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欧盟批准德国将天然气巨头尤尼珀公司收归国有》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12-17
  • 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欧盟委员会12月16日公开表示,受能源危机影响,欧盟委员会同意德国政府收购天然气巨头尤尼珀公司。

    报道称,欧盟委员会指出,这笔交易源自持续至今的欧洲能源危机,其结果是德国最大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商尤尼珀公司需要大量注资,以避免破产。

    据法新社此前报道,尤尼珀公司7月初宣布,由于能源危机没有缓和的迹象,该公司和德国政府正在探讨国有化的可能性。据报道,自“北溪-1”天然气管道关闭以来,“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根据9月份达成的一项协议,德国政府将向尤尼珀公司注入80亿欧元的现金,并出资5亿欧元从其大股东芬兰国有能源企业富腾公司处购买股份。

    当时,德国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发表评论说,面对危机,政府需要进行干预,以“确保我们的天然气供应,以及保护消费者免受不可控的局势影响”。

  • 原文来源:https://gas.in-en.com/html/gas-3667043.shtml
相关报告
  • 《卡塔尔批欧盟为天然气价格设定上限有悖竞争规则》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02
    • 卡塔尔能源事务国务大臣萨阿德·卡比10月30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欧洲联盟考虑为天然气价格设定上限是“虚伪”的行为,且与欧洲先前适用于天然气生产国的竞争规则相悖。 欧盟委员会有意最早于今年冬季开始,通过一个动态定价机制给天然气价格设置上限,以应对因能源危机触发的气价飞涨以及通货膨胀高企。不过,欧盟内部对这一提议意见并不统一。 10月18日,车辆经过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委员会总部大厦。欧盟委员会当日提出联合购买天然气、对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实施限价机制、协调欧盟成员国能源供应等新的紧急措施,以应对欧盟天然气价格高企,确保今冬能源供应安全。(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卡比告诉彭博新闻社,设定天然气采购价格上限将减少对天然气生产的投资激励,且可能使本该流向欧洲的天然气转向其他地区,因为进口商只需多付“一分钱”,就可以买走那些天然气。 “自由市场是最佳解决方案。”他说。 卡比兼任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企业卡塔尔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欧盟委员会此前曾针对卡塔尔能源公司与欧洲天然气进口商签订的长期供应协议展开反垄断调查。欧盟当时质疑这份协议限制欧盟天然气进口商在欧盟不同国家转售天然气,从而阻碍欧盟天然气市场多元化发展。 在卡比看来,欧盟如今试图为天然气采购价格设定上限、干预天然气市场的做法与其先前声称适用于产气国的自由竞争规则相悖。 乌克兰局势今年2月升级后,欧盟追随美国对俄罗斯施加多轮制裁,但制裁反噬作用令欧洲深陷能源危机。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的欧洲国家寄望在中东、非洲等地区寻找替代能源。欧盟官员上周访问卡塔尔,寻求更多天然气供应。 卡比表示,尽管卡塔尔此前承诺避免将供应欧洲的天然气运往其他目的地,“但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有权利按照我们的意愿处理天然气产出……这是我们在某个时期所做的承诺。当改变这一原则的时机到来,我们将这样做”。 卡比说,卡塔尔能源公司正与德国莱茵集团和尤尼珀公司就天然气供应展开谈判,同时推进与某些亚洲买家的谈判。 卡比认为,“能源应该远离政治”,欧洲不应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施加制裁,因为停用俄罗斯天然气“实际上不可能”。 卡比说,如果今后几年冬季连续严寒,加之俄罗斯供气量恢复不到正常水平,欧洲用气困难可能至少持续至2025年。
  • 《欧盟提议对俄银行及天然气项目制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2-22
    • 当地时间2月18日,欧盟28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外长会议。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会后表示,就针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事项,欧盟各国达成了政治共识,除非局势发生积极变化,否则,欧盟国家会在未来两周内对俄实施新的制裁。莫盖里尼同时强调,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会永远存在”,但取消制裁的时机目前尚未到来。 此前,因“刻赤海峡”事件的发生,美国已宣布对俄实施制裁。美国参议院民主、共和两党议员向国会提出了一项制裁草案,提议对俄罗斯银行及俄境外液化天然气项目等实施新的严厉制裁,还提议将24名俄联邦安全局官员列入制裁名单,列入制裁名单的人员被认为涉嫌参与了刻赤海峡事件。 事实上,欧盟官方早在2月12日就已开始透露可能对俄实施新制裁的消息。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刚刚闭幕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也表示,欧盟国家应集中讨论对俄罗斯采取新制裁的措施,而不是各国单方面行动,如果各国单独对俄实施制裁,欧盟不会从中受益。 根据欧盟方面给出的说法,此次准备实施新一轮对俄制裁的理由与美国如出一辙:刻赤海峡事件。欧盟此前曾表示,因俄方在刻赤海峡事件中扣押乌克兰船只、船员,欧盟正就对俄实施新制裁进行协调。斯洛伐克外交部长米罗斯拉夫·莱恰克证实,欧盟可能采取的新制裁举措是扩大个人制裁,即将多名俄公民加入到制裁名单之中。有俄媒也报道称,未来两周左右,欧盟可能会将8名俄公民列入新的制裁名单。此外,欧盟国家还可能就延长此前针对俄罗斯个人和实体的制裁进行讨论磋商。 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列昂尼德·斯卢茨基认为,刻赤海峡事件的挑衅方是乌克兰,他们无疑得到了美国的支持;欧盟就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达成共识,实际上也是由美国推动的。斯卢茨基指出,欧盟为了所谓的“北约团结”,牺牲了自身利益,俄罗斯对欧盟再次采取此类依附政策表示遗憾。欧盟针对俄公民实施新一轮制裁的由头是刻赤海峡事件,但在俄方看来,该事件的起因是乌克兰舰船闯入俄边境的挑衅行为。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扎哈罗娃也认为,欧盟的反俄制裁毫无根据。 2018年11月25日,三艘乌克兰海军舰艇进入俄罗斯境内,驶入临时封闭海域,并从黑海向刻赤海峡方向行驶。因乌方舰船未能听从俄方发出立即停船的警告,三艘舰艇被俄方扣留,舰上共有24人先后被俄法院批准逮捕。俄媒援引强力部门消息称,涉事船员中的2人为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特工,负责协调此次挑衅事件;俄安全局人员还在“尼科波尔号”炮艇上找到一些文件,文件显示,该舰艇编队的任务是从敖德萨秘密抵达别尔江斯克。俄官方数次表态称,俄方在刻赤海峡事件中所采取的处置行为,符合国际法和俄罗斯联邦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