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创化学炼胶30万吨项目建设正式启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6-11
  • 6月9日,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化学炼胶30万吨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世界首创的化学炼胶绿色新材料EVE胶产业化驶入快车道,有望极大提升橡胶轮胎产品性能,推动整个产业的快速迭代升级。

    该项目落户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由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导规划,怡维怡橡胶研究院国际首创发明,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承担工程化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建设。项目采用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型化学炼胶技术,颠覆了橡胶行业百年以来一直沿用的橡胶与填料物理干法混炼方式,突破了橡胶材料领域传统的经典磨耗理论,并彻底打破了困扰世界轮胎行业多年的“魔鬼三角”定律。化学炼胶30万吨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达到百亿级产值规模。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傅向升,副会长李彬,党委委员、副秘书长胡迁林,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马连湘,校长陈克正,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会长徐文英,山东橡胶行业协会会长张洪民,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孙永红,董家口经济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封洪海等领导以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嘉宾出席。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表示,世界首创的化学炼胶技术的开发完全契合石化行业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的战略理念,化学炼胶产品制备的绿色轮胎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已表明其满足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要求。该技术的产业化建设和产能提升对提升石化行业尤其是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能力,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引领示范作用。

    赛轮集团董事长袁仲雪表示,新型化学炼胶项日是在无人区里探索和挣扎,是多种新技术、多种新装备、多种新材料、多种新工艺、多种新产品的集成创新,还将不断改良、优化、提升,进行产业链整合创新。

    这一原始创新技术被业内被誉为橡胶轮胎领域的“第四个里程碑”式的技术。应用该技术生产的绿色新材料 EVE胶被业界赞誉为“液体黄金”。采用该材料制备的高性能轮胎,抗湿滑性能等级均达到了欧盟标签法规A级标准,滚动阻力指标达到B级甚至以上,同时耐磨性指标也较传统轮胎提升了20%以上,综合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EVE胶已在橡胶轮胎行业内成功应用,并在国内外投放“液体黄金”半钢优质轮胎超过20万条,为多家主机厂供货。根据已完成的多款车型轮胎评价数据,多项主要性能指标超越其原配胎。此外,应用该技术开发的四季胎综合性能优异,其冰地性能甚至超越国际最高水平,且耐磨性提升40%以上、滚动阻力降低30%以上。

    经过验证,在80km/h车速条件下,A级轮胎刹车距离较低等级的F级轮胎可缩短18米,大大提升安全性;对乘用车来说,轮胎滚动阻力由G级提升至B级,则汽车行驶10万公里可减少油耗560升,按照每升油价6元计算,车主可节省约3360元的油费,平均每条轮胎节省840元油费。

相关报告
  • 《陕西400万吨全烟气CCUS工程示范项目招标启动!》

    • 来源专题:现代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9-19
    • 9月14日,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400万吨级全烟气CCUS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服务询价采购。 9月13日,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400万吨级全烟气CCUS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安全性预评价服务(邀请谈判)竞争性谈判。 单位名称: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锦界工业园区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预留地。 项目总投资: 199021.656万元 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国际认可、世界首台600MW等级燃煤机组400万吨级“全烟气整机捕集、全流程末端固碳”CCUS 示范工程,实现CO2捕集量≥400万吨/年和地质封存、矿化固定、驱油利用、低碳甲醇等多途径全消纳示范工程。该项目共包括“600MW 燃煤机组整机高效低能耗全烟气碳捕集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碳捕集-地质封存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等3个项目。 国能锦界公司已建成“15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自2021年6月投产以来,实现了系统813天长周期安全经济连续运行,初步实现了低成本CCUS前沿技术应用与示范,以实际行动推动公司科技自强工程、创新创效工程建设,标志着锦界公司在绿色低碳发展中迈出重要一步。 国能锦界公司在 CO?矿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开展燃煤电厂耦合百万吨级 CCUS 系统研究和二氧化碳咸水层地质封存研究,以及千万吨级 CCUS 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为传统能源清洁化利用、煤电企业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积累实践经验,为我国打造千万吨级 CCUS 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2022年8月,工信部、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变革,突破推广碳捕集利用封存、温和条件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CO2捕集主要包括直接空气碳捕集(DAC)与工业尾气捕集两大路径。DAC极具发展潜力,仍处于技术研发和初步示范阶段,成本高昂。从石化、煤化、钢铁、水泥和电厂烟道气低成本捕集CO2是当前的主流方向,如何降低碳捕集的能耗是行业关注的重点。CO2捕集-转化一体化工艺有望大幅降低整体成本,正在引起行业关注。 据悉,CO2制高价值产品主要有两条路径:化学合成与生物转化。盛虹石化10万吨/年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项目已于2023年9月投产。CO2可以加氢化学合成甲醇、乙醇、甲烷、SAF、α烯烃、芳烃、汽油等绿色燃料和化学品;CO2也可以生物发酵法生产乙醇、甲烷、聚乳酸、PHA、蛋白质等高价值产品。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正在积极推进CO2制高价值产品技术的产业化示范。 来源:化工在线 
  • 《德国赢创与福华化学合资建设乐山首个外资化工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6-25
    • 2025年6月10日,乐山市五通桥福华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园内,乐山市首个外资化工项目、首个高端化工新材料项目——赢创、福华合资共建的2万吨特种级双氧水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此次启动的特种级双氧水项目占地50亩,预计2026年初建成投产,年产值约1.5亿元。产品将直供光伏太阳能电池、无菌包装、医药及化妆品等领域,以高纯度、环保型特性替代传统材料,助力中国制造业绿色升级。德国赢创工业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夏赋良表示,赢创将输出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技术与管理经验,结合福华化学的产业链整合能力,精准对接国内高端市场对特种化学品的需求缺口。 据悉,德国赢创工业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企业,福华化学自2017年起便与其展开合作,如今已结出丰硕成果。除了本次启动的2万吨特种级双氧水项目外,双方合作的另一重要项目——由赢创技术许可的20万吨工业级双氧水项目预计将于年底投产。未来,双方还将在其他特种化学品领域探讨新的合作,共同致力于将乐山打造成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电子化学品生产基地。 此次启动建设的项目从合资公司成立到启动建设仅用数月。 2025年4月,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赢创福华新材料(四川)有限公司2万吨(折百)特种级双氧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的公示。 2025年1月23日,赢创发布公告,其与福华通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福华)在四川省乐山市成立了新的合资公司——赢创福华新材料(四川)有限公司,该公司由赢创持有51%的股份,福华持有49%的股份,将在中国生产和销售过氧化氢。 该合资公司将以福华的工业级过氧化氢为原料,生产特种过氧化氢,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板、半导体和食品包装等领域。预计首批产品将在2026年上半年开始供应。 新合资公司是双方于2023年11月签署的许可协议的延续,根据协议,赢创已将其工业级过氧化氢技术授权给福华,以便启动20万吨的过氧化氢超级工厂的建设。新的合资公司将使用该工厂生产的过氧化氢,进行后续的加工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