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物数所等从实验上获得自旋-轨道角动量耦合超冷原子体系的基态相图》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 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3-30
  •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江开军团队实现了超冷原子的自旋-轨道角动量耦合效应,首次从实验上获得了该耦合体系的基态相图,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 Rev. Lett. 122, 110402 (2019))。该工作是和青岛大学、美国莱斯大学以及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一起合作完成的。

      粒子的内部自旋和外部轨道运动(线动量或者轨道角动量)之间的耦合在原子、光子和固体材料等体系中普遍存在,是大家普遍关注而没有解决的物理问题,而具有高度可操控性的超冷原子可以用来研究这种耦合效应。在超冷原子研究的前十年间,国际上已经实现了自旋-线动量耦合,并且揭示了很多新奇的量子效应,但是自旋-轨道角动量耦合效应在实验上还没有研究。在自旋-线动量耦合中,光的线动量在拉曼跃迁过程中相干地转移给原子,体系具有空间平移对称性,并且动量的连续性导致能谱也是连续的。在自旋-轨道角动量耦合中,光的轨道角动量在拉曼跃迁过程中相干地转移给原子,体系具有旋转对称性,并且轨道角动量的分立性导致能谱也是分立的,所以自旋-轨道角动量耦合展现出完全不同的量子特性。

      江开军团队研究人员在球形光阱中制备了铷原子玻色凝聚体,利用一对高斯光和拉盖儿-高斯光诱导原子两个内态之间的拉曼跃迁,将拉盖儿-高斯光的轨道角动量相干地转移给玻色凝聚体,实现了超冷原子的自旋-轨道角动量耦合,首次从实验上获得该耦合体系的基态相图,证明相变是一阶相变,观察到一阶相变伴随的磁滞回线效应,并且观察到原子相互作用对相变的影响。该工作为研究超冷原子体系的相变、非平衡动力学行为提供了新的途径。

      该研究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中国科学院仪器项目和先导专项的资助。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大在超冷原子拓扑量子体系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feifei
    • 发布时间:2019-01-0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同事陈帅、邓友金等与北京大学刘雄军、维也纳工业大学、卡尔加里大学的合作者们,在超冷原子拓扑量子体系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用量子淬火动力学方法在人工合成的二维自旋轨道耦合超冷原子体系中得到了直接判断体系拓扑的动力学判据,并据此精确测定了体系的拓扑相图。相关研究成果于12月18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该成果开创了用非平衡态动力学来研究拓扑量子体系的新方法。该工作首次在实验上验证了非平衡态动力学方法在探测体系拓扑方面所具有的优越性,为拓扑量子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授时中心等在冷原子研究中获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liuzh
    • 发布时间:2018-09-19
    •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员张首刚、张晓斐带领的研究团队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在冷原子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从理论上预测了具有Rashba自旋轨道耦合的软核超冷玻色凝聚体中具有手征性的超固态,相关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