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桶油”2020年成绩单:日赚2.1亿,降幅过半》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30
  • 28日下午,中国石化发布2020年财报,至此,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以下简称“三桶油”)2020年“成绩单”全部出炉。据中新经纬记者计算,2020年“三桶油”合计实现净利润768.86亿元,日赚约2.1亿元。

    “三桶油”净利降幅过半

    “三桶油”财报数据显示,中国石化营收最高,为2.11万亿元,同比下降28.8%;中国石油紧随其后,营收1.93万亿元,同比下降23.2%;中国海洋石油营收最少,为1554亿元,同比下降33.4%,降幅在“三桶油”中最大。

    在净利润方面,中国石化实现净利329.24亿元,同比减少42.9%;中国石油实现净利190.06亿元,同比减少58.4%;中国海洋石油实现净利249.56亿元,同比减少59.1%,其净利润在“三桶油”中降幅最大。

    经计算,“三桶油”2020年合计营收约4.2万亿元,累计净利768.86亿元,平均日赚约2.1亿元。而2019年“三桶油”合计实现净利润1643.18亿,日赚约4.5亿。相较2019年,“三桶油”2020年净利润降幅超53%。

    谈及营收及净利润大幅下滑,“三桶油”在财报中均解释称,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油价暴跌的双重影响,全球石油消费大幅萎缩,业绩受到影响。展望2021年,“三桶油”预计全球经济将实现复苏,但复苏存在不稳定不平衡问题,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宽松局面或有所缓解,国际油价企稳回升。

    “三桶油”瞄准“绿色低碳”赛道

    2021年,“碳中和”“碳达峰”概念大火,“三桶油”在财报中均透露,将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打造绿色低碳企业。

    中国石化明确,公司将把氢能作为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方向,努力打造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2021年将加快低碳化进程,打造低碳竞争力。统筹转型升级与减碳进程、结构优化与碳排放控制,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确保在国家碳达峰目标完成前实现二氧化碳达峰,力争在 2050 年实现碳中和。

    中国石油透露,2021年,将着力发展主营业务,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注重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继续深入开展提质增效。力争到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2050年左右实现“近零”排放。

    中国海洋石油指出,2021年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突出发展油气主业,加快推动能源转型,将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继续提升天然气供给能力,推广岸电工程实施,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和减排新技术应用,逐步开展碳捕捉、回注与再利用技术研究。同时,将积极探索发展新能源业务,稳妥有序推进海上风电业务。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GDP首破千亿元,同比增长7.0%!大亚湾开发区2024年成绩单出炉》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2-05
    • 2024年,大亚湾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升级步伐加快、企业效益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 根据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大亚湾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1036.0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亿元,同比下降4.0%;第二产业增加值733.66亿元,同比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300.99亿元,同比增长0.4%。 工业经济支撑有力,企业效益回升向好 2024年大亚湾开发区全年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3670.9亿元、增长9.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4%。 工业生产平稳向好。年度工业用电量104.3亿千瓦时、增长10.8%,保持快速增长。全区43类主要产品产量有24类实现增长,其中:原油加工量增长14.9%、乙烯产量增长13.3%、PTA产量增长32.9%。全区2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5个行业产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55.6%,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10.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9%。 投产达产企业增产增效。恒力石化PTA、忠信苯酚丙酮等24宗已投产项目实现全面达产,年度新增产值91亿元。粤电石化综合能源站、忠信实业双酚A等25宗新投产项目扩能增产,年度新增产值41亿元。 企业效益回升向好。全区250家规上工业企业有179家实现盈利,盈利面达71.6%。年度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7.3亿元,增长43.5%,其中石化产业利润总额23.6亿元,增长133.6%。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全区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7.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0.6%。 2024年,大亚湾开发区建企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发展加快。该区加强建筑市场监管,积极培育本地龙头骨干企业,全年本地资质建筑业企业160家,比上年增加18家。充分发挥大项目建设带动作用,推动资质建筑业优化升级,规模迈入百亿新台阶,全年实现资质建筑业总产值121.3亿元,增长16.8%。 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新开工项目推动有力 2024年,大亚湾开发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面实施“四百工程”推进项目开工、建设、竣工。2024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94.2亿元,下降28.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7.2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全区39宗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实现投资额349.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7.5%。84宗计划总投资超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全年完成投资额263.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6.9%。 新开工项目推动有力。全年推动159宗项目落地开工,年度新增投资额99.2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81宗,年度新增投资额48.8亿元。 续建项目建设竣工有序推进。忠信双酚A等200宗续建项目建设加快,年度完成投资额210.5亿元。全年推动国能二期等124宗项目竣工投产,为经济发展形成有效增量。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年度固定资产投资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4.3%,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1.4%,比2023年降低6.7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服务业迸发强劲活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大亚湾开发区加快培育壮大服务业,激活发展新动能。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44家,比上年增加39家。全区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企业1-11月实现营业收入71.7亿元,增长17.8%,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长52.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40.8%、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增长19.8%、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增长13.1%,多个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提升至40%,第三产业增加值(不含房地产业)增长4.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2024年,大亚湾开发区商贸业保持增长,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扎实推动扩内需促消费,商贸四大行业保持正增长,全年批发业销售额增长0.9%、零售业销售额增长4.1%、住宿业营业额增长32.8%、餐饮业营业额增长5.7%。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9亿元,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63.7亿元,占比60.2%。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和“年货节”促销活动带动下,相关商品销售向好,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类增长65.2%。 另外,大亚湾开发区去年财税收入稳步增长,民生领域保障有力: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4亿元,增长4.1%,其中税收收入38.4亿元,占比57%。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9亿元,民生支出60.6亿元,占比达76.7%,11项民生支出中有7项保持正增长,其中教育支出、社会保障事业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14.2%、7.5%和5.6%。全区税收总额(不含海关代征税)286.9亿元,增长8.2%。截至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25.8亿元,下降13.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29.6亿元,增长5.4%。
  • 《去年净利降幅过半 “三桶油”加码布局绿色低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30
    • 2020年净利降幅过半之下,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以下简称“三桶油”)正在加码“绿色低碳”赛道。3月29日,在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下称“中国石化”)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其董事长张玉卓宣布,中国石化将确保在国家碳达峰目标前实现二氧化碳达峰,力争比国家目标提前10年实现碳中和。他透露,中国石化将把氢能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方向。同时,探索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加快打造“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商。 中国石油也表示,2021年,将着力发展主营业务,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注重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继续深入开展提质增效。力争到2025年左右实现“碳达峰”,2050年左右实现“近零”排放。中国石油董事长戴厚良透露,正在制定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积极拓展非化石能源、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及新业态,构建多能互补的新格局。 中国海油2021年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突出发展油气主业,加快推动能源转型,将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继续提升天然气供给能力,推广岸电工程实施,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和减排新技术应用。同时,将积极探索发展新能源业务,稳妥有序推进海上风电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