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穿梭如何帮助HIV-1在免疫器官中传播》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 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12-05
  • 关于一种细胞如何促进HIV-1传播的新见解今天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eLife》上。

    在小鼠身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囊下窦巨噬细胞,即引流淋巴结的第一层细胞,充当了HIV-1病毒样颗粒的“穿梭”。这些细胞通过将这些颗粒装载到两种类型的免疫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上来帮助颗粒扩散。

    艾滋病毒是一种破坏免疫细胞并抑制宿主对抗日常感染和疾病的能力的病毒。在HIV-1感染期间,滤泡树突状细胞作为病毒的蓄水池和治疗的障碍,但人们并不清楚这些细胞最初是如何获得和保存HIV-1的。来自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的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该团队由NIAID的b细胞分子免疫学部门主任John Kehrl和同一部门的专职科学家Chung Park组成。

    在他们的研究中,Kehrl和Park观察了小鼠体内类似HIV-1病毒的粒子传播的可能早期事件。他们观察了病毒是如何从淋巴和血液中通过窦壁巨噬细胞转移的,以及它是如何转移到滤泡树突状细胞的底层网络的。

    他们的工作重点是淋巴器官窦壁巨噬细胞的子集,这些巨噬细胞提供了一个细胞间接触的入口,将HIV-1颗粒运送到滤泡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结和脾脏的B细胞上。他们发现一种叫做MFG-E8的蛋白质是这个门脉正常功能的核心,因为它的缺失严重限制了HIV-1在滤泡树突状细胞网络上的传播。

    研究小组还发现,HIV-1包膜包住病毒颗粒并帮助病毒进入细胞,为MFG-E8结合提供了一种途径。MFG-E8的作用是将HIV-1粒子与?v?3整合素在宿主细胞中表达。这些整合素帮助细胞吸收病毒颗粒,使这些颗粒对其他类型的细胞可用,或者在某些情况下,针对它们进行破坏。Kehrl和Park说,现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看看这个涉及MFG-E8的过程是否对宿主或病毒有益。

    ——文章发布于2019年12月3日

相关报告
  • 《eLife:揭示被膜下淋巴窦巨噬细胞如何协助HIV-1在免疫器官中扩散》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9-12-18
    • 作为一种逆转录病毒,HIV会破坏免疫细胞,抑制宿主抵抗日常感染和疾病的能力。在HIV-1感染期间,滤泡树突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会充当这种病毒的储存库,并成为治愈这种感染的障碍,但是这些细胞起初如何受到感染并保存HIV-1尚不清楚。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John Kehrl和Chung Park在小鼠中发现作为引流淋巴结中的第一层细胞,被膜下淋巴窦(subcapsular sinus)巨噬细胞充当着HIV-1病毒样颗粒的“穿梭”载体。这些细胞通过将这些病毒样颗粒装载到两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卵泡树突细胞和B细胞---上来协助它们扩散。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Kehrl和Park可视化观察了HIV-1病毒样颗粒在小鼠中传播的可能早期事件。他们研究了这种病毒如何通过窦壁巨噬细胞从淋巴和血液中转移出来,然后它如何被转移到滤泡树突细胞的底层网络中。 他们的研究着重关注淋巴器官窦壁巨噬细胞的一个亚群,该亚群提供了细胞间接触的入口,从而将HIV-1颗粒穿梭到淋巴结和脾脏中的滤泡树突细胞和B细胞上。他们发现一种称为MFG-E8的蛋白对这种入口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它的缺失严重限制了HIV-1扩散到滤泡树突细胞网络上。 Kehrl和Park还发现,包裹着病毒颗粒并协助病毒进入细胞的HIV-1包膜为MFG-E8结合提供了一种途径。MFG-E8可将HIV-1颗粒与宿主细胞上表达的αvβ3整联蛋白连接起来。这些整联蛋白协助细胞摄取这些病毒颗粒,使得其他类型的细胞可获得它们,或者在某些情况下靶向它们以便随后破坏它们。他们表示,如今还需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了解这种涉及MFG-E8的过程是否对宿主或病毒有利。
  • 《Cell Rep:观察T细胞如何将HIV传播给新的宿主》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5-14
    • 虽然众所周知病毒HIV可通过性接触进行传播,但是这种病毒如何穿过生殖器粘膜到达它在免疫系统中的靶标并未得到很好地理解。在之前的研究中,人们已研究了HIV传播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点的生物化学测量值或形态学特征来揭秘这个传播过程。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法国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体外的尿道粘膜模型以便自始至终观察这个过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5月8日的Cell Report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Live Imaging of HIV-1 Transfer across T Cell Virological Synapse to Epithelial Cells that Promotes Stromal Macrophage Infection”。 法国分子生物学家Morgane Bomsel 说,“我们已对关于HIV如何感染这种组织形成了一种全局观点,但是通过实时可视化观察对此进行追踪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HIV传播事件的精确发生顺序就能够被确定,我们对此感到非常吃惊。” 在这种可视化观察产生的视频中,感染了经过绿色荧光标记的HIV的T细胞遇到了这种体外重建的尿道粘膜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当被感染的T细胞和上皮细胞接触时,一种称为病毒突触(virological synapse)的口袋形成了。在被感染的T细胞中,它的细胞膜发生的这种重排促进传染性HIV病毒产生,在视频中,这种传染性HIV病毒以绿色荧光点出现。随后,就像老式科幻电影中的爆裂枪的霓虹绿光一样,这种病毒穿过这种突触进入尿道粘膜上皮细胞。重要的是,这种上皮细胞不会被感染:这种病毒仅通过转胞吞作用(transcytosis)穿过这种上皮细胞。一旦它穿过上皮层,它就被基质中的称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捕获。一两个小时后,一旦这种传染性病毒产生并从上皮细胞中脱落下来,这种细胞接触就结束了,被感染的T细胞继续移动。 这些被感染的T细胞通过这种媒介感染存在于所有的生殖器粘液中。尽管游离的HIV病毒(cell-free virus)能够穿过尿道粘膜,但是相比于能够利用这种病毒突触和转胞吞作用进行传播的细胞内HIV(cell-bound virus),它们穿过尿道粘膜的效率低得多。 从这种成像观察中获得的一个惊人发现是这些被感染的T细胞似乎靶向直接位于巨噬细胞上方的上皮细胞。Bomsel说,“这些巨噬细胞仅是静止不动,准备着在这种病毒从上皮细胞中逃出来时捕获它。但是这种动态的观察让我们意识到这种病毒突触总是形成在位于巨噬细胞上方的上皮细胞表面上形成,这给我们提示着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这种成像观察之前,我们无法想象到这一点。” 在20天内,这些巨噬细胞继续产生并释放这种病毒,在此之后,它们就进入潜伏的不产生病毒的状态。但是这种病毒仍然存储在巨噬细胞中。这对开发HIV治疗药物的努力提出了挑战,这是因为相比于获得更加频繁研究的血液中的T细胞库(T cell reservoir),这种病毒在感染过程中更早地到达生殖器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库(macrophage reservoir)。 Bomsel说:“一旦HIV被储存在病毒库(不论是T细胞库还是巨噬细胞库)中,如果你想要根除这种病毒,那么这就会让生活变得非常复杂。利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让这种病毒库保持潜伏状态,但是停止这种治疗允许这种病毒反弹并继续扩散。“因此,目标就是在感染后尽早采取行动,以避免这种病毒库形成,这就是为何我认为在尿道粘膜中让疫苗发挥作用是人们所需要的。这是因为人们等不急了。” 这就是她的团队已经在开展的研究工作。她说,“我们正在设法清除这种病毒库,这是因为我们认为一旦激活这种病毒库,我们就知道如何杀死这种病毒。我们在这项研究中的另一个目标就是开发一种粘膜HIV疫苗。这是一个复杂的领域,但我认为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