推进。塔里木油田深化油气藏地质认识,加快塔北—塔中沙漠地带勘探评价部署,实现资源量向储量、储量向产量的快速转化。塔北—塔中碳酸盐岩分布广、含油层系多,是塔里木油田建设千万吨级大油气区的主体。围绕断溶体部署水平井横穿断裂带,钻井成功率已由72%提高到93%,单井日产能由28吨提高到45吨以上。其中,塔河南已完钻井35口,成功率100%,诞生百吨井29口,平均单井日产能达75.8吨。 目前,塔里木石油液体和天然气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3.12万吨和16.18亿立方米。目前,2020年产能建设区块开发方案编制完毕,163口产建新井提前70天部署到位,创历史最高水平,为明年油气上产赢得了主动。
  • 《塔河油田缓蚀剂研究突破高温高腐蚀瓶颈》

    • 来源专题:油气成藏评价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5-09
    • 近期、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通过科研攻关、研发出耐高温超过120℃、缓蚀率达80%以上的XS 2耐高温缓蚀剂、该产品目前已经运达现场、准备在TH12221井开展应用、该产品应用后、能够降低因腐蚀而引发的修井、作业成本、减少300万元/井次、延长油管使用寿命3年。西北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度超过5000m, 储层温度超过120℃, 采出液含盐超过22万mg/L, 富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强腐蚀介质, 对油管、套管、抽油杆等设备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 据统计, 目前因腐蚀等原因造成油气井检管周期平均为2年, 修井作业成本较高。目前常用的油管保护技术是缓蚀剂。但是目前国内同类产品耐温普遍较低, 不超过120℃, 亟待开展需要耐高温缓蚀剂。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历时两年, 针对井下高温、高腐蚀环境, 进行耐高温缓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