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计方案》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 马嘉虹
  • 发布时间:2018-03-23
  •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计方案

    1 项目介绍

    1.1项目编制单位简介

    1.2 项目编制原则

    1.3 项目编制范围

    1.4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2 污泥处理技术的比较与选择

    2.1污泥的处置方法概述项目

    2.2、污泥处理处置方法简述

    2.3、国内、外污泥处理和处置简述

相关报告
  • 《污水处理厂运维技术方案》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wangyang
    • 发布时间:2020-07-24
    • 污水处理工程的试运行,不同于一般建筑给排水工程或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试运行,前者包括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的启动和调试,过程缓慢,耗费时间长,受环境条件和水质水量的影响较强,而后者仅仅需要系统通水和设备正常运转便可以。 污水处理工程的试运行于工程的验收一样是污水治理项目最重要的环节。通过试运行可以进一步检验土建工程、设备和安装工程的质量,是保证正常运行过程能够搞小姐讷讷功的基础,进一步达到污水治理项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无数水处理工程试运行,不但要检验工程质量,更重要的是要检验工程运行是否能够达到设计的处理效果。无数水处理工程试运行的内容和要求有以下几点。 (1)通过试运行检验土建、设备和安装工程的质量,建立相关设备的档案材料,对相关机械、设备及仪表的设计合理性、运行操作注意事项等提出建议。 (2)对某些通用或专用设备进行带负荷运转,并测试其能力。如水泵的提升流量与扬程、鼓风机的出风风量、压力、温度、噪音与振动等,曝气设备充氧能力或氧利用率,刮(排)泥机械的运行稳定性、保护装置的效果、刮(排)泥效果等。 (3)单项处理构筑物的试运行,要求达到设计的处理效果,尤其是采用生物处理法的工程,要培养(驯化)出微生物污泥,并在达到处理效果的基础上,找出最佳运行工艺参数。 (4)在单项设施试运行的基础上,进行整个工程的联合运行和验收。确保污水处理能够达标排放。
  •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对比》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21-03-01
    • 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深度的深化,污水厂污泥产量将有较大的增长,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已不容忽视。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化处理,安全处置及合理应用,已成为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瓶颈。据统计,我国目前仅有10%的污泥通过堆肥,制肥回用到土地,少量被焚烧,或用于制作建材,仍有超过75%的污泥尚需实现稳定化和安全妥善处理处置。 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发展,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已相对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已比较完善。目前,发达国家污泥处置现状及趋势如下所述。 1、美国 美国虽然土地资源充足,但卫生填埋总体较少,污泥处理处置路线一直是农用为主,且为污泥农用做了大量安全性评价工作。目前,美国约16000座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约60%经厌氧消化或好氧发酵处理成生物固体,用做农田营养土,其余用于填埋、焚烧等。 从1992年起《禁止海洋倾倒法》(1988)和《清洁水法》(即第503部分)禁止污泥海洋弃置 美国的污泥处置途径变化趋势具有如下特点: (1)土地利用呈逐渐增加的趋势,1976~1995的25年间土地利用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多; (2)填埋曾是美国主要处置方式之一,而目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3)焚烧在近年来呈稳步发展趋势,保持在20%左右。 上述变化趋势的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一方面对环境标准和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对于物质的循环化利用政策越来越优惠。 2、欧洲 欧洲污泥处置最初的主要方式是填埋和土地利用。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可供填埋的场地越来越少,污泥处理处置的压力越来越大,欧洲建了一大批污泥干化焚烧设施。由于污泥干化焚烧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同时污泥中的有害成分又逐步减少,近年来,污泥土地利用重新受到重视,成为污泥处置方案的重要选择。 爱尔兰,英国及西班牙曾流行该处置方式,三国曾分别达到35%、30%和10%。1999年1月1日起,《城市污水处理法令》(91/271/EEC)禁止成员国向海洋倾倒污泥。 欧盟污泥处置变化趋势具有如下特点:1)污泥土地利用呈逐渐增加的趋势;2)污泥填埋处置呈下降趋势;3)焚烧在近年来呈稳步发展趋势。 3、日本 日本由于土地与资源的限制,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技术路线是焚烧后建材利用为主,农用与填埋为辅。 综上所述,欧美等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的方式大致以土地利用和焚烧为主,而卫生填埋由于环境负面影响较大,呈减少的趋势。 国内城市水污染控制普遍存在“重污水处理,请污泥处置”,目前污泥尚无稳定合理的出路。在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中,污泥处置费用约占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的24-45%,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洲,已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50-70%。我国污泥污泥大多仅经过简单浓缩和脱水处理就进行填埋,污泥中的生物质能未得到有效资源化利用,以污泥最终安全处置为导向的科学处理技术路线体系尚未形成,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应用实践。 目前污泥的处置方式主要以制成营养土还田和送入垃圾场填埋为主。污泥堆肥由于管理简单、成本较低,所以值得大力推广。但对于混有工业废水的城市污水厂污泥,其中所含的重金属和有毒有害有机物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这类污泥不宜采用堆肥农用的处置方式。而且由于新标准对污泥进入垃圾场做了严格的规定(含水率<60%),并往往受到周边居民的强烈反对,污泥的处置面临更大的困难。 我国的污泥处置以填埋为主。堆肥、复合肥研究不少,但生产规模很小。国内污泥综合利用实例不多,大规模污泥的处置问题提上日程,然而仍停留在技术层次,尚须政府部门跨行业协作。不论何种处置方法,减小体积、提高含固率都是污泥处置难以回避的重要环节。 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在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并逐步制定和完善了《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最佳可行技术导则》、《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法规。