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鄂尔多斯盆地年产天然气50多亿立方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10
  • 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截至2021年12月28日,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在鄂尔多斯盆地年产天然气达到50.43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年产原油18万吨,为端牢能源饭碗贡献了中国石化力量。

    据了解,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在鄂尔多斯盆地拥有的油气矿权面积达2.4万平方千米,约占盆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油气开发企业之一。为更好履行央企的责任与担当,生产更多清洁能源,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科研人员不断向油气开发的“拦路虎”发起挑战,在勘探开发技术方面攻坚克难,油气产量逐年迈上新台阶。

    针对大牛地气田单井产量低、气田稳产难度大等难题,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储层单砂体研究,摸清剩余储量分布规律与气藏走向,有目标的进行部署开发,并创新运用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的储层改造技术、丛式井立体开发技术,使得单井产量提升两到三倍。同时,强化气井的措施改造,严格控制气井递减率下降,确保了气田每年稳产30亿立方米以上。

    东胜气田是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近年来新开发的又一阵地,通过对气藏开展“零基研究”,在气田新层系、新区域不断获得重大发现和突破,累计新增探明储量达到1926.74亿立方米,为气田快速实现大规模量产奠定了良好基础,年产气从6年前的不足1亿立方米,提升至今年的产气20亿立方米,牢牢保障了能源的供应。

    “在此基础上,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锁定年产气54亿立方米的目标,不断通过探索新的生产阵地,加大科研攻关,生产出更多清洁能源,切实肩负起保障能源安全的重任,坚定向年产100亿立方米大气田目标迈进。”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相关领导表示。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中石化在鄂尔多斯盆地又发现“千亿方大气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9-25
    • 9月25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获得重大进展,又新增探明储量442亿立方米,至此,位于盆地北部鄂尔多斯市境内的东胜气田累计探明储量达1239亿立方米。这是近20年来我国先后发现大牛地、苏里格等气田并进入规模开发之后,鄂尔多斯盆地发现的又一储量规模超“千亿方大气田”,相当于亿吨级当量大油田,将成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2010年,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启动东胜气田开发准备工作,目前气田累计新建产能15亿立方米,累计产气25亿立方米,气田日产气370万立方米,可满足740余万户居民生活用气需求。 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新华表示,华北石油局在鄂尔多斯盆地已建成大牛地和东胜两大气田,累计产气近400亿立方米。东胜气田继大牛地气田后,成为中国石化在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资源接替阵地。目前,东胜气田上产步伐进一步加快,今年底将达到15亿立方米年生产能力,明年达到20亿立方米年生产能力。 目前,大牛地和东胜两大气田在保障大华北地区上亿户居民用气的同时,还确保了气源地10000余户农牧民生活用气,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三五”期间,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落实相关批示精神,中国石化全力推进天然气开发。8月14日,中国石化宣布,在四川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921亿立方米。今年3月,继涪陵页岩气田后,中国石化页岩气勘探开发再获重大突破,威荣页岩气田提交探明储量1247亿立方米。 在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同时,中国石化加速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天然气供应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2018年中国石化销售天然气384.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63.5亿立方米;2019年上半年销售天然气同比增加39.3亿立方米。
  • 《历史新高!延长石油天然气产量突破100亿立方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17
    • 12月16日上午9时50分,从延长石油气田公司传来捷报,该公司天然气年产量首次突破100亿立方米,刷新历史最高记录。这标志着百年延长为我国再添一个百亿方大气田,为国家能源安全和我省民生用气提供了坚强保障。 延长气田的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延安和榆林两地,属于鄂尔多斯盆地典型的“三低”致密砂岩气藏,也是世界级勘探开发难题。储层非均质性强,单井产量偏低,稳产难度大,加之陕北地区沟壑纵横,地面集输系统建设成本较高,气田效益开发难度大。这几年通过深化地质理论认识,持续强化工艺技术攻关,创天然气增储上产加速度,成为国内同期增产速度最快的气田之一。 近年来,在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气田公司5000余名干部职工坚持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引领,持续弘扬“埋头苦干、不怕困难”优良传统,按照“三年工作两年干,两年工作一年完”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150亿方产能倍增项目建设。通过创造性实施标准化设计、集中化采购、撬装化集成、工厂化预制、模块化安装、数字化运行“六化”新模式等有力举措,引领项目建设新速度,提前完成中区北部产能项目,累计建成产能128亿方,把能源的饭碗端得更牢,有力确保了天然气持续稳增长。 在生产组织方面,气田公司紧盯老区稳产和项目投产“两个关键”,狠抓项目达产达效,全年累计投产新井1289口。强化产量“日定额”管理,层层签订“军令状”,逐级分解生产任务,及时建立生产计划偏离预警机制,大力推行“三级调度令”分级管理模式,全方位统筹生产组织,全面提升生产运行效率。实施气井拟人化管理,严格落实设备三级巡检制度,不断提升气井“三率”。同时科学安排厂站检修计划,严控检修时间,将检修对产量影响降到最低。目前,该公司日产气量由年初的2300万方增至现在的3300方以上,净增1000万方,最大限度提升清洁能源供给能力和民生用气供应量,以实际行动诠释能源保供的责任和担当。 在技术增产方面,该公司发挥技术核心作用,通过强化地质气藏、钻完井工艺、储层改造、采气工艺、集输工程等专业领域研究,探索开展了快速钻井技术、TCP多层分级射孔与压裂联作工艺、新型压裂液、超低密度陶粒砂等新工艺新技术应用推广。全年累计发现无阻流量百万方气井13口,为天然气持续稳产增产提供了新鲜血液。同时加强“新领域、新层系、新类型”天然气资源勘探力度,积极寻找接替资源,相继在寒武系气藏、煤层气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百亿方大气田资源接替做好技术保障。 据测算,100亿方天然气可替代标煤1300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00万吨,相当于12万公顷阔叶林每年光合作用吸收的碳量。如果按每人日均消费1立方米天然气,可供全国14亿人连续使用7天,可满足一座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连续用气1000天,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构建新型能源安全体系和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