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艾滋病病毒在男男性接触人群和跨性别人群中的传播》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李越
  • 发布时间:2011-03-24
  • 提到了联合国关于“减少艾滋病病毒在男男性接触者和跨性别人群中的传播”的最新报告的内容,并呼吁“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与其所有伙伴加紧努力,满足艾滋病病毒流行背景下男男性接触者和跨性别人群的健康需求并确保非歧视原则”以及“增加他们直接参与国家、区域和全球艾滋病病毒的政策和项目规划。”
  • 原文来源:http://unaidspcbngo.org/wp-content/uploads/2010/06/20100528_msmpcbpaper_en.pdf
相关报告
  • 《政策建议:在监狱中减少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1-01-05
    • 在很多国家,监狱中的犯人和羁押场所中被羁押人员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比例比普通人群要高的多。某些具有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特殊高危行为的人群,因为他们的诸如吸毒和不安全性行为的危险行为,有较高的被拘留的可能性。
  • 《社交网络缓和心理社会和结构因素对年轻黑人跨性别女人和男男性接触者中艾滋病风险的同步效应》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9-07-12
    • 年轻的黑人变性女性和男男性接触者(YBTM)的心理社会和结构因素(即流行病效应)和社交网络的累积效应之间的相互作用仍未得到充分研究。对16-29岁的YBTM(n = 618)的代表性队列进行了综合症因素评估[即物质使用;社区暴力;萧条;贫穷;司法系统参与(JSI)],社交网络特征,无肛交(CAS),群体性行为(GS)和HIV感染。该综合指数显着增加了CAS,GS和HIV感染的几率,这些影响因网络特征而缓和。网络JSI缓冲了对CAS的影响,浪漫网络成员缓冲了对GS的影响,网络年龄和家庭网络成员的比例缓解了对HIV感染的影响。朋友网络成员的比例增加了对GS和HIV感染的影响。未来在YBTM中预防艾滋病毒的研究应该考虑针对结构和心理社会综合症因素的社会网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