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由中核二二承建的陆丰核电一期核岛土建工程迎来关键里程碑——1号机组CV筒体一环历经多道精密工序,顺利吊装就位。这一重要节点的达成,标志着1号机组核岛施工正式迈入高峰期,为后续工程推进按下“加速键”。
精密组织
千吨巨构平稳吊装就位
吊装的重要先决条件,便是将这个“千吨巨构”从拼装场地安全运输至吊装现场。8月30日,CV筒体一环平稳启运,在自行式液压板车的精准操控下,依次完成顶升、固定等一系列预处理工序,随后板车载着这个“千吨巨构”缓缓驶向起吊地点,每一步都经过严密监控,最终安全抵达指定地点。
31日,吊装现场3200吨巨型吊车如钢铁巨人般矗立,吊索、分配器等设备逐一完成调试,技术人员反复核对参数,各岗位人员各就其位,静静等候着关键指令。
“起吊!”随着现场吊装总指挥一声令下,3200吨吊车缓缓发力,CV筒体一环随之平稳升空。整个吊装过程中,操作人员熟练地操纵着吊装设备,时刻把控着构件的姿态与高度,确保这个千吨级的“大家伙”始终保持稳定姿态。经过2小时39分的精准作业,CV筒体一环稳稳落在预定位置,全程平稳有序、安全可控。
创新驱动
六大亮点彰显建造实力
此次吊装任务的顺利实现,是中核二二追求卓越的生动践行。面对千吨级构件集成吊装的技术挑战,项目团队在模块化施工与吊装工艺方面不断突破创新,运用多项新技术打造出六大核心亮点,为“安全高效”吊装保驾护航:
模块集成效能更优:创新将贯穿件套管、设备闸门、附件板等各类附件与CV筒体一环集成一体吊装,大幅减少后续拆分安装工序,实现“1+1>2”的施工效能。
吊装载荷重量更大:集成各类附件后,CV筒体一环整体吊装重量突破千吨级,如此大载荷的吊装作业,对设备性能、施工方案与人员技术均提出极高要求,此次顺利完成吊装,充分印证了中核二二应对重型构件吊装的成熟能力。
吊装方案设计更精:针对千吨级载荷特性,团队精心设计吊装方案——采用专业分配器搭配16根吊索,在CV筒体一环内侧沿圆周均匀布设16个吊点,配合43米超长吊索构建起稳定可靠的“力网”,确保吊装过程中构件受力均衡,从源头杜绝变形风险。
应力监测反馈更敏:引入实时应力监测系统,全程追踪钢丝绳受力状态,数据实时传输、动态反馈,一旦出现微小受力不均,系统立即预警,为操作人员调整提供精准依据,保障吊装安全。
重心动态控制更准:依托BIM技术构建三维模型,提前模拟CV筒体一环的重心分布;吊装过程中,通过可调拉杆实现动态调平,同时结合BIM可视化交底,让现场人员清晰掌握构件姿态,确保每一步调整都精准无误。
电动绞盘摘钩更快:优化改进摘钩方式,采用电动绞盘完成连钩、摘钩作业,不仅大幅缩短摘钩时间,提升施工效率,更减少人员高空作业风险,实现“安全效率双提升”。
匠心筑梦
团队协作铸就精品工程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项目团队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为确保陆丰核电CV筒体一环吊装节点的如期达成,项目部迅速组建专项攻坚队,从人力调配、物资保障到技术支持,全方位加大现场支援力度。团队成员结合现场实际工况反复推演,制定多套专项预案;施工过程中,科学部署工序、系统推进任务,不断优化施工逻辑,以“不放过任何细节”的严谨态度,确保吊装全程安全与质量双受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