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逐步激活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21
  • 2024年4月17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Stepwise activation of a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的文章。

    促代谢谷氨酸受体属于 G 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是强制性二聚体,具有一个大的细胞外配体结合域,该结合域通过富半胱氨酸域与 7 跨膜域相连。激活时,这些受体会发生巨大的构象变化,将配体结合信号从细胞外配体结合结构域传递到 G 蛋白偶联的 7 跨膜结构域。

    该研究提出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 5 的顺序、多步骤激活机制模型。研究人员展示了脂质纳米盘中从非活性到完全活性的一系列结构,包括激动剂结合的中间状态。此外,研究人员还利用大分子和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揭示了异位调节剂和 G 蛋白结合时受体的不同构象。

相关报告
  • 《Nature | 结构动态性调节GluA1 AMPA谷氨酸受体的信号传导》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09-26
    • 2023年9月13日,英国MRC-LMB的Ingo Greger研究组在Nature上发表了文章Structural mobility tunes signalling of the GluA1 AMPA glutamate receptor,报道了首个GluA2缺乏的AMPA受体,即GluA1同源四聚体的冷冻电镜结构。 研究结果揭示了GluA1同源四聚体的结构动态性,这种动态性在其他已发表的AMPARs结构中尚未被观测到,且在序列保守性最低的N端结构域(NTD)中尤为突出。NTD的结构动态性有助于受体亚基的重排,并导致受体门控动力学减慢。此外,这种动态性也影响了突触对受体的募集。通过将突变引入具有稳定NTD构象的GluA2受体,降低其NTD的结构稳定性,研究组发现突变的GluA2受体表现出了和GluA1相似的结构动态性,且功能特性也向GluA1转变。这表明NTD在决定受体门控动力学和组织突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已有的研究表明,记忆的形成涉及突触的激活,而这一过程需要GluA1同源四聚体的募集和积累。此研究为进一步理解学习和记忆的机制提供了新依据。此外,谷氨酸受体的功能障碍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相关,如癫痫、中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等。对AMPARs功能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确定其NTD是否可作为疾病治疗干预的潜在药物靶点。 编译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URn_93pJqTL0cFZJvLKLSw
  • 《Nature | 钙传感受体激活杂合 G 蛋白》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21
    • 202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Promiscuous G-protein activation by the calcium-sensing receptor的文章。 人类钙感受体(CaSR)可检测细胞外Ca2+浓度的波动,并维持Ca2+的平衡。它还介导与Ca2+平衡无关的多种细胞过程。CaSR 的功能多样性部分源于它能够通过多种 G 蛋白亚型发出信号。 研究人员测定了 CaSR 与三个不同亚家族的 G 蛋白复合物的结构: Gq、Gi和Gs。研究人员发现,每个复合体的同源二聚体 CaSR 都通过一种共同的模式与单个 G 蛋白耦合。这涉及每个 Gα 亚基的 C 端螺旋与一个浅袋的结合,该浅袋在一个 CaSR 亚基中由所有三个胞内环(ICL1-ICL3)、一个扩展的跨膜螺旋 3 和一个有序的 C 端区域形成。G 蛋白结合会扩大跨膜二聚体界面,磷脂会进一步稳定该界面。受体二聚体施加的约束与 ICL2 结合,通过促进 Gα 的构象转变来激活 G 蛋白。 该研究确定了决定Gq和Gs对Gi选择性的一个 Gα 残基。ICL2 的长度和灵活性使 CaSR 能够结合所有三种 Gα 亚型,从而赋予了杂交 G 蛋白偶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