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改善粮食安全》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lixiaoman
  • 发布时间:2016-11-13
  • 罗马2016年7月18日电——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COFO)第23次会议于今日召开,开幕式发布了FAO旗舰报告《世界森林状况》(SOFO),传递的核心信息是尽管农业一直是全球森林破坏的最主要原因,但现在迫切需要推动农业和林业积极互动,建立可持续的农业体系,改善粮食安全状况。

    森林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水循环、土壤保持、碳汇、天然病虫害防控,森林不但影响当地气候,还保护着传粉昆虫及其他物种的栖息地。农业是森林破坏的最主要原因。根据今日发布的报告,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大规模商业性农业及本地温饱型农业分别造成了40%和33%的森林破坏,另外27%的破坏是由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及矿业造成的。同时报告还强调,森林发挥着许多重要的生态作用,对农业和粮食增产有益。

  • 原文来源:;http://www.fao.org/news/story/en/item/425048/icode/
相关报告
  • 《“藏粮于地” 确保粮食安全》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5-04-10
    •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重点,农业科技界积极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献计献策。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为了不断提高和改善我国人民的生活,国家必须拥有足够的粮食,然而粮食是存在家里、仓库里,还是存在大田里?专家们集思广益,提出了“藏粮于地”的观点。这种新颖的观点发人深省,对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版今天特组织摘发5位专家的文章,以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土壤质量是影响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粮食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然而我国土壤质量的状况不容乐观。
  • 《理性看待粮食安全》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10-09-26
    • 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粮食安全定义是“粮食安全是一种状态,任何人任何时候对充足、安全、具有营养价值的食品,具有食物、社会和经济上的获取机会,以满足他们活跃和健康生活食用的需要和偏好。”按照这个定义,中国的确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但是高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盲目追求自给自足,却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