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发布加强猴痘预防和控制战略框架》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8-20
  • 世卫组织2024年5月24日发布的一项新框架将指导卫生当局、社区和其他利益攸关方预防和控制猴痘疫情,消除该疾病的人际传播,并减少病毒从动物到人类的外溢。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PXV)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它会导致疼痛的皮疹、淋巴结肿大和发烧。大多数人完全康复,但有些人病得很重。该病毒通过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它还在东非、中非和西非设有动物宿主,偶尔会发生从动物到人类的溢出效应,从而引发进一步的疫情。

    该病毒有两个不同的分支:分支 I 和分支 II。分支 I 爆发比分支 II 爆发更致命。

    与分支II相关的猴痘的重大出现始于2017年,自2022年以来,已蔓延到世界所有地区。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5 月期间,疫情被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然疫情已基本平息,但今天仍有病例和死亡报告,这表明世界各地仍在继续低水平传播。

    目前,刚果民主共和国(DRC)也爆发了分支I病毒的重大疫情,那里的病例几十年来一直在上升。自今年年初以来,刚果民主共和国已报告了6500多例病例和345例死亡。其中近一半是15岁以下的儿童。

    《加强猴痘预防和控制战略框架(2024-2027年)》为全球卫生当局、社区和利益攸关方提供了路线图,以在各种情况下控制猴痘疫情,推进猴痘研究和获得对策,并尽量减少人畜共患传播。

相关报告
  • 《《猴痘医院感染防控专家共识》2023年9日发布》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3-10-28
    • 由全国医疗机构感染监测网、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院感染控制中心牵头制定的《猴痘医院感染防控专家共识》在《中华医学杂志》2023年9月103卷34期发表(https://rs.yiigle.com/cmaid/1469933)。湘雅医院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教授黄勋和吴安华为共同通讯作者。 2022年5月起,猴痘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2023年6月以来,我国多个省份先后报告多例猴痘病例。目前尚无特效治疗猴痘药物,医疗机构如何避免猴痘病毒交叉感染已成为防控的关键,然而目前国内外相关指南对医疗机构内猴痘传播风险的防控缺乏系统的推荐性建议。 为此,全国医疗机构感染监测网、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率先组织全国64名医院感染防控、临床医疗、消毒等领域专家,梳理相关问题,发布猴痘医院感染防控专家共识。共识的主要内容包括猴痘疫情概况、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早期识别与诊断、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策略及其他措施、职业暴露评估及处理等内容。 今年9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称,自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据介绍,该共识的发布将有助于医疗机构落实猴痘“乙类乙管”防控措施,在解决猴痘医院感染防控困惑、降低医疗机构猴痘交叉感染风险、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健康等方面起到指导作用。
  • 《猴痘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8-20
    • 在2022年,全球范围内爆发了Mpox(猴痘)的疫情,遍布欧洲和美洲的多个国家,并迅速蔓延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该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因是Mpox病毒的迅速传播。因此,各国加大了努力,探索治疗策略,旨在抗击感染及其传播。然而,目前针对Mpox病毒感染的可用治疗选择仍然有限。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抗病毒化合物获得了监管机构的批准。鉴于Mpox病毒的高变异性,某些突变株对现有药物干预显示出抗药性。这凸显了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的迫切需求,这些药物既能对抗药物抗性,又能对抗生物恐怖主义的潜在威胁。目前,关于Mpox的病理生理和治疗的综合文献匮乏。该项综述涵盖了Mpox感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总结了抗Mpox药物的最新进展。分析包括目前在临床环境中使用的批准药物,以及新发现的显示出对抗Mpox潜在抗病毒效力的小分子化合物和抗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