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2024年5月24日发布的一项新框架将指导卫生当局、社区和其他利益攸关方预防和控制猴痘疫情,消除该疾病的人际传播,并减少病毒从动物到人类的外溢。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PXV)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它会导致疼痛的皮疹、淋巴结肿大和发烧。大多数人完全康复,但有些人病得很重。该病毒通过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它还在东非、中非和西非设有动物宿主,偶尔会发生从动物到人类的溢出效应,从而引发进一步的疫情。
该病毒有两个不同的分支:分支 I 和分支 II。分支 I 爆发比分支 II 爆发更致命。
与分支II相关的猴痘的重大出现始于2017年,自2022年以来,已蔓延到世界所有地区。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5 月期间,疫情被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然疫情已基本平息,但今天仍有病例和死亡报告,这表明世界各地仍在继续低水平传播。
目前,刚果民主共和国(DRC)也爆发了分支I病毒的重大疫情,那里的病例几十年来一直在上升。自今年年初以来,刚果民主共和国已报告了6500多例病例和345例死亡。其中近一半是15岁以下的儿童。
《加强猴痘预防和控制战略框架(2024-2027年)》为全球卫生当局、社区和利益攸关方提供了路线图,以在各种情况下控制猴痘疫情,推进猴痘研究和获得对策,并尽量减少人畜共患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