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Bot自主作业系统完成实地测试验证》

  • 来源专题:新一代信息技术
  • 编译者: 张嘉璐
  • 发布时间:2025-08-05
  •   GreenBot项目通过部署高精度自主作业车辆,在可持续农业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这款由欧盟和西班牙政府联合资助的智能除草设备,专为杏仁、柑橘和橄榄等木本作物设计,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机器视觉技术,可精准控制杂草并减少化学药剂使用。


    (核心技术创新)

    精准作业系统:

    基于ROS2的自主导航系统

    GNSS RTK定位(精度±2cm)

    半圆形机械臂(行进间环绕树干作业)

    靶向喷雾系统(药剂使用减少70%)


    智能识别模块:

    ZED 2i立体视觉(低高度广角监测)

    Jetson AGX Orin边缘处理器(64GB内存)


    定制化YOLO模型:

    实时处理速度:1秒/帧

    杂草识别准确率>95%

    三维定位误差±2cm


    环境适应性:

    复杂光照条件(200-100,000lux)

    多种土壤类型(含水率10-40%)

    密集冠层穿透(叶面积指数≤4)


    (田间测试成果)

    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完成:

    橄榄园连续作业8小时/天

    杂草控制效率提升60%

    作物损伤率<0.5%


    待优化项:

    阴影区幼苗识别(需增强10万+标注数据)

    极端坡度(>15°)稳定性


    [研发背景]

    跨国合作联盟:

    塞维利亚大学智能生物系统实验室(算法开发)

    GMV(导航控制系统)

    先锋种业(农艺数据库)

    安达卢西亚农业合作社(场景验证)


    项目里程碑:

    总预算:280万欧元

    开发周期:2023.10-2025.06

    已申请专利6项(含2项PCT国际专利)


    (行业价值)

    解决痛点:

    传统除草占生产成本30%

    药剂滥用导致减产40%

    灌溉系统损坏风险


    商业前景:

    欧洲适用果园面积:580万公顷

    投资回报周期:1.8年

    2027年预计市占率:欧盟15%


  • 原文来源:https://www.newelectronics.co.uk/content/news/greenbot-autonomous-system-completes-successful-field-trials
相关报告
  • 《川崎成功地完成了在英国的AUV验证测试》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7-12-25
    • 东京,2017年11月21日-川崎重工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其在英国水域成功完成一项自动水下航行器(AUV)的验证测试。 关注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海上油气田管道维修,川崎发展前沿组件技术的水下机器人利用复杂的水下航行器技术培育内部多年来,在一个补贴项目的支持下的土地,基础设施,运输和旅游(MLIT)。* 1 AUV能够根据其周围的情况和情况自动评估和行动,同时执行预先指定的任务,这与更广泛使用的远程操作车辆(ROV)形成对比,后者需要一根缆线来进行操作。因此,auv可以在没有专门操作人员的母船或特殊机载设备上操作。此外,当AUV在水下时,诸如向母船收取和传送收集到的检验数据等任务,可以使部署时间更长,并减少发射和恢复工作的频率。预计这些将减轻船员的负担,提供更大的安全,并减少与维修有关的费用。 AUV验证测试于2017年11月6日至20日在苏格兰威廉堡的水下测试与训练设施水下中心进行。海上试验使用了AUV原型和充电站,包括自动对接的AUV到充电站,非接触充电和大容量光通信操作。 在测试期间,邀请了来自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水下车辆和设备运营公司、英国政府组织、英国水下科学协会和其他对川崎的AUV开发项目感兴趣的组织的代表参加了示威活动。川崎在相关领域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赞扬,许多人对未来的商业化表示了希望。 Kawasaki计划全面开发一种管道检测AUV,它利用在苏格兰测试的自动对接和其他组件技术,以及与英国heriot - watt大学合作开发的控制算法* 2,目标是在2020年前将AUV商业化。 * 1 海洋设施维护和改进项目AUV技术开发(FY 2013 - 17),由MLIT开展的一项发展支持资助项目,旨在促进和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工作中使用的技术的培养。 * 2理论公式,使AUV能够在估计靠近水下管道位置时使用多个传感器做出判断/决策。 ———文章发布于2017年11月21日
  • 《国网山西电力自主研发虚拟主站测试系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4-26
    • 4月18日,国网山西电力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虚拟主站测试系统,圆满完成雁淮直流500千伏明海湖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华光电厂、宏光电厂执行站的定期检验工作,有效保障晋电外送安全稳定。 该系统使用的虚拟主站测试技术目前在国家电网系统内尚属首创。 稳控系统作为电网的第二道防线,是提高电网远距离、大功率输送能力的重要保障。为确保外送通道供电能力,国网山西电力针对多站点、多装置构成的大型稳控系统,提出了虚拟主站技术,组织研发了专用测试系统,并积极推广实用化。 “稳控系统就像是在供电通道内部撑起了一个个支撑柱,让供电通道随时都能以最好的状态运行。这些‘支撑柱’的健康状况就成为我们的关注点。”国网山西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继电保护处副处长程强介绍道,“虚拟主站测试系统就是我们监测稳控系统运行状态的‘内窥镜’。有了它我们随时都可以对装置运行状态一探究竟,让稳控系统成为供电通道牢不可摧的‘擎天柱’。” 据悉,虚拟主站测试系统通过构造稳控主站检测模型,采集电厂执行站上送的电气量、开关量、压板、定值等信息,自动检验其正确性。检测人员根据预制的虚拟主站功能与逻辑,模拟各种故障时主站下发的执行指令,验证电厂执行站切机命令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在稳控系统主站保持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有效实现电厂执行站开关实传要求,解决了以往电厂执行站无法全项目独立检验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