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所第二代人工造浪池技术获得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7-29
  • 近日,电工所研制出我国首套第二代人工造浪池,该池长700米、宽150米、最深处水深3.2米,于5月11日成功制造出2米高的实体浪和卷浪,具有每小时往复6-10次的双边造浪能力,处于同类装置的世界第二、亚洲第一水平。

      电工所海洋能发电与应用研究部自2017年开始专注于第二代人工造浪池技术的研发。在海浪形成、大功率长距离动力牵引、造浪板结构及轻量化等方面,开展机理研究、关键技术攻关、装备研制和应用示范等一系列研发工作,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

      第二代人工造浪池技术以其大浪高、巡航时间长和优美的卷浪浪型而备受冲浪运动员及爱好者的推崇,是世界冲浪联盟(WSL)非自然环境下冲浪训练和比赛的首选设备。此前,只有美国一家公司具备相关研发制造能力。

      “第二代冲浪池技术的预研和方案设计”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服务工作”专题,于2017年12月经各方论证后立项,由中国科学院电工所承担;两个月后前期设计工作完成,2018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南省清丰县联合发起“第二代人工造浪池设计与建设”工程化项目,研发工作继续由中国科学院电工所承担,选址落户于河南省清丰县。

      该项研究得到相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原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高度重视和支持,认为这是“科技奥运”的最佳载体和体现。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李业武,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李瑞林,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科技处处长张霞,群体司公共设施服务处处长赵爱国,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国家队保障部副部长李仲一等领导对项目的科研立项给予了大力支持! 中国极限运动协会主席王玄、秘书长韩继玲,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极限运动学院执行院长李仲一,河南省体育局副局长马宇峰,濮阳市副市长孙永振等多次亲临现场予以指导! 项目立项以来,中共清丰县委书记冯向军,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岳春青,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李善戎,县体育运动中心主任黄兆锋等一直给予大力支持。

    研究部将进一步致力于第二代人工造浪池技术攻关,以期为国家及地方冲浪运动队的奥运竞技创造必要的训练及比赛条件,同时为大众娱乐、全民健身及体育产业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撑。

相关报告
  • 《宁德时代:正在开发第二代钠电池》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3-19
    • 在近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宁德时代透露,目前正在开发第二代钠电池,性能指标已经与磷酸铁锂电池接近。“只要能形成规模化应用,钠电池的成本相比磷酸铁锂电池也会有一定的优势。”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电池于2021年发布,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充电、优异的热稳定性、良好的低温性能与高集成效率等优势。该产品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在-20°C低温环境下,也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 此外,宁德时代还透露了新产品神行和麒麟电池的出货占比情况。宁德时代表示,预计2025年,神行和麒麟电池在其LFP、NCM 产品中的出货占比将从去年的 30%-40%提升至60-70%。骁遥电池自去年底发布以来,也已在30余款车型上实现搭载。 在电池产能建设方面,宁德时代国内在建产能主要包括宁德、济宁、洛阳、北京等基地;海外布局的产能主要包括德国工厂、匈牙利工厂、与Stellantis合资的西班牙工厂及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目前都在有序推进。 同时,宁德时代认为,数据中心电力是未来优质的增量市场。其指出,未来储能市场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普遍有不错的增长前景,市场需要优质的产品。从目前趋势看,数据中心配储的量也越来越大。宁德时代认为,“公司阿联酋项目达到519GWh 的规模,目前只是刚开始。” 宁德时代表示,其储能产品在安全、长寿命等方面获得业主方的认可,而不是单纯通过低价获取订单,可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
  • 《韩国成功开发第二代钙钛矿型光伏电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5-23
    • 韩国淑明女子大学化工生命工学部的崔京民(音译)教授和朴民宇(音译)教授的研究团队采用低温工艺开发出高效柔性光伏电池。研究团队表示,此项研究利用了钛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开发出的钙钛矿型柔性光伏电池具有新型的金属氧化物电子传输层。 此次研究获得了韩国研究财团新进研究者的援助项目和全球博士培养项目的支持,相关成果已经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的《ACS Nano》期刊,论文名称为《Nanocrystalline Titanium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Highly Efficient and Flexi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高效和柔性钙钛矿型光伏电池的钛纳米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钙钛矿型光伏电池是第二代光伏电池,光能转化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作为第二代能源应用技术备受业界关注,现有光伏电池采用的是氧化钛电子传输层,需要高温的热处理,不能确保柔性光伏电池骨架材料的稳定性,截至目前,柔性光伏电池需要采用复杂的处理工艺,生产成本较高。 研究团队开发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尺寸不足6nm,由氧化钛簇规则排列而成,通过电子传输层大幅提高了电子传输能力和弯曲性能,在常温下也可以进行低温工艺,同时确保骨架材料的稳定性,由此开发出新型柔性钙钛矿型光伏电池。另外,通过旋转涂层工艺,在短时间内实现低成本制造。值得一提的是,与ITO导电玻璃的刚性光伏电池和采用塑料基体的柔性光伏电池相比,能效分别提高了18.94%和17.43%,经过700次弯曲试验之后,依旧可以确保较高的性能。 崔京民教授表示,今后将通过深入研究,将钛基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应用于多面光伏电池的生产,目标是以低成本开发出高性能的柔性光伏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