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石地球化学是否记录了全球沉积物俯冲?》

  • 来源专题:深海资源开发
  • 编译者: 徐冰烨
  • 发布时间:2025-03-07
  • 全球锆石地球化学数据的汇编通常用于解释构造和气候的长期演化趋势,特别是在地壳演化模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雪球地球的影响和陆地植物的出现。锆石具有物理和化学抗性,耐高温,化学扩散速度极慢,能够在沉积物循环和地壳改造的多个阶段中保存。由于含有高浓度的铀(U)和相对较低的非放射性铅(Pb),锆石是最常用于定年的矿物之一,保存了地球历史上大部分时间的化学信号。在锆石中保存的化学系统的分析类型中,O同位素数据越来越多地用于全球解释。锆石的O同位素组成,通常以δ18O表示。

    爱达荷州立大学地球科学系联合其他单位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锆石δ18O数据库,首先将该数据库划分为离散的大陆区,以进行空间和时间偏差的初步测试。然后,将这些数据与GPlates软件中的完整动力学板块模型结合,进行一系列敏感性测试,以隔离并消除过去十亿年中的同位素异常。结果突出了区域构造背景在全球锆石地球化学记录中的重要性。

    作者收集了先前已发表的锆石δ18O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然后,将全球数据按照古生代缝合线位置划分为八个大陆区域:非洲、南极洲、亚洲、澳大利亚、波罗的海、北美洲、冈瓦纳周边地区和南美洲。接下来,使用双变量核密度估计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以显示不同大陆区域的锆石δ18O值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趋势。为了评估四个主要的同位素异常时期(Tonian-Cryogenian、Ediacaran-Cambrian、Devonian和Neogene)是否由局部或区域性的地质事件引起,进行了敏感性测试。敏感性测试的结果表明,每次移除特定数据后,全球平均δ18O的变化可以显著减小甚至反转。这强调了区域性地质环境的影响。

    研究认为,全球锆石氧同位素数据汇编存在明显的时空偏差。这种偏差主要由区域性的地质事件和过度代表性的数据点引起,而不是全球性的现象。低δ18O值在Tonian-Cryogenian时期被解释为雪球地球期间热液和冰川融水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实际上这些低值只出现在中亚的超高压岩石、埃及的蛇绿岩以及马达加斯加的新生弧岩中,是在热液异常区过度采样的结果。Ediacaran-Cambrian和Devonian时期的高δ18O值被解释为雪球地球侵蚀和陆生植物兴起的结果,但实际上是由于冈瓦纳大陆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上地壳来源物质的影响。通过移除特定时间段内的部分数据贡献,可以显著减小甚至反转全球平均δ18O值的变化。

    长期的锆石δ18O值趋势大致反映了碰撞型造山带和大陆弧的生成过程,记录了单个造山带中沉积物和变质沉积岩的熔融情况,而不是全球沉积物俯冲的变化。例如,Cambrian-Ordovician时期较高的δ18O值与冈瓦纳超级山脉和围绕冈瓦纳的俯冲带有关,而晚古生代和中生代较低的δ18O值则与泛大陆的存在和破裂有关。<100 Ma的δ18O值反转可能反映了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关闭和太平洋科迪勒拉造山带的发育。



    论文信息:

    Kurt E. Sundell, Francis A. Macdonald, Stephen J. Puetz, 2024. Does zircon geochemistry record global sediment subduction? Geology, 52(4): 282-286.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30/G51817.1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LEqfOcUU1G1qFKwNOLNKSQ
相关报告
  • 《海洋沉积物中甲烷的全球扩散通量研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06-27
    • 甲烷的厌氧氧化为全球海底产生的大量甲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限制性的屏障。本研究中提供了与甲烷氧化屏障深度相关的甲烷通量和海洋沉积物扩散控制降解的全球性地图和预算。新的预算结果表明,45-61 Tg甲烷每年被硫酸盐氧化,其中大约80%的氧化过程发生在大陆架沉积物中(<200米水深)。以厌氧氧化作为稳态扩散沉积物中甲烷的近似值,我们计算出海底全球有机碳通量中的3-4%转化为甲烷。我们进一步报道了扩散甲烷和硫酸盐—甲烷转化过程中的硫酸盐通量的全球失衡,与甲烷氧化屏障的相应深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观察到的硫酸盐和甲烷之间的全球平均净通量比为1.4:1,这表明:平均来说,在海洋沉积物的硫酸盐甲烷转化过程中,硫酸盐—甲烷转化(STM)的甲烷通量仅占海硫酸盐消耗量的约70%。 SMT不仅代表天然的CH4屏障,同时也代表大多数电子受体耗尽的沉积深度,那里发酵有机物质的降解主要产生甲烷。因此,SMT深度最终控制着到达海底的有机物有多少可以被微生物转化为CH4。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来自740个地点(图1)的地球化学特征,这些地点覆盖了广泛的海洋环境。从这个数据库中,我们绘制了CH4氧化屏障的分布和大小,并建立了经验关系来估计海洋沉积物中CH4的全球产量。 SMT深度和全球预算的计算 通过图2c所示的沉降速率的幂函数计算每0.1°×0.1°网格单元中SMT的深度。对于深海沉积物,SMT的估算深度常常超过沉积在地壳上的沉积物总厚度。因此,对于每个网格单元,比较计算的SMT深度与NOAA提供的总沉积厚度。SMT的预测深度与观测值基本一致,其中84%的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偏差小于一个数量级。 通过SMT深度的幂函数计算扩散SO42-和CH4通量(图2a,b)。在预测的通量中,79%(如果直接根据沉积速率估算为81%)和75%(如果直接根据沉积速率估算估算为75%)的CH4和SO42-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偏差小于一个数量级。 (冯若燕 编译) 附图:观测到的全球经验关系 (a,b:SO42-(JSO 4,a)和CH4(JCH 4,b)的扩散通量对SMT与SMT深度之间的对数——对数关系曲线。C:SMT深度与沉降速率的关系。插图,SMT深度与总有机碳(TOC)埋藏通量之比。d:SMT的JSO4与JCH4之比(红色虚线表示1:1化学计量)。顶部插图,通量比的直方图,RJ = JSO4/ JCH4。底部插图,RJ随SMT深度变化的变化(黑色实线表示平均比例为1.4:1;灰色包络表示距离平均通量比为1的范围)) 联系我们: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情报网网站:http://marine.whlib.ac.cn 机构网站:http://www.whlib.ac.cn/ 邮箱:marine@mail.whlib.ac.cn 电话:027-87197630 QQ:2215235038
  • 《金伯利岩:我们知道唯一的火山沉积物来自地球深部的地幔》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09-27
    • 我们的星球大约在45.4亿年前形成,但几乎没有这个古老世界的迹象-只是加拿大西北部的一小块岩石露头,其历史可追溯到40.3亿年,而来自澳大利亚西部的锆石矿的微小晶体大约有43亿年的历史。 我们赖以生存的绝大多数薄皮都还年轻。缺乏保存的较旧材料是我们这个充满活力的星球的结果。 不断不断的构造板块形成并破坏岩石,而水文循环的作用(雨水,河流,冰川,海洋)往往会侵蚀并重新分配其成分。 然而,数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假设地球内部深处存在一些区域,这些区域自行星形成以来就没有接触过任何物质。 这些原始物质的域是古代事件的遗留物,该事件使我们的地球核心与构成地球大部分地壳和地幔的硅酸盐成分分离。 现在,墨尔本大学的新研究正在使用金伯利岩(火成岩)阐明这一难题。 这些异常的岩浆是我们最珍贵的商品之一-钻石的主要来源。它们是我们知道的唯一来自地球深部地幔的火山岩沉积物,它们为我们的星球形成提供了令人着迷的一瞥。 尽管我们已尽了最大努力,但有关地球内部深处的假设仍未得到充分检验。 我们可以使用涉及地震波传输的地球物理技术来创建地球内部的图像,但是确定深层地球的组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很少提供样品给我们进行分析,而且我们没有钻入地幔的技术可以从源头上找到这种材料。 俄罗斯西北部的可拉超级深孔是有史以来最深的钻孔,深度超过12公里。 尽管听起来可能很深,但距离该地区地壳的距离还不到三分之一。实际上,我们将需要在下地幔中进一步挖掘500多公里,才能找到原始物质。 我们关于地球内部组成的许多想法实际上来自陨石。 我们相信,它们来自灾难性的碰撞,这些碰撞从与地球相似形成的早期太阳系行星深处释放了物质。 但是,很少有爆发事件将诸如金伯利岩等物质从地球深处带到地表。 金伯利岩喷发从未见过,因为大多数金伯利岩形成于数百万至数十亿年前。 但是我们从它们的质地和挥发性丰富的性质中知道,这些喷发一定是非常剧烈的,以极快的速度穿越地球的地幔,并在其经过时对其周围环境进行采样。 一小部分钻石带有微小的其他矿物内含物,这些内含物只有在高压下才能稳定,这清楚地证明了它们的形成发生在800公里的深度。 在我们与墨尔本大学研究人员David Phillips教授,Andrea Giuliani博士和Roland Maas博士,艾伯塔大学的Graham Pearson教授以及Durham大学的Geoff Nowell博士的研究中,我们测量了25亿年爆发的金伯利岩的成分地球历史时期;从全球除南极洲以外的每个大陆的13个金伯利岩田收集数据和样本。 使用敏感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我们可以绘制其地幔源随时间的演变图。 我们的结果表明,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喷发的所有金伯利岩都可能来自一个单一的原始储层,而原始储层是在地球核心形成后不久形成的。 然后,大约2亿年前,这个水库似乎已被破坏。 这可能是由于在超大陆Pangaea边缘建立了一个巨大的俯冲带,而该大陆是早于我们现在拥有的七个大陆的单一大陆。 在这里,构造板块之间的碰撞迫使年轻的洋壳向下进入超大陆下方,并返回到地球更深的地幔中。该物质可能导致原始储层的污染。 330/5000 这些观测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证据,表明地球地幔中存在着一个原始原始储层,这是过去四十年来人们一直在激烈猜测的话题。 大约2亿年前的这一重大事件很可能代表了地球地球化学演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文章发布于2019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